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袖珍“骑士团国”

华夏时报
地中海的心脏
周江林
如果,你生活在一幢大楼里,推开窗户就是另外一个国家了,你一定感到不可思议。
马耳他骑士团国是联合国观察员,具有“准国家”性质,但没有领土,其国家形式“位于”意大利罗马贡多蒂大街68号,一幢占地1.2万平方米的大厦——马耳他宫里。“骑士团国”的居民只有几十人,规模比梵蒂冈更小。
形成这种历史地位的原因是与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有关。医院骑士团曾经拥有疆土,后因为战争而失去领土。
有7000年历史和“地中海心脏”之称的马耳他紧邻意大利,是地中海最大的群岛,当地曾居住着一种土产蜜蜂,使它被称为“甜蜜之地”。
马耳他的宗教是罗马天主教,血缘上也和意大利、希腊更近。在1815年的《巴黎条约》中,马耳他划归英国所有,由于受英国150年的统治,它的文化、经济,更近于英国。走在马耳他大街上,感觉就如同在英国的一个小城市。
历史文化遗产的累积
腓尼基人是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为闪美特人,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相当于今天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他们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航海家和商人,他们驾驶着狭长的船只踏遍地中海的每一个角落——曾经掌控地中海地区的海洋贸易长达3000年之久。公元前10世纪,腓尼基人挟着强大的文明敲开马耳他的大门,马耳他沧桑的历史从此展开。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开始植民马耳他,主要是以今日的瓦莱塔所在位置为中心。
公元前4世纪,在腓尼基人没落后,掌控这个区域的是腓尼基的前殖民地之一迦太基。在这个时期,马耳他人的主要产业是栽种橄榄与长角豆,以及纺织业。
公元前264年,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马耳他人趁机发动了对迦太基的反叛,并将当地的军事指挥权移交给罗马执政官。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马耳他同样忠于罗马。这样,马耳他就被罗马人吞并了。
公元117年,身为全盛期罗马帝国之一部分的马耳他,由哈德良皇帝升格为自治区。公元217年罗马帝国将马耳他纳入版图,并为马耳他带来前所未有的文明与繁荣,当时所遗留下来的精致马赛克图案、浴池、大理石柱廊,可为该时期的繁荣作见证。公元60年,圣保罗曾因海难而滞留岛上3个月,由此圣保罗便将基督教传到了这里。
虽然这些强权将马耳他作为扩张势力的跳板,却使得马耳他在历经殖民统治之后,得以拥有融合各种文化、艺术、宗教和建筑的珍贵资产,散发出独特的气质魅力。
为修女引发的沦落
拜占庭驻西西里岛水军司令尤菲米乌斯看中了一位漂亮修女,不惜手刃发妻,将修女勾引来做填房。新任西西里总督康斯坦丁抓住这一把柄,上报朝廷。拜占庭皇帝判决割掉尤菲米乌斯的舌头。他一不做二不休,先发治人把康斯坦丁宰了,自立为王。拜占庭帝国开始调集兵马平乱。尤菲米乌斯跑到突尼斯请兹亚达派兵帮忙,艾格莱卜王朝派阿萨德率领一万步兵和700骑兵入侵了马耳他。
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记述了这个事件。马耳他因为位处地中海中央,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而成为阿拉伯和拜占庭的必争之地被卷入战争。
858年,阿拉伯人利用其海军优势占领马耳他。在这期间,地中海东部的贸易也因此中断。使得东西方的交流被阻隔。伊斯兰史学家休·肯尼迪写道:“在古代以及中世纪中期,从意大利乘船到亚历山大港是件司空见惯的事。然而在伊斯兰教扩张初期,这两个地方是多么遥远,以至于连对方最基本的信息都不了解。”
随后,阿拉伯人给马耳他不但带来了新的灌溉技术、棉花和一些水果,而且广泛传播了阿拉伯文化的种子,马耳他人的生活习惯和语言此后打上了阿拉伯文化的烙印——阿拉伯语获得岛上居民的采用,最终演化成马耳他语。岛上的基督徒被允许宗教信仰自由,他们不得不支付非穆斯林的吉兹亚税,但获豁免的税穆斯林则只支付天课。
马耳他骑士团
1080年,法国贵族Gerard和几名同伴在耶路撒冷的圣约翰教堂附近的医院成立,主要目的是照料伤患和朝圣者。其口号为:“守卫信仰,援助苦难!”
由于朝圣者无私的付出让医院修会迅速发展,从1110年起修会同意将分散耶路撒冷的领土财产,可以交给医院骑士团。1113年,教廷承认他们是独立的修会,并赐予他们一系列的经济、政治特权,如无需缴纳十一税,无需接受任何政权的领导,只受教皇统制。医院骑士团的会规以奥思定会的会规为基础制定。骑士团的成员分为教士、骑士和士官,以及会友或受赠者。骑士团由一位大团长统治,并有教士会议和八位法官协助。其组织和圣殿骑士团十分相似,但在慈善事业上表现更为显著。
1120年,圣约翰骑士团开始作为一个军事修会进行活动,逐渐成为当时基督教会在圣城耶路撒冷的两股圣战武力之一,与声名显赫的圣殿骑士团齐名。
然而骑士团最后还是不敌逐渐强大的回教势力,1187年哈丁之战中,包括圣约翰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在内的基督教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圣约翰骑士团大团长罗杰·德·穆兰战死,骑士团放弃巴勒斯坦,前往塞浦路斯,后暂栖身于罗德岛,但旋即又遭到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驱逐。由于马耳他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每年象征性地向西西里王国缴纳1马耳他鹰币作为租金,骑士们遂以此地为据点。抵达之后,骑士们便开始整修饱受海盗侵扰的昔日阿拉伯要塞。
1530年,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将马耳他岛、科米诺岛和果佐岛赐封给圣约翰骑士团,交换条件是骑士团必须保卫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沿海地带,使其不受野蛮的海盗的侵犯。从此马耳他便留在西方的宗教世界中。
拿破仑夺取马耳他
1530年,圣约翰骑士团接受查理五世赐封条件时,他们的军事能力不弱,他们有七艘七十四门炮的主力舰,同样数目的巡洋舰和两倍多的小舰;他们可以拿出三分之一的舰只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的黎波里前面的海上巡逻。后来,随着基督教的国家的资助,力量更强。
1789年,骑士团从各个基督教国家所得到的年金是1800万至2000万法郎,其中从法国得到的是700万法郎。
组成圣约翰骑士团的七个民族之中有三个是属于法兰西的,但法国不再愿意承认骑士团了,因而把它解散,把骑士团的领地并入其他教会骑士团的领地之内,而让骑士领养老金过活。
这让大骑士团团长伊曼纽尔一世·德·罗汉·普杜克很愤怒,为了报复共和国,他拒绝接纳法国代办,并规定法国商船只有收藏起三色旗以后,才准进入马耳他港口。于是法国便和骑士团之间完全断绝了外交关系。但骑士团却接待英国人,偏袒英国人,给他们各种各样的帮助。骑士团还让自己受法国的敌人——保罗皇帝的庇护,并建立了东正教修道院。
这一切,在拿破仑心中埋下了要灭掉骑士团之念。
1798年,新任骑士团大团长费迪南德·冯·霍姆佩施是一个渐近老境、多病而优柔寡断的人,而州官、高级骑士、王室事务长官和骑士团的负责人员,都是些未曾作过战而过着惬意的社交生活的老光棍。来到马耳他岛,简直与被流放无异,他们都渴望回故乡,叶落归根。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鼓励他们甘冒巨大危险来守卫马耳他。
1798年6月11日,拿破仑远征埃及途中,用了计谋——法军参谋长要求军舰进马耳他港,以便装载饮水。骑士团展开了谈论,会议的大多数成员都赞成采用武力抗击法军。大骑士团长吩咐把城里的一位和法国人做买卖的商人卡鲁桑先生唤来,委托他将会议的意愿通知法军总司令。同时,他命令发出警报,将城门关闭,烧炉子烘炮弹,并分配各指挥官任务。
就在骑士团首领犹豫中,法军舰进入瓦莱塔港,拿破仑带领3000士兵在该城与圣保罗海湾之间登陆。海军中校缪塔尔则指挥所有单桅炮舰登陆。
骑士团投降,派出的首席代表是刚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布阿列当·德·兰修厄指挥官——这个出生于奥弗涅省的军人是前些时候反对抵抗法军而被骑士团投进监狱的,现在,人民捧他为胜利凯旋者并受大团长重用。
拿破仑继续停留于马耳他数日,有骑士被杀死在街上。岛上骑士团的教堂和修道院被法军洗劫一空,建立起傀儡政权统治,随后,拿破仑就航向埃及。
马耳他骑士中的所有法国人和意大利人都领到回法国或回意大利的护照。根据投降条件,所有残余部队均应从岛上撤退。到6月18日,马耳他岛上已没有一个骑士了。
最著名的微型“国家”
圣约翰骑士团的大部分成员前往俄罗斯,在那里,俄罗斯沙皇保罗一世给予他们庇护,而骑士团则选举保罗一世为新的骑士团大团长。
离开了马耳他岛后,骑士团就此失去了领土,但作为一个组织仍然存在,虽然骑士团在马耳他岛的主权通过1802年亚眠条约的签订而得到英、法等国的承认,但骑士团却从未被允许回到该岛。
今天,马耳他骑士团在联合国享有永久观察员实体的地位,被赋予发行自己的护照、邮票、货币、公共建筑及司法独立等权利。但马耳他骑士团并没有任何领土,它设在罗马的总部马耳他宫,但这并非其领土,该宗土地主权属于意大利,租借给马耳他骑士团,同时意大利给予该大楼外交待遇。马耳他骑士团与世界上104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到2013年马耳他骑士团的骑士与女爵约有12000名,成员遍布欧美等国,其中包括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意大利前总理弗朗西斯科·科西嘉、美国前财政部长威廉·西蒙、纽约天主教特伦斯·库克等名人。
(作者为诗人、《空中生活》主编)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