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亚光科技(300123.SZ):公司一季度收入下滑主要是受船舶场地整合搬迁影响

乐居财经

关注

亚光科技(300123.SZ)2024年6月15日发布消息称,2024年6月14日亚光科技接受国联证券等机构调研,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饶冰笑;证券事务代表:刘梦瑶参与接待,并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调研机构详情如下:

曲芮萱/国联证券;朱琰/中兵资产;邬成律/崇山资本。

调研主要内容: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公司主业有军工电子和智能船艇两个业务板块,其中军工电子约占营业收入的76%。主要子公司成都亚光成立于1965年,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建立的两个半导体器件厂家之一,是我国第一批研制生产微波半导体器件及模块的骨干企业,也是我国军用微波集成电路的主要生产定点厂。

公司占据国内微波电路及组件的重要市场份额,属第一梯队。公司军工电子产品门类齐全,涵盖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组件与模块、微系统和分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载人航天、探火探月、雷达精导、电子对抗、遥感数传等高新技术领域,服务于军工科技的核心产业。公司下游客户广泛,主要为军工集团的科研院所及相关工厂,包括中国电科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船重工集团等,基本覆盖了涉及信号收发细分领域最领先的整机院所,3年以上的合作客户有两、三百家。

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成都亚光已具有了多条贯国军标生产线,针对军用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长期同步进行着标准化货架产品的批量生产和定制产品的小批量研发生产两种流程,在产品研发和生产环节均具备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广泛的经验积累,始终处在国内军用射频微波行业的前列。

在以下电路和产品方面研制水平及生产工艺居国内先进水平:

(1)以混频器、衰减器、检测电路为代表的单功能微波电路;(2)以微波PIN开关、限幅器、移相器、衰减器及放大器、滤波器等为代表的微波控制电路;

(3)以接收组件、变频组件、T/R组件、开关矩阵、微波频率源等为代表的微波多功能组件;

(4)以3mm、8mm接收前端、收发前端、上下变频组件等为代表的毫米波电路;

(5)以GaAs MMIC、GaN MMIC为代表的微波单片集成电路。

二、问答环节

1、请问成都亚光近几年业绩未实现大幅增长的原因?

回复:自2020年起,成都亚光持续通过新建产线以及改造原产线的方式进行产能拓展,投建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借款。2022年产线建设基本完成,但当期全球缺芯影响了物料齐套性,产能提升速度比较慢,随着物料齐套性问题的逐步解决,2023年新增产线产能才逐步释放直至达产。受军工行业特性影响,成都亚光应收账款规模大,账期长,加之产线投入导致公司整体融资规模扩大,财务成本、管理成本、折旧摊销上升影响其净利润。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以及成本管控措施的实施,2023年成都亚光获取订单能力增强,盈利能力同比明显提升。

2、请问军工电子新增产线的产值大概多少?

回复:成都高新西区新建产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自动化率较高,可满足公司TR组件、功率器件与模块类等产品的批量生产,结合目前在线产品的情况,在物料供应、营运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预计满产年产值约4-5亿元。

3、军工电子未来是否还有扩产计划?

回复:公司计划新增星用产品相关产线。卫星通信领域是公司军工电子产品传统应用领域,随着国内低轨卫星行业发展,近年星用产品订单增量明显,下步低轨卫星将进入密集发射期,相关产品市场需求量亦将迅速扩大。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的情况,结合公司实际经营及资金情况,审慎实施扩产计划。

4、公司芯片业务情况如何?

回复:公司有三个芯片业务团队,产品为射频芯片。其中:成都亚光本部新技术中心的芯片主要为内配,服务于内部芯片使用需求。浩瀚芯光主要产品方向为大功率芯片。华光瑞芯的芯片绝大部分为外供,2023年收入约9000万元,净利润近3000万元。公司掌握了T/R芯片的核心技术,已向市场供应多款T/R芯片,后续将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升芯片收入规模。

5、公司计划如何缓解资金紧张的情况

回复:公司通过加快处置船艇部分闲置资产,实现资金回流以用于军工电子业务发展和降低财务费用,以市场化方式处置船艇板块珠海片区闲置资产,依托沅江市政府处置沅江片区闲置资产,近期已与沅江政府达成框架协议,正在沟通有关闲置土地回收事宜。同时,除了加强应收账款催收,降低公司营运资金占用,公司也在寻求长线资金以改善公司债务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

6、公司一季度收入下降的原因?

回复:公司一季度收入下滑主要是受船舶场地整合搬迁影响,相关生产进度减缓导致船艇业务收入减少。

7、成都亚光产品是否面临降价压力?

回复:成都亚光的产品毛利相对处于合理水平,本身也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定价,目前主要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近期军品审价产品型号有所增加,审价结果可能对公司未来营业收入及利润产生一定影响,为降低审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司正在实施集中采购、研发设计询价、处置闲置资产、压降管辅人员比重等降本增效措施来管控成本。

本次活动不涉及公司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本文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