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长期定存比理财产品划算 五张存单法降低利息损失

华商报

关注

“这20万理财产品到期后,我要把钱转成3年期的定存,你帮我办一下吧。”上周末,市民王女士找到银行,要求将理财账户的资金转存。

随着资金面的不断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路下滑,6月份以来,广州市面上年化收益率超5.5%的理财产品都已非常罕见。与之相对的是,由于利率市场化之后各家银行“价格战”的开打,很多市民纷纷办了转存,而且多是转向3至5年期的定期存款。不仅如此,各种“极品存款法”也迅速走红网络。

■长期定存比买理财产品划算

“以往我总能在多款理财产品中优中选优,找到收益率和期限都比较合适的产品,滚动购买以获取组合产品的最高收益。但现在算下来却发现,理财产品比起存款来似乎也没那么划算了,还要费尽心力地去查询然后计算组合方案,费心费力又不划算。”在此背景下,王女士决定将钱转存三年定期。

而王女士所为,也是近期市民理财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目前实际的存款利息较降息前还有所增加,原因就在于本次降息的同时央行扩大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随着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各家银行都纷纷调整了存款利率水平以吸引客户存款。

降息首日,工、农、中、建等银行就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至3.50%,约为基准利率的1.08倍。紧接着,包括中信、民生、光大、浙商在内的股份制银行更是纷纷上浮存款利率至1.1倍的最高上限,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为3.575%。也就是说,市民在这些银行存款所获得的利息,将比降息前还要多。而还有银行将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也都上浮。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些银行存个3年或5年期定存,将比倒腾着购买理财产品更加划算。

■网传各类“极品存款法”

有意思的是,记者发现,近来各种“榨干”银行利息的做法正在网络疯传。在5月,网上就曾经流传过一个名为“榨干银行利息”的热帖,称如果每月存入2000元一年定期,获得的利息是攒满1万2再存的7倍。如今由于允许银行存款利率上浮10%,部分银行的各期限存款利率不降反升,因此上面这个“榨干银行利息”便立即出了升级版。

新版的“极品存款法”建议客户养成每天存款的习惯,先要到5年期定存利率上浮10%的银行开户,如果每天将50元的闲钱通过网银存5年期定存,并且连续存5年,则获得的到期利息就有25595元,年利率相当于5.61%,而且在存了5年后每天都有一笔50元的小额资金到账。这种利率水平,比目前绝大多数银行能给出的5年期最高利率5.5%还高,且7倍于活期利率。

不过也有细心的网友回帖称,这种算法并不现实,因为每天存50元钱并不能达到银行上浮利率10%的条件。而且绝大多数市民工资都是月结形式,如果月存1500元相比日存利息只少几元钱,考虑到时间成本,完全没有必要拆成每天存50元。

而该网友介绍的月存其实就是有名的“十二张存单法”,就是每个月固定存入一笔钱,如按月定存1500元,存期为定期一年,持续12个月。那么到第二年的时候,手上就会有12张存期为一年的定期存单,而且此时第一个月存的存单已经到期,可以把它连本带息取出来,然后再加上这个月的固定存款1500元再存进去。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以后,每个月都会有一张定期存款到期,这样循环两三年以后,如果哪个月临时要添个什么小件的东西,那么当月到期的定期存款加上你本月的工资,基本上就可以够用了,不用再动长期存款。从利息来看,比定存1.8万元一年的利息643.5元要多出100元左右。此外,还有一种“五张存单法”,则是把家里已经有的存款分成五份,一份存定期一年的,两份定期两年的,一份存定期三年的,一份存定期五年的。在把所有存单都搞定之后,第二年定期一年的存单到期,取出来连本带息存成存款期为五年定期存款;第三年那两份定期两年的存款到期,取出来一份续存定期两年,一份存成五年;到了第四年,第一年存的三年期定存到期,同样也是取出来存成定期五年;到了第五年,第三年时转存的那份两年期存款也到期了,也取出来存成五年。到了这个时候手上就一共有五张五年定期存款,每年都有一张到期,形成了为期五年的定期存款循环链,既可以尽最大可能地赚到银行的利息,又可以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因为银行利率的调整而带来的利息上的损失。因为你手上总有一张存单是可以赶上利率上调的,不至于所有的存款都“踏空”;而如果有利率下降的时候,你也只有一张存单能赶上最低点,其余四张都可以幸免。

记者发现,不少市民了解到上述这些“极品存款法”后都感叹称,即使是定期存款这种看似简单的理财方式,其实也是有技巧的,这或许就是这些“极品存款法”的启示意义。而理财专家也表示,目前各家银行的活期和各类定期存款利率确实大相径庭,建议市民在办理存款时,要提前比较各家银行的实际存款利率和相关优惠政策。据《信息时报》

【1.5万吨广西荔枝收购价两三元1斤】近日,广西灵山荔枝早熟品种“三月红”迎来上市季,吸引了全国多地客商前来收购。据了解今年灵山“三月红”荔枝的收成好于往年,预计产量将达到1.5万吨。一筐筐灵山荔枝在客商的运筹下飞往全国各地,北方城市消费者在48小时内就能吃上新鲜灵山荔枝。据了解,荔枝收购价格2元到3元不等,出现供不应求的景象。(央视财经)

【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7.5万亿】据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消息,我国将培育壮大一批数据要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作为全球首个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的国家,我国已初步构建起门类齐全的数据产业链。2024年我国年度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同比增长25%。目前,我国数据标注产业产值超80亿元,高质量数据建设进入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央视新闻)

【先惠技术: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1.03%公司股份】先惠技术(688155)5月18日晚间公告,因自身资金需求,晶徽投资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4.7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52%。股东精绘投资拟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3.18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51%。上述股东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1.03%。

【1.5万吨广西荔枝收购价两三元1斤】近日,广西灵山荔枝早熟品种“三月红”迎来上市季,吸引了全国多地客商前来收购。据了解今年灵山“三月红”荔枝的收成好于往年,预计产量将达到1.5万吨。一筐筐灵山荔枝在客商的运筹下飞往全国各地,北方城市消费者在48小时内就能吃上新鲜灵山荔枝。据了解,荔枝收购价格2元到3元不等,出现供不应求的景象。(央视财经)

【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7.5万亿】据2025数据安全发展大会消息,我国将培育壮大一批数据要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作为全球首个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的国家,我国已初步构建起门类齐全的数据产业链。2024年我国年度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同比增长25%。目前,我国数据标注产业产值超80亿元,高质量数据建设进入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央视新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