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聂华苓:记录时代的哀荣

《长江》杂志

关注

   夏榆/文

  聂华苓她的新著《三生影像》的扉页写道:

  “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树干在台湾,枝叶在美国。”

  而熟悉聂华苓的作家李锐在形容他所知的聂华苓时说:“她是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我觉得还应该再加一句,果实在全世界。”

  87岁的聂华苓7月从美国到北京省亲,同时参加三联出版社为她组织的《三生影像》出版签售活动。在三联书店她和数十位专程从各处赶来的作家聚会,被视为中国最具创造力的作家围聚在她的身边,他们表达着对聂华苓诚挚的问候和祝福。

  访问聂华苓是在北京清华大学一幢公寓楼里。按照约访的时间,我等候在她下榻的公寓的客厅。

  稍顷,聂华苓身着一袭淡绿绣花旗袍,一双淡绿绣鞋出现在客厅。她的举止优雅,态度温和。

  长江的根叶,台北的树干

  聂华苓从小生长在长江边,她的青春是和长江联系在一起的。

  年青的日子几乎全是在江上度过的,她的行旅足迹踏遍武汉、宜昌、万县、长寿、重庆、南京。聂华苓在江上生活的时代,也是中国战乱频仍的时期,后来她随同家人辗转迁徙台湾。

  在台湾她由一个进步女青年成长为知性女作家,改变她人生道路的是台湾著名学者雷震。

  雷震时任《自由中国》的主编,聂华苓被邀请在《自由中国》做文艺编辑。

  “1949—1960年,为了制造一个和平、合法的社会,雷震公开出刊批判当时蒋介石的连任及蒋经国的特务和军队组织。1961—1970年他陷于牢狱之中,1971年出狱后被监视期间依旧批评当局、声称要民主。包括雷先生在内的一些人都是大陆以外最好的中国头脑,他们那种不畏强权敢作敢为的风骨对我的影响很大。”

  对聂华苓产生影响的还有胡适和梁实秋:“从先生那里知道了许多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界的事情,当时五四时期的书在台湾都是禁书,我和林海音等就去请教梁先生,他跟我们说徐志摩、沈从文以及他与鲁迅的笔战,我就是在那时看了沈从文的《湘西散记》和鲁迅小说的。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开玩笑问他冰心是不是很美?他答不错,我们就趁机起哄:那你一定是喜欢她对不对?”

  由于家庭和个人情感的变故,聂华苓远别亲朋师友,从台湾转道美国,开始她新的生活和新的事业。在美国的最初岁月中她收获了爱情,然后又创建了带给她终生荣耀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作家莫言曾经在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有过短暂访问。在忆及那段珍贵的时光时,除了怀念爱荷华的自然景色,对聂华苓的个人魅力也赞赏有加:“她虽然已经从“国际写作计划”退休了,但是她依然是爱荷华国际笔会的忠实会员,一直在发挥巨大的感召力,而且还在具体地做一些工作。在她的周围团结了一大批人,有很多人是普通的市民,有的是医生,有的是画家,从事各种各样工作的人,他们都把聂华苓老师作为他们的领导力量。她宴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们,以最好的食物招待他们。国际写作笔会很不容易,他们每一笔钱都要自己筹集,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一起共同商讨文学,这种精神真的非常可贵。”

  “完全是一个偶然,我这个人经常有莫名其妙的想法。”回顾往昔的时候,聂华苓如此说。

  当时在爱荷华大学的安格尔负责“爱荷华作家工作坊”的工作,每年邀请作家到爱荷华大学写作。有一次,聂华苓和安格尔在克拉威尔水库上游船,当时她突发奇想,建议创办一个国际性的作家工作室,每年分批把各国作家请到爱荷华来,为他们提供写作条件。她的奇想使安格尔惊讶。

  然而,安格尔是一个具有国际头脑的人,他最后接受了这个建议。

  当然经历了许多波折,最后有了如今享誉世界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爱荷华的爱情与果实

  《三生影像》书写了聂华苓在大陆、台湾、爱荷华的岁月;描述了家族、《自由中国》、“国际写作计划”的传奇故事。命运之刀截开了聂华苓这棵大树的根、干和枝叶,将她的人生分成了三个部分。全书按照她在国内求学、台湾写作并遭政治迫害、在美主持作家工作坊的经历,分为三个部分:“故园(1925-1949)”、“绿岛小夜曲(1949—1964)”、“红楼情事(1964—1991)”。

  “故园”讲述了作者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新旧交替的冲击,频繁战乱的逃亡,好问又迷惑的童年,热情洋溢的求学生涯。“绿岛小夜曲”则围绕《自由中国》的知识分子,如雷震、殷海光、胡适、戴杜衡等人展开,他们针砭时弊,不畏强权,虽然是聂华苓最黯淡的人生阶段,但也是她成长最快的时期。她思考、创作、与众人交流,感受他人的风骨和人格,为日后遍邀全球各地的作家,埋下了理想和信念的种子。“红楼情事”则记录了作者最快乐的日子,遇到真正懂自己爱自己的人,并与之一起帮助来自世界各地的出色作家,为他们提供面对面交流思想的机会。

  这是一个作家的历史,一个救助者的历史,一个女人的历史,也是一部知识分子渴求生存的历史,它铭记着现代中国的沧桑巨变,上演了“中国人处境的荒谬性”。

  聂华苓女士广为人知的,除了她饮誉海内外的《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翡翠猫》、《一朵小白花》等,还有“国际写作计划”。“国际写作计划”是聂华苓女士与丈夫——美国诗人安格尔(Paul Angle)于1966年创办的文学组织,前身是安格尔主持的“作家工作坊”,先后接待过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法国、日本、德国、韩国、印度、伊朗、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土耳其、波兰、阿根廷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作家。原经费由安格尔、聂华苓两人自筹,后得到美国国务院的资助。

  每年的9月至12月,“国际写作计划”提供全部经费,邀请世界各国作家到这里从事写作,研讨有关文学问题,许多作家在此度过了令他们永生难忘的愉快时光。也是在这里,海峡两岸的作家首次实现了面对面的思想交流。丁玲、艾青、王蒙、吴祖光、白先勇、林怀民、余光中、茹志娟、王安忆、阿城、北岛、张大春、冯骥才、张贤亮、苏童、李锐、蒋韵、西川、孟京辉、余华、莫言、刘恒、迟子建、娄烨等中国作家,都曾是“国际写作计划”的受邀作者。近年来风靡中国的土耳其小说家帕慕克,也曾是该计划的座上宾,他以日夜颠倒、通宵写作而闻名。1976年,24个国家曾联合推荐聂华苓夫妇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称他们是“实现国际合作梦想的一个独特的文学组织的建筑师”。

  除了小说一般的文字外,令读者惊喜不已的,是近三百张首次公开的人物照片。每张照片里都包含一个故事:结婚才发现丈夫已有妻室的母亲、喜欢做官却没做过官的爷爷、没有带来幸福婚姻却留下两个女儿的前夫、一见钟情并相伴余生的诗人安格尔??更多的,是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作家们:穿着奇大的特质皮鞋的夏衍、刚刚平反的艾青、中美建交后第一位来美国的中国作家萧乾、大声讲“我喜欢Paul”的丁玲、在监狱里理直气壮的陈映真、羞涩的王安忆、爽朗大笑的王蒙??这些照片,刻录了那时那刻的喜怒哀愁。

  个人的经历,时代的记忆

  1978年,聂华苓离开中国30年后,和安格尔、两个女儿一起回乡。

  其时中美还没建交,安格尔第一次到中国,不知中国人对他这个“美帝“如何反应,但是他那个美国佬比聂华苓这个湖北人还受欢迎。他们看到他一大把年纪,将装满礼物的大箱子呼地一下从火车上铺拎下来,啧啧称赞,叫他“劳动模范”,说他粗糙的手是“劳动人民的手”。

  然而使聂华苓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的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大陆一代最优秀的作家受到“国际写作计划”邀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文学交流。

  “国际写作计划”不是聚会,也没有什么组织。整个访问里,作家们都是很自由的。作家本来就喜欢自由自在。冬天下雪,爱荷华河上结冰,他们喜欢到冰上行走也行,爱钻到河里游泳也行。大家都是作家,自然有很多共同语言,就会常常在一起聚会,完全是自发性质。

  “我们只是把他们邀请到爱荷华写作,然后找人替他们翻译成各种文字,一些出版社就会和作者联系。”聂华苓说。

  “国际写作计划”实际上是一个缩微的世界。访问过爱荷华的作家刘恒说:“这个计划融合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形形色色的作家、形形色色的人,它创建了一种非常独特的交流方式。这应该是聂华苓和安格尔先生最伟大的创造和构想。”

  1990年,波兰团结工会领袖瓦文萨当选总统。次年的3月22日,聂华苓和安格尔去波兰接受新政府文化部颁给他们的“国际文化奖”,安格尔在芝加哥机场突然倒下。

  聂华苓和爱侣从此阴阳两隔。

  在聂华苓位于爱荷华河畔的居所有一个很大的书房,书房里的电脑始终开着。她几乎天天都在那儿工作。也是在二楼,聂华苓爱侣安格尔的书房始终按他生前的样子布置着。

  “我们有时候从书房门口过的时候经常要看一眼那个书房,书房正对着爱荷华河。”刘恒说。

  聂华苓生平:

  聂华苓,1921年出生,湖北武汉人。194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抵达台湾定居并从事创作,曾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编辑,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副教授。1964年,由于“《自由中国》停刊”事件,聂华苓离开台湾,应聘至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室”工作,致力于世界文化交流。1967年和丈夫安格尔创办“国际写作计划”组织,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诗人前往爱荷华大学进修创作。代表作品有《桑青与桃红》、《三生影像》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