新浪财经 股票

黄海洲:全球货币体系开启第三次寻锚 中国或将领航

新浪财经

关注

新浪财经讯 9月20日消息,由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以及商学院主办的“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三十八讲”在京举行,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发表了题为《全球货币体系第三次寻锚》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经历了1929-1945年、1971-1987年两次寻锚和随后的全球经济繁荣后,全球货币体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启第三次寻锚和八十年一次的大调整。中国如果能够参与并引领第三次寻锚的相关谈判,中国将会成为又一个标志性经济金融强国。

实际上,自2008年发生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仍然面临严重、持续的低增长和低通胀。近些年来,尽管许多国家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尽了巨大努力,有些国家甚至把货币政策用到极限,不惜使用负利率政策,但全球经济仍然复苏乏力,一些货币大幅度贬值,不少国家面临巨大通缩压力。

对此,黄海洲表示,如果把“百年一遇”的危机和全球货币寻“锚”联系起来考虑,可以得出一个有意思的推论:在脱离了金本位以后,全球货币体系曾经找到过两次“锚”。

在黄海洲看来,大萧条后开启了第一次寻锚,1929-1971年为第一个寻锚和锚定周期,前后42年,寻锚调整期间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在二战将近结束时,美国替代英国成为了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的领导者。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的黄金储备国,美国主导世界开始寻锚,并在1944年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了全世界的唯一支付清算货币。

不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对全球经济和资产价格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其与生俱来的固有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变迁开始逐渐显现,即所谓的“特里芬难题”,这也为美元埋下了危机的种子。1973年,美国黄金的全球占比已经降低至23%,不足之前比例的一半。

在滞胀中,全球又开启了第二次寻锚,黄海洲认为,1971-2008年为第二个寻锚和锚定周期,前后38年。调整期间全球经济经历严重滞胀。

黄海洲直言,由于特里芬难题的存在,到1960年,美国的黄金就不够用了,1962年美国开始推行双轨制,双轨制运行了将近10年。1971年,由于美国国内经济增长疲软、对外战争等因素,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宣布黄金与美元脱钩。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直到1985年广场协议和1987年卢浮宫协议的签订,新的全球货币秩序才建立起来。

也就是说到1985-1987年,全球货币体系又找到了新的锚。新的锚以美元为主,而日元、马克等货币(尤其是G5集团国家的货币)也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美元与黄金脱钩,是信用货币。这是大萧条后第二次全球货币和金融体系大调整。

此后,全球经济增长步入了黄金增长21年(1987-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得益于这二十余年的相对稳定的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

黄海洲总结称,全球货币寻锚和锚定的第一个周期是从1929年到1971年,第二个周期是从1971年到2008年。即每40年为一个小周期,第一个周期以全球通缩开始,以全球通胀结束;第二个周期以全球通胀开始,以全球通缩结束。在经历了通缩、通胀再到通缩后完成了一个长为80年的全周期--即1929-2008。

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又开启了第三次寻锚和八十年一次的大调整。

不过,黄海洲表示,由于各国各自为政的策略难以为继,现在面临的困难比1971年到1985年更大。

在黄海洲看来,各主要国家之间如果协调不好,全球经济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各国如果继续各自为政,则效果不佳,以邻为壑的政策将会进一步加大国家之间的矛盾。

因此,黄海洲建议,未来应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中美之间加强协调大有文章可做。因为全球拥有谈判筹码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和中国。

黄海洲认为,未来货币体系将出现“多极(主要是中美两国)联手,多币无金,体系改进,浮动汇率,增加目标(通胀以及GDP目标)”的状态,这不会一撮而就,但总归会到来。人民币加入SDR篮子之后,在全球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从贸易结算来看,虽然目前人民币贸易结算中币种尚小,但是上升势头很快。黄海洲强调,中国会成为被全世界所认可的又一个标志性经济金融强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