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不再需要超越自己

21世纪经济报道
大地
中国的流行音乐在很多时候都会不自觉地走到“第一张神话”的怪圈里面。在我们回顾起崔健、黑豹、校园民谣等一系列值得回味的唱片和人物时,往往都把注意力停留在第一张专辑上。所以每当十年、二十年的纪念活动展开时,不免就会遇上尴尬的场面:好像这些年来都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时段性的纪念总是只为头一次而展开。当然我们为之疯狂过的唐朝乐队二十年后出版的第三张专辑《浪漫骑士》显然也会遭遇类似的情况。
超越,这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动力。中国流行乐中各位名家的起点实在筑得有些过高。如果究其背后的故事,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在地下状态里摸爬滚打多年,得到一个有资金有设备有宣传的机会,谁都会使尽全力搏一搏。就拿唐朝乐队本身来说,他们在录制第一张同名专辑《唐朝》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泡在棚里、揣摩乐曲的编配、和制作人交流想法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作品。滚石公司旗下的魔岩文化负责内地开发的几位,张培仁贾敏恕颜仲坤等人都是怀着一腔热血的青年。两股热情拧在一起,能打造出《唐朝》这样惊为天人的经典之作也就不是意外。其他乐队艺人当然也有类似的故事,所以在那个时期很多作品都值得我们今天再回味。而像《唐朝》、《黑豹1》、《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等作品已然成为了中国流行乐的标杆。从录制到混缩以及歌曲本身的感染力都上升到了一个层面,同时也为后来的乐队包括他们自己设置了无形的障碍。超越自己和前辈变得如此的困难,谁叫他们出生逢时而且才华确实过人呢?
作为唐朝的一张作品,他们做到了崔健一样扭转观念的作用。崔健是用沙哑的声音宣告摇滚时代来临,唐朝则是以凶猛、大气、古典的重金属形式带来了阳刚的欣赏方式。黑豹在这一点上还是沾了流行的光,在开创性上输给他们二者。丁武京剧般高飘的嗓音结合唐朝文化盛世的诗词歌赋,在老五的吉他演奏中重塑了新时代的辉煌。中国人当然需要大气和意境,在《梦回唐朝》中已经做到了极致——因为过多的中国风只会起到泛滥的反作用,仅此一首足以留名历史,何必再做添足之举?之后他们游走在戈壁和天堂之间,不断地提出终极思考和用华丽的演奏来激励思考过程。每一首歌都挑不出什么毛病,唐朝乐队的大气和霸气显然成为他们的商标。
然而就是这专利抢注式的风格,让唐朝乐队在第二张专辑《演义》中找不着北。他们极力去营造的气氛在不知所云的编曲中烟消云散,留给人们的只是笑柄。这时候人们发现同样是十来年的时间,崔健经历了三级跳般的成功,由《一无所有》的迷惑到《解决》时对问题的处理,再在《红旗下的蛋》中“孤独的飞了”。他一次次的把过去的成功抛到脑后,完成了内地流行音乐难以完成的超越之梦。所以他会在演唱会上总是选择《超越那一天》,我想里面肯定有他一股不服输和愿意钻研的劲头吧。
但当超越变成老崔的口头禅时,唐朝乐队是不是非要做一个虔诚的追随者呢?答案在《浪漫骑士》中得以揭晓。当第一首歌《嚎叫列车》用极为类似当年成名曲《天堂》的旋律和演奏方式出现时,我们发现制作人颜仲坤(也是当年的制作人)成功的嫁接了第一张专辑的优点。从人们不断地聆听回顾《唐朝》这张唱片的事实里可以看出,听众对唐朝乐队的要求不是长足的进步,而是能够保持处子作里那种熟悉的感觉就好。由此我们才恍然大悟《演义》的失败。成熟心态体现在歌词当中,不争强好胜他们以平和的态度感染新旧两派歌迷。这样的温情感悟在之后的《路》、《快乐的忧愁》中继续得以发挥,代替当年浓情似火的终极追问和追求,二十年的心路历程渐渐地浮现出来。
当然他们也没有忘记对大气的追求,《封禅祭》、《大风歌》和《酒狂》等作品加入了民乐成分,接着套用《梦回唐朝》、《太阳》等歌曲的一些桥段,丁武以他疲惫的声线进行了对二十年前的模仿秀(效果显然很不如意),都希望回复当年的美好时光。但正如前面所说,大气的古典诗词性的歌词和作品就只能有一首,之后的添足仅能给人对他们产生“假大空”评价。如果去掉歌词,几位纯熟的演奏和取巧的编曲还是很有感觉的,可惜开口一唱就把优点给抹煞了很多。
在旧日制作人的打造下,唐朝乐队放弃了超越选择了重复,没想到这个对于周杰伦来说是噩梦的做法却赢得了听众。十六年前的颜仲坤还是个热血青年,想挖尽乐队的能力,十六年后的今天他变成了深谙市场规则的老炮,想的是如何挖尽乐队的市场能力。不过不管他的出发点如何,唐朝乐队依靠同名专辑大热,今天又以旧日影子频频浮现的《浪漫骑士》成功回归,第一次把超越自己才能成功的定律打破,也算得上不小的突破了。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