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所黄金期货昨起航

第一财经日报
罗文辉
目标打造离岸人民币结算商品期货市场
三年前(2008年6月)高调宣布成立且曾计划2009年一季度即推出首个产品即燃料油期货的香港商品交易所(下称“港商所”),终于在昨天迎来首个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的上市。据业内资深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充分利用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优势的港商所,估计下半年将推出人民币标价、美元结算的黄金期货,上市人民币计价、离岸人民币结算的黄金期货则是其终极目标。
昨日早上8时在港商所正式开始交易的黄金期货,以美元进行计价、结算,金含量不小于99.5%,这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下称“港交所”)2008年10月已推出的黄金期货一致。但港商所每手合约大小为32盎司(合1千克),有别于港交所的每手100盎司合约,且其早上8时至晚上11时的交易时间,覆盖了亚洲及欧美主要商品市场的交易时段。
而港商所黄金期货交易、交割制度设计的最大特点在于,这是香港首个以实物交割的黄金期货合约。去年分别推出黄金递延结算合约交易、黄金期货交易的新加坡交易所(SGX)、新加坡商业交易所(SMX),与港交所现金交割的黄金期货类似,到期结算以伦敦黄金市场的现货“定盘”价为基准,这三个市场也因此堪称伦敦盘的“影子市场”。
事实上,港交所黄金期货的流动性至今不尽如人意。该交易所公布的黄金期货“每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7日的2011年成交总量仅1965手,未平仓合约112手,最高峰时的2009年全年成交量也不到7000手。
而截至昨晚8点15分,港商所上市首日的黄金期货成交量已超过3400手,其中近期合约(今年8月到期)成交量达1724手,且其全日行情走势与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黄金期货8月合约高度一致。且港商所昨晚发布的公告显示,工银国际完成该亚洲全新商品交易平台上的首笔黄金期货交易。
据对港商所总体评价为“正面”的某业内资深人士介绍,港商所在2009年上半年已有了以黄金期货上市为突破口的规划。正如港商所的宣传资料所称,尽管亚洲期货交易所的交易量已经显著提高,但目前并没有一个合约有可能成为一个区域性的黄金价格基准合约。而如果没有一个区域的基准,黄金的真正价格发现将或者限制在当地国内市场,或者依赖于欧洲或北美市场,来自于西半球的全球价格基准将不足以为亚洲交易商提供精确的套期保值价格参考。港商所则为满足亚洲交易团体对于建立亚洲区内的黄金期货标准合约的需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精心准备三年且于上月27日获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认可成为“自动化交易服务(ATS)的供应商”后,港商所昨日顺利上市美元计价、结算的黄金期货则是水到渠成。不过,据上述人士披露,港商所的雄心还在于,在中国内地期货市场之外建立首个以离岸人民币结算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因此可以预计人民币计价且以离岸人民币结算的黄金期货的上市才是其最终目标。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