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豫滇:用执着让“力帆时骏”远航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管弦
"能够当选十八大代表,是党中央对民营企业的关怀,是各级党委对企业的鼓励和肯定,我感到无尚光荣。"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李豫滇一见到记者,就发出了这番感悟:"一路走来,所处环境和角色虽几经变迁,其实自己没什么太大变化。"
随后的交流中,这个身高175cm,架着一副眼镜,言谈间总带着淡淡微笑的时骏人,不断与初见时带给记者的踏实、执着、质朴的印象交汇重叠。而他所说的"不变",更多应理解为一种执着,对自我追求和信仰的执着。
执着技术创新
作为南下干部的子弟,李豫滇的成长受在军队工作的父亲影响颇深,有理想,有理念,对事业执着。从云南大理凤仪公社的知青到大理州农机厂的工人、云南省机械厅职大学生,到云南大理第一机械厂车间主任、厂长、公司董事长,洱源县物资有限责任公司拖拉机装配厂厂长,从与人共同创立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到现今的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岗位的多变、时间的锤炼,李豫滇不仅是一名成熟的企业高管、党务工作者,还熟练掌握了车、铣、钳、镗、焊各种工种的操作技能,掌握了主要产品195柴油机的工作原理、装配、修理技能,成为了机械制造工程师,拥有了多项机械设计专利。
"1995年,我入党了。"李豫滇说,这是自己重要而根本的人生选择,也是自我突破的关键一年。这期间担任了大理市机械厂厂长的李豫滇主持设计拖拉机挂车,横式变型运输拖拉机等技术工作。当年就带领企业扭亏为盈,职工年均收入增加了29%。1997年机械厂股份改改制后,当选为董事长的李豫滇,始终重视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的研发、市场、发展客户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提高了产品在滇西市场的占有份额,并开拓发展了缅甸市场。销售收入、税利翻番,企业净资产增加了32%。
2004年,洱源县物资有限公司与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资创立了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李豫滇担任制造厂厂长、副总经理,开始了对拖拉机、低速汽车、载货汽车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及设计、研发工作。就此,李豫滇由国企一把手蜕变为民企领军人物,踏上新的征途。
李豫滇明白,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涉足汽车生产领域,全力促成企业转型。为此,他认真学习《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按照汽车生产条件考核内容的规定制定投资建设规划,并于2004年底编制了"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在云南省大理市设立汽车生产分支机构"的备案报告,向国家发改委工业司、产业司陈述了企业的发展目标。2005年5月,公司顺利通过了国家发改委专家组对工厂条件的考核并获得备案,成功争取到了在大理地区生产汽车的合法权利。在公司成功兼并收购云南金马农用车制造厂的整车生产部分和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的载货汽车生产部分的过程中,李豫滇除负责收购事宜谈判、资料收集、文件撰写等工作,还负责向国家发改委汇报、组织接受审查等事项,为公司的成功转型筑牢了根基。2008年6月他所在企业成功取得了低速载货汽车、轻型、中型、重型载货汽车全系列产品生产的生产资质。
如何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一直是李豫滇思考的问题。负责公司所有技术改造项目的他不管岗位如何调整,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创新为先的信条,重视市场调研、设计方案评审、采用新技术、创新和性能测试。在他的坚持下,公司所有工作均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引领,围绕安全、环保、节能和多功能开展,不断推出自主创新有特色的新产品,每年公司取得国家公告的汽车产品不低于60个。他撰写发表了《我国汽车企业市场营销的宏观环境分析》、《LF1041轻型载货汽车底盘悬架的改进设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我国发展前景的分析》等三篇论文,并独立完成了50型鄂式破碎机、80型旋耕机、50型揉茶机、大理烟厂操作平台等产品的设计。李豫滇用行动诠释了"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力量。
创造毕节速度
走进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公司大门,一幅"不苦不累、不是时骏人,不富不乐,谁做时骏人"的标语格外醒目,这是力帆时骏人奋进精神的集中反映。
2007年,力帆时骏进驻贵州毕节,由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全额投资,兼并了毕节振兴车辆厂,组建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2亿元人民币,总资产为60亿元人民币。
2009年5月,力帆骏马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在毕节生产汽车资质后,于同年12月投资33亿元,并引进22家配套厂家投资30余亿元,在毕节市小坝镇征地2000余亩启动二期技改项目,从而形成年产20万辆轻卡、小卡、微卡,6万辆中卡,5万辆重卡的生产能力。2011年9月6日,新组建的力帆时骏振兴集团成功实现了二期技改工程竣工和新产品下线的目标。此举不但填补了贵州省载货汽车制造方面的空白,也成为了该省工业强省的一个典型样本。
2011年,集团生产各类载货汽车13.4万辆,实现总产值85.6亿元,销售收入81.3亿元。今年6月,集团党委被评国全国创造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而在企业成立之初,部分青年职工思想并不稳定,企业正常生产受到影响,李豫滇带领集团公司党委成员深入到员工中去释疑解惑,保证了重组任务的圆满完成。尤其在二期技改项目建设中,进入厂区的一段公路,由于坡陡弯急影响了大型设备的进入,"瓶颈"不破,整车下线的目标将成为泡影。关键时刻,集团公司党委委员马伟光、杨金保等24人组成突击队,克服了山体滑坡、交通保障等影响,连续奋战15个日日夜夜,仅投入100万元便完成了道路改扩建工程,比预计时间提前了近2个月,节约资金70万元。
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董事长马伟亮告诉记者,李豫滇担任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党委书记以来,一直致力于于抓好党建工作,做好企业的智囊团,以党建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把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作为推动企业抢机遇、大发展,创奇迹、谱新篇的有力抓手,充分整合资源,有效地解决了党务工作与经济工作"两张皮"的企业基层组织建设难题,使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与建设发展型大企业并轨高速运行。
据了解,目前,公司208名党员中,大部分党员都是岗位标兵、生产能手。党员的先锋作用影响了员工,企业长远发展的美景凝聚了员工,在新进企业的500名青年职工中,有160多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3人,发展党员79名。
李豫滇告诉记者,公司建立党组织和企业行政"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参与和服务企业决策的积极作用。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委通过分管产业政策、产品公告部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部,在企业内部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汽车行业发展政策,积极主导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近年来,通过集团党委的引领,集团申报的66项汽车实用新型专利技术、13项外观专利技术、9项发展专利技术均获得专利保护。研发的商端重卡13个车型、高端中卡9个车型、高端轻卡26个车型一次通过了96项强检,取得了产品的公告。此外,公司党委实时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活动和爱岗敬业精神教育,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热潮,员工劳动技能和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升;不断加强对车间生产任务的合理安排,注重员工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狠抓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工作;重视车间班组建设。在全面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根据车间人员调整及新入员工较多的情况,进行了优化组合、强化新员工的教育培训,确保了每班组有业务骨干、形成以老带新。
"公司二期技改工程之所以能在短短的18个月时间内,完成从破土动工到整车下线,这是建设发展型党组织给力力帆创造的'毕节速度'。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不仅要做,而且大有可为。"李豫滇如是说。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