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沙房留下大隐患

中国质量新闻网
编者按
海沙建房,其结果轻则建筑钢筋腐蚀,水泥剥落,重则房屋坍塌,家毁人亡。所以,海沙建房历来是建筑工程上的一大禁忌,早被国家明文禁止。
1995年6月29日,韩国首尔三丰大厦垮塌事件;数年前台湾台北淡水区四层楼公寓和桃园区正光花园共计400多户居民遭受海沙屋侵害;2002年4月,宁波华绣巷23户居民投诉开发商事件等皆是由海沙建房引起的,其危害之巨大、影响之恶劣不言自明。然而,在福建省平潭县却竟然有地产开发商还在大量使用海沙建房,不顾未来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危,为一己私利,在平潭岛上建起了一座座的短命工程。
□ 陈敏灵 本报记者 江 东
福建省第一大岛平潭是一个海岛县,丰富的海沙资源成功地为其打造了每年闻名海内外的国际沙雕节,然而,同时也诱使了一些利欲熏心的地产商用海沙建房。更令人震惊的是,用海沙建楼在平潭似乎早已不是新闻,而是多年来民间早已默认的“潜规”。
日前,福州市某媒体在经过20多天的现场调查后,曝光了福州平潭县某些房地产商就地取材,用未经任何处理的海沙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商品房出售的违法事实。
近年来,随着平潭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的房地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平潭县城关镇,到处是繁忙的房地产建设景象。在此次媒体曝光中唱主角的平潭县龙凤路的金海岸花园和豪香御景花园两大楼盘,正是在未经任何淡化处理的情况下使用海沙作为建筑原料进行施工。此外,沿着城关万宝路上林立的在建商品房建设工地,在路两旁堆满的沙子里,也发现带有大量的贝壳碎屑。
令人吃惊的是,用海沙建房这一违法的行为在平潭县却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个别现象。
媒体曝光后,前文中提及的两家房地产商对报道作出了回应,声称自己很委屈,因为“全平潭都在用海沙盖房子”。而进行此次曝光的媒体记者在采访平潭县某部门的一名副职领导时,该负责人更是轻描淡写地表示“平潭人一直都用海沙盖楼,有什么奇怪的?”
此外,对于使用海沙建房,部分平潭人甚至认为这符合平潭的特殊条件,“平潭人祖祖辈辈都是用海沙建房,不用海沙能用什么?”
据业内人士介绍,沙从来源上可分为海沙、河沙和山沙,而学过工程建筑的人都知道,国家是严禁使用海沙的。海沙盐分高,极易使建筑工程出现氯离子腐蚀钢筋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房屋坍塌,这在国内外早已有先例。
据报道,进入平潭城关镇工地上的海沙多是来自周边几处采沙点,在平潭冠山村附近的某处百亩海滩甚至被挖低了3米,那么,这些海沙到底潜在有多大的破坏力呢?此次进行曝光的记者在金海岸花园工地现场还随机抽取了施工沙样,并送往福建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进行化验,结果让人惊愕,从金海岸花园工地采样的沙子,氯离子含量达到0.47%,超过最低标准的三类沙近8倍。
是什么让深谙建筑技术的开发商使用氯离子含量如此超标的海沙建房呢?“冲淡1吨海沙起码需要2吨淡水,一是成本高,二是麻烦,承包工程的老板根本不会这么做。”一位金海岸花园的工程施工人员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如是说。
一位经营河沙生意的人士表示,平潭是个海岛,本身没有河沙,淡水资源也匮乏,河沙必须从闽江运来,加上运费,每立方米河沙价格为50元左右,而海沙每立方米仅25元左右,“高额利润促使他们全都使用海沙。”
质量经不住利益的蛊惑,海沙成了建筑的杀手。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平潭地处南方沿海,一个名副其实的岛县,四季空气潮湿,使用氯离子含量超标的海沙打框架,氯离子容易使钢筋腐蚀,而钢筋在接触空气后将加速锈蚀,造成断裂,失去本应有的承重功能。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何希铨教授表示,如果海沙中氯离子严重超标,那么将会腐蚀混凝土里的钢筋,使钢筋锈死,钢筋在氧化腐蚀后会膨胀,从而使建筑结构安全性降低,严重时整块混凝土脱落,可酿成重大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据中国质量万里行福建投诉站的工作人员反映,近年来海沙建房在福建省沿海地区时有发生,如在宁德的霞浦县、福州的罗源县等都接到消费者投诉,但是像平潭如此大规模的海沙建房事件却并不多见。
在“安全第一,质量为重”的现如今,平潭海沙的“额外功能”承载着县城林立高楼的脆弱“铁骨”也被尴尬的开发出来了,这无疑是绑在未来住户身上的一颗颗定时炸弹,如何止住海沙建房这种行为的继续蔓延,防微杜渐,如何解决已建海沙楼未来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已经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人们面前。
据记者了解,平潭地产开发商使用未经淡化处理的海沙建房一事在经过媒体的报道后,已引起了国家建设部的关注,建设部稽查办公室有关人员表示将关注事件进展,并做进一步调查。(《中国质量报》)
陈敏灵 本报记者 江 东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