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信托业掀起“换帅潮” 头部平台高管密集调整

市场资讯

关注
听新闻

中国房地产网 楚小强/发自北京

王宝魁到龄退休,李军接棒建信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的消息不胫而走。这是5月份以来第5家更换核心高层的信托公司。

在此之前,中信信托董事长、长安信托总裁、华润信托总经理、上海信托董事长均先后传出变动消息,所涉企业不乏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过万亿元的头部平台。

在信托行业正值转型提质阶段,信托企业一二把手密集调整的背后是什么?

“信托行业高管变动确实与业绩压力和行业转型有关。如华润信托、中信信托、建信信托等头部信托公司都经历了高管更迭,这可能与它们需要应对地产行业调整带来的影响、改善业绩以及推动业务转型有关。同时,信托公司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如资本市场投资、资产管理信托等,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向山海新财经表示。

一二把手频繁变动

5月末,建信信托的王宝魁因到龄退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由李军接任。李军来自控股股东建设银行,具有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曾在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及总行担任要职。建信信托作为信托头部平台,其注册资本高达105亿元,由建设银行和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

与此同时,中信信托也迎来人事变动。芦苇,这位“中信系”老兵,在担任中信信托总经理一年后迅速升任董事长。芦苇的金融管理经验丰富,曾在中信银行担任多个高层职务。

在长安信托,董毅接替了杜岩岫担任总裁。董毅长期在西安市财政局工作,拥有丰富的财政和企业管理经验。长安信托作为西安市财政局的全资子公司,此次人事变动可能与其股东的战略意图有关。

华润信托也进行了高层人事调整,胡昊担任总经理。胡昊曾在交通银行体系内担任多个高层职务,现年42岁,除了担任华润信托的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外,还兼任华润信托控股子公司华润元大基金的董事长。

今年以来,信托行业的高层调整频繁,涉及十余家公司,包括兴业信托、北京信托、光大信托等。这些变动不仅涉及董事长、总经理等领导要职,还可能与股东的意图或变动有关。

柏文喜表示,部分信托公司的高管变动可能受到股东意图或股东变动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有银行背景或其他金融机构背景的高管,他们的任命可能反映了股东的战略意图。这种高层变动对于信托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值得业内和投资者关注。

半数平台业绩承压

核心高层调整背后,部分信托公司的业绩依旧承压。

从头部平台情况来看,2023年,中信信托合并口径下的营业收入为49.76亿元,同比下降22.71%;净利润26.28亿元,同比减少12.85%。

拆解后,中信信托占据收入大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显著“缩水”,由上年的47.66亿元大幅减少至25.14亿元,减少超22亿元,降幅达47.25%;利息净收入则由盈转亏,为-1.25亿元;投资收益较上年亦减少1%至13.71亿元。

与中信信托一样,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双下滑”的头部平台还有建信信托。2023年,建信信托合并口径下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5.27亿元和19.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0.55%和23.26%。

其中,除了利息净收入呈现正增长外,建信信托其它主要收入均出现下滑。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滑27.15%至24.11亿元;投资收益同比下滑20.85%至10.2亿元,其他业务收入亦同比下降38.37%至38.87亿元。

华润信托尽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位居信托业首位,但经营业绩却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57亿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15.56亿元,同比下降33.1%。

从整个行业的情况来看,已披露2023年年报的52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的平均数为18.25亿元,同比下降3.75%。如果剔除合并口径的样本和特殊数据,平均数为12.62亿元,同比仍下降3.76%。

此外,52家信托公司中,尽管有53.85%的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增长,但净利润呈正增长的只有25家,占比为48.08%。

这意味着,仍有半数以上的信托公司盈利状况呈现下降态势。

房地产仍是主因

近年来,信托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重仓房地产业。以兴业信托为例,2023年营业收入下滑5.52%至46.37亿元,全年净亏损6.1亿元。其年报显示,房地产业信托资产占比高达18.78%,自营资产占比更是达到30.61%,“涉房”资产占比较高。

“许多信托公司因为地产行业的调整而面临业绩下行的压力。高层的更换可能是为了改善公司经营状况,通过新的领导力来实现业绩的回升。”柏文喜说。一些信托公司还可能因为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受地产行业下行与房企暴雷的影响,需要更换高层管理人员来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平安信托、五矿信托等因地产、城投类项目违约,净利润也大幅下降。平安信托年报中提到,房地产行业下行和城投平台隐性债务化解等因素导致信用风险上升。

从行业整体看,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规模和占比已出现回落。截至2023年末,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信托规模为9738.6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0.43%,占比下降2.53个百分点。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房地产信托业务已不再是信托主营业态。

信托行业正面临转型,资管新规要求信托公司发展标品信托,培育金融市场投资能力。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信托公司高层领导人员的密集调整,或为强化和推动公司转型的体现。

柏文喜认为,随着地产行业调整,信托公司需转型以适应新环境。高层更换可能意在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业务策略,推动公司业务转型。同时,这也是行业转型期正常的人才流动和职业发展的一部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