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华宾馆:现代管理激活历史建筑

中国经营报
熊晓辉
达华宾馆原名达华公寓,位于上海浦西繁华的延安西路918号,有“小国际饭店”之称,是一座很有历史文化分量的建筑。
据悉,达华公寓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美籍匈牙利人拉斯洛·邬达克(Laszlo Hudec)设计,1937年竣工,楼高10层,为上海开埠后西区最早的公寓。它与国际饭店、上海大厦(百老汇大厦)等同属上海20世纪30年代少数摩登建筑之一,是上海十大知名老饭店之一,也被上海市政府列为市级优秀历史建筑,曾经接待过无数中国及国际名人。
而如今,改造一新的达华宾馆易名为锦江都城达华酒店,是锦江都城的首家酒店,定位于“经典系列”,旨在以现代酒店管理来激活历史建筑所独有的传统意味。
繁华一时的老建筑
达华宾馆的设计师拉斯洛·邬达克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设计师,他来自匈牙利,对欧洲的经典建筑和设计奥妙颇有研究,但却在中国的上海找到了更多的灵感,成就了许多经典之作。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邬达克设计了诸如沐恩堂、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首席公馆等诸多老上海标志性经典老建筑,而达华公寓也是他这个时期的经典之作。
达华宾馆由主楼和副楼组成,都是钢筋水泥结构,主楼外形厚重,内部装饰精致华丽,而副楼在东面和南面,略显秀气温婉,主楼和副楼之间还有一个花园庭院,分外清幽雅致。
1978年,达华宾馆开始对外营业,在之后的30多年,达华宾馆接待了众多国内和国际名人,成为上海市的知名酒店,繁华一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老上海备受推崇的达华宾馆却面临着不少新问题。
比如达华宾馆受到建筑结构的影响受众较窄,目标市场反复更变过几次,却一直没有建立起一个明确的市场形象,随之也失去了稳定的客源。而其三星级的定位也让它处于较为尴尬的状态,既无法满足高端商务需求,又难以吸引低端消费者。
1998年,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上海市三星级酒店平均客房出租率只有50%,平均房价是350元。也就是在这一年,显赫一时的达华宾馆改制为锦江国际管理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实验饭店,同时用一年的时间,停业对饭店进行了全面装修改造。
现代风格相融合
时间推移到2012年,中国的酒店业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七天、如家等商务连锁酒店牢牢把控了部分市场,同时国际主流酒店集团也先后加大对中国的布局,在这样的形式之下,达华宾馆势必面临转型。
这一年,达华宾馆开始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改名为锦江都城酒店。
据悉,锦江都城酒店的名字来源于上海另一座著名的建筑——上海都城饭店,这也是上海一幢优秀的近代建筑,位于外滩附近,设计者是著名的英资公和洋行,属于典型的装饰艺术运动主义风格,都城饭店也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饭店之一,是文人雅士、商贾名流汇聚之地。
改名所暗含的韵味耐人琢磨:达华宾馆与都城饭店虽然由不同的设计师设计,却都是上海名噪一时的经典建筑。而且,他们都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这个几乎相同的时间建成。
在达华宾馆这一次的改造和更名中,锦江将达华和都城的精华凝结成一处,将时尚现代装饰设计风格与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完美融合,打造成市场目标明确的中高端酒店。
在此次达华宾馆改造过程中,锦江聘请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师对宾馆大堂、餐厅及每一间客房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改造后的达华宾馆不仅秉承了邬达克的理念,体现出怀旧的老上海城市氛围,同时又融合了现代人追求时尚、绿色、轻松、温和的设计。酒店的内园设有一大片无边静水池,你可以站在酒店客房的天台俯瞰,也可以在酒店一楼的阳光水景咖啡廊静观水中映月游鱼。
据悉,改造后的锦江都城达华酒店拥有客房111间套,门市价则在588~1588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锦江都城品牌分为经典系列和商务系列。除了首次亮相的锦江都城达华酒店之外,到明年年底,包括新城饭店、新亚大酒店、南华亭酒店、金沙江大酒店、白玉兰宾馆等知名老建筑在进行精心设计和改造后,将被打造成锦江都城经典系列。这些老建筑穿越历史,成为今天上海的地标,不久之后,将会重新焕发青春。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熊晓辉采写
责任编辑:刘万明 SF054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