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香烟遭“ 1951”山寨版仿冒

上海商报
商报记者 秦颂羔 □沈丹青
“中华”香烟是被《辞海》唯一收录的中国卷烟著名品牌。最近,在北京市场上悄然冒出了一种名为“中华1951”的香烟。乍一看去,这种烟的外包装与上海卷烟厂出品的“中华”烟甚为相似,同样的天安门、华表,同样的生产单位出品,同样的血红颜色。但细瞧则大不一样,因为它上面多了“1951”字样和奥运五环图案。
那么,这“中华1951”与“中华”卷烟究竟是否系出同宗?当记者带着此烟去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求证时,答案竟是彻底的否定:他们从来没有生产过“中华1951”!
王府井冒出“中华1951”
前不久记者出差北京,在一次晚宴上见到了这种名为“中华1951”的香烟。主人给大家敬烟时,颇为得意地介绍说,这是最新版本的“中华”烟,在北京刚流行,目前只有王府井一带烟草专卖店里有少量供应。
什么最新版本?凭借记者多年来在上海烟草行业采访的经验,出于职业敏感,根据朋友指点,第二天上午便专程赶去王府井大街一探究竟。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记者在一家很是起眼的烟草店门前停了下来。“有中华1951卖吗?”“有啊!今天刚配送的!”一个店主模样的人很热情地和我攀谈起来。他拿出一条“中华1951”神秘兮兮向我炫耀着说:“这种奥运短装烟是特制的,600元一条,送礼很体面。”当得知我来自上海后,他马上又改口称此烟是“深圳特区的特供烟”,并当场拆开一包请我品吸。
记者接过这条烟打量了一番:确实,它的外包装酷似“中华”,只是增加了“1951”字样和奥运五环图案。而每盒烟的小包装又有点像“黄鹤楼1916”那般大小,较之“中华”烟,每支却稍短一点点,过滤烟嘴上印着“1951”,烟卷上印的是“中华”那独有的华表标志。然而,烟壳下方的生产单位名称却印得比较模糊。正是借口这个原因,记者推称不敢放心购买,便匆匆离开了柜台。
市价10元至20元不等
未曾想到,一出店门没几步,迎面又是一家烟草专营铺,有不少烟贩走近前来跟记者套近乎,然后乘机兜售假烟。经过询问得知,熊猫、中华、黄鹤楼等市面上的高档品牌香烟均在他们的兜售范围之列,只不过价格比市场价便宜了将近三分之二。
记者一眼看到“中华1951”也在其中,烟贩开价为每盒20元。然而当记者质疑此“奥运”烟为何反而比普通“中华”烟便宜时,这名假烟贩只是狡黠地笑了笑。在另外几个假烟贩那里,记者同样看到有售“中华1951”,要价是10元至20元不等。最后,记者以15元购得一包。
烟草公司声明从未生产此烟
记者回沪以后随即带着此包“中华1951”香烟来到上海烟草(集团)公司,采访了相关负责人。结果正如所料,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和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异口同声地称:“这是假烟!”他们表示,自从“中华牌”香烟问世以来,上海卷烟厂只生产软壳中华、硬壳中华、扁形翻盖中华和“中华5000”,从来没有出品过任何“中华”烟的兄弟品牌或子品牌。那些打着“中华”旗号和所谓的“奥运烟”、“特供烟”名义的“中华1951”香烟,都是来路不正的假冒伪劣烟。
说起屡禁不绝的假烟,这位负责人也是痛心疾首。他表示,由于卷烟是高税率的商品,所以制假售假活动十分猖獗,它不仅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而且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像“中华1951”这样的冒牌烟,几乎每年都会冒出几个。在各地的卷烟市场上也屡次发现多种白盒、铁盒、听装和塑盒包装的冒牌“中华”和“熊猫”卷烟,有的甚至印有“珍品”、“极品”、“精品”、“出口转内销”、“特供专需”和“Beijing2008”等字样。不知情的消费者购买后一旦发现受骗上当,往往投诉无门,后悔莫及。
这名负责人说,当然,这些假烟是不会在正规的烟草专卖店中出售的,它们一般混迹于一些所谓的网络店或流传于网上的烟草销售点。
烟丝被鉴定为劣质低档
为了验证“这是假烟”的说法,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还请出了沪上的烟丝鉴定行家,对记者提供的“中华1951”的烟丝进行了仔细鉴定。这位年过八旬的老法师看过后表示,这种香烟的烟丝完全是劣质产品,甚至不排除不法分子使用了霉变的烟叶作为原料,添加硫磺色素、劣质香料等化工原料制成,不知内情的烟民购买吸食后,肯定会对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他认为,若要买中高档品牌烟,只有到专卖店最放心。
对于假烟,绝大多数市民都是深恶痛绝。但是记者痛心地看到,包括“中华1951”在内的假烟交易已经蔓延至互联网。在某几个知名的购物网站上,皆浏览到了曾有过假烟出售的记录。而在另一些网络社区,网友们则在讨论“中华1951”香烟的优劣真伪,看来这种香烟已经流传到国内的不少地方,毒害了一大批消费者。
记者同时从市烟草专卖局了解到,作为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的上海卷烟厂“中华”牌卷烟专用生产线技改项目已在去年底动工,2010年底将竣工投产。届时,每年将有500亿支的“中华”卷烟在此产出,年实现利税将超过500亿元。
假烟为何畅行无阻
那么,假烟为什么能招摇过市呢?记者也专门请教了法律界相关人士。他们表示,鉴于香烟是非健康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烟草类广告是不允许在媒体上进行投放的。因此,广大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受阻,信息量相对有限。消费者无法辨识究竟哪些才是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于是给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机。
只要香烟仍然是一种商品,消费者就有权利获取信息。而如何打通这条渠道,净化烟草市场,看来还得由相关部门细细思考。
新闻背景
“中华”为什么被冠上“1951”?
“中华1951”,在众多的假冒伪劣烟中,究竟为何成了“中华”的痛中之痛、乃至难言之痛?
这还要从“中华”的问世说起。以独特的品味和魅力征服消费者、从而赢得中国第一品牌——国烟之美誉的“中华”烟,已走过了58年的历程。也就是说“1951”对于“中华”,是有着独特的深切感情的数字,正是在这一年,“中华”被自主研制成功后投入了生产。1951年是“中华”的诞生之年,这对于老烟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而这亦是引人浮想联翩之所在。
不法分子们正是利用了烟民的这个心理,以“1951”为旗号,打出了“高端”、“特供”的招牌——“中华1951”,使烟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中华”之诞生,从而以为这是“中华”开发的另一高端品牌。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