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平亚丽:我是比一般人还弱势的普通人

财时网-财经时报

关注

◆ 本报记者/曹玲丽 实习记者/张曦予

杨澜:第一个月挣钱了?

平亚丽:对,应该有3000块钱。我这一辈子,我给你说吧,天上掉馅饼都没砸着我,这回砸着我了。

杨澜:揣在兜里,是不是觉得走路都生风?

平亚丽:我过去是随遇而安,今天我要经营我的人生。我最聪明的就是,我终于想明白了,我不是冠军就业,我是母亲就业,为了儿子的学费,为了给儿子能娶上媳妇,我得奔着去。

国人都知道,实现中国奥运会奖牌“零突破”的是射击选手许海峰。但如果残奥会也属于“奥运会”的范畴,事实上,中国奥运“第一金”另有其人:1984年纽约第7届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平亚丽获得盲人跳远金牌的时间,比许海峰夺金还要早一个月。然而,这历史性一刻,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音影资料。盲跳女皇拿了300元奖金之后,下岗、离异、儿子遗传白内障、创业失败接踵而来,她的生活显然和其他金牌选手有太大的不同。

和其他金牌选手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平亚丽在生活中的拼搏,比赛场上的表现更甚一筹。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胜利者。

无人提起的“首金”

作为盲人,从事“按摩”理所当然是个不错的出路。但患先天性白内障,视力不到0.1的平亚丽在“北京盲校按摩中专班”毕业后并没有走上“盲人按摩”的道路,却意外成为了世界冠军。

1982年,平亚丽毕业后进入了北京一家福利性质的橡胶五金厂当学徒。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优越,有份工作可干,并不是所有残疾人都能这样幸运。但她更大的运气还在后面。一次平亚丽和同事在厂大院里打闹,她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跑得飞快,这一幕刚好被前来寻找残疾人运动苗子的教练员看到。

于是,平亚丽开始了“白天工作、晚上训练”的业余运动员生活。1984年6月,21岁的平亚丽在美国纽约参加了第7届残奥会,在跳远项目上以4.28米的成绩夺得冠军,为中国夺得了历史上第一枚残奥会金牌。

当时,在平亚丽最后一跳之前,巴西选手比平亚丽平时最好成绩还远4厘米,但教练田麦久骗她说,其他选手发挥都不好,只要她不紧张,注意起跳后收腿,就能拿这个项目的金牌。

“我真的以为我能拿金牌,特别兴奋,速度快,步子自然就大了,他估计我在助跑的时候要犯规,所以趁我没注意,就把我的助跑距离往后延长了40厘米。”平亚丽回忆道。正是田麦久这位熟知运动员心理的中国第一批体育博士,用一个善意的谎言成就了中国第一块残奥会金牌。

这时,拼尽了全力的平亚丽仍不知道赛场上的形势。报名次的时候,平亚丽英语不好,但是两个单词她听懂了:一个是China,一个是亚丽平。她和教练相拥而泣,欣喜若狂。

但是这一刻并没有留下任何音影、图片资料。和本届奥运会上夺金瞬间一次次在各个电视台反复播放的情景相比,中国奥运“首金”的冷遇似乎很不可思议。

其实这也并不费解。即使是20年后的雅典奥运会上,来自各地的记者超过2万名,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都进行了实况或录像转播,而当年残奥会的记者人数只有2000多名。

人民网最近也对北京市民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奥运会与残奥会受市民关注的差距明显。能完整回答北京残奥会吉祥物的名字是“福牛”的仅占到5.3%。相比之下,90.1%的受访市民知道夏季奥运会吉祥物的名字,并能完整回答出五个福娃的名字,仅有3.3%的市民表示不知道夏季奥运会吉祥物的名字。

“白天做报告,晚上想自杀”

跟很多运动员不同,早期的残疾运动员大多都是“业余选手”,他们要一边工作一边训练参赛。获得金牌是职业运动员在事业上的终极追求,而对业余运动员来说或许只是生活点缀。

拿了冠军的平亚丽还是橡胶五金厂的普通职工,但和其他职工不同的是,她得到了300元的奖金,和每场15元的报告津贴。

1985年,平亚丽生下了一个男孩,孩子遗传了她的先天性白内障。得知这个消息,她的第一念头是“抱着孩子跳楼自杀”,但最终平亚丽咬咬牙,“儿子能继承我的缺点,也就能继承我坚强的优点!”

接着,平亚丽和丈夫离婚,虽然丈夫在经济方面更有能力抚养孩子,但是平亚丽坚决要求了孩子的抚养权,“儿子是残疾人,我也是残疾人,我轻车熟路,我知道哪些路是近路,在我身边,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平亚丽被残联、被熟人请去做报告,讲她的坚强,讲如何勇夺金牌。实际上那时候从报告台上下来,平亚丽就要发愁已经欠了大半年的水电费。平亚丽称自己是“腆着脸到处给人做报告”,就为了15块钱。她的现实生活是“白天做报告,晚上想自杀”,“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我估计全国人民就我这一号。”平亚丽说。

橡胶五金厂效益越来越不好,1997年时平亚丽每月工资只有285元,生活“捉襟见肘”。然而厂子终于撑不住了,平亚丽下岗了,这回是彻底没有“襟”可“捉”。

一直死撑着“奥运冠军”面子的平亚丽,终于走投无路,向居委会申请贫困补贴。当她伸手去拿放在桌子上摆开的300元钱,“突然照相机的快门声使我内心一颤,原来是有记者在现场等着拍我拿钱的照片,我当时再也控制不住泪水”。

又是300元钱。夺冠时的300元奖金,平亚丽可以拿来请教练、队友吃饭,那是光荣;面对这300元的救济金,对记者闪光灯并不陌生的世界冠军泪流满面。

从零开始,夺取生活金牌

一般来说,奥运会金牌得主回国之后的奖金由三部分构成:国家奖励、所在省市奖励、社会奖励。而另外一个重要收入则是利用既有社会影响力获得的广告、代言费用。中国品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奥运金牌价值报告》中,刘翔的身价已经达到了4.61亿元。很多厂商则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就开始“押宝”,提前瞄准有可能夺金的“潜力股”,“逢低吸纳”。

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样的商业氛围还远远没有形成。即使是今天,残疾运动员也只能“望洋兴叹”:没有哪个企业愿意找一个残疾人做代言。“冠军”平亚丽踏上创业自救的身份,只是一个有个残疾儿子的残疾人,一个离异的下岗女工,一个没有资金、没有市场判断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新手。

1999年6月,在亲戚朋友的帮助和支援下,她凑了2万元钱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创业:凭着她在按摩学校学习的手艺开了一家“平亚丽按摩所”。视力不好的平亚丽收到过假钱,还把100元钱当做10元钱找给人家,对方就心安理得地拿走了。最终以4万元亏损的结果收场,主要原因并不在这里。参加创业培训班之后,平亚丽才恍然大悟:第一次创业根本没有进行过市场调查,只是自己会按摩,朋友那里有间房子,支个摊儿就开张了。

“我不是冠军,也不是什么模范人物,我就是一普通人,比一般人还弱势的普通人。”这是平亚丽创业失败后总结出来的。第二次创业经过严密调查、成本估算之后,平亚丽赚钱了,第一个月赚了3000元,是冠军奖金的10倍!

曾经是运动员的平亚丽凭借着很好的心理素质和严密的商业逻辑,在奥运“第一金”获得者许海峰的帮助下,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央视《点亮星空》创业比赛大奖,得到200万元的创业基金。她扩大按摩院的规模,雇佣了40个盲人。“我要改变40个残疾人的生存,让这40个盲人的妈妈不再像我妈一样死不瞑目。”

十几年前,平亚丽的母亲临去世前昏迷了整整1天,突然醒来奋力一搏,抱着女儿睁圆眼睛,走了。平亚丽称之为“死不瞑目”。

平亚丽自己也是“盲人的妈妈”,每次生活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她看着儿子怕自己也“死不瞑目”。她现在知道不会了:就在创业大赛决赛前一天,儿子——这个平亚丽希望不像自己那样没文化,取名“冯博”的男孩,这个在平亚丽泪流满面地领取300元救济金时喊“炖一锅肉”而挨母亲打的男孩,被北京联合大学录取,学习“钢琴调音”专业。

秋天煞白的月光照在门前的松树上,平亚丽以前看到这一情景总会想到死。而最近的一个秋天的晚上,正在发烧的平亚丽半夜突然醒来,看见一样的月光,月光下斑驳的松影,她忽然想起自己手里还有支股票没有抛。哈哈,幸亏没有抛,那时涨得正高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