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过度的案例
阿根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阿根廷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当时阿根廷的发展水平比加拿大要高。但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庇隆运动在阿根廷搞得如火如荼,工会组织力量越来越强,过度地要求保护劳工的利益,引起资本外逃,经济衰退,最终造成长期的社会动荡。现在,阿根廷的发展水平远远地落在了加拿大后面。
有的学者认为,阿根廷的经济发展在20世纪所遭遇的挫折,是由于它的结构调整不成功,没有能够顺利地实现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升级。我认为这种说法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在一个市场机制运行良好的国家,产业升级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在一战以前,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农业国家,美国也是以农业为主,它们后来都顺利地实现了产业升级。而阿根廷的产业升级之所以不成功,恰恰是因为存在劳动力市场的扭曲,造成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运行。
日本
我们认为,市场本身具备一种自我调整的能力,但是如果受到政府人为的干扰,这种能力就要打折扣。具体到劳动力市场而言,就是由于人为的阻碍,劳动力资源不能从衰落的产业中转移到新兴的产业中去,这样自然会影响市场的有效运行。在这方面日本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按照国际分工的理论,日本的农业应该早就没有国际竞争力了。但是由于农民是自民党重要的执政基础,自民党政府长期以来对农民的利益给予过度的保护,所以它的农业生产还一直维持下来。
除了保护传统农业外,单就工业而言,日本政府又保护了传统的产业,使资金、劳动力等资源不能充分流向新兴的产业。这就是日本最近十年来经济低迷的结构性原因。经济衰退长达十年之久,还走不出来,这说明市场机制一定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失灵。
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在传统的钢铁、汽车、造船业衰落的时候,资本和劳动力就能够大量地释放出来,进入新兴的电子、信息、航天、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这样美国就实现了结构调整。在新兴产业的带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90年代的空前繁荣。
国内有不少学者认为,日本90年代的经济衰退,是由于1985年美国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引发日元在短期内大量升值所造成的。
我们不能否认汇率长期失调和短期急剧调整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但就本质而言,日本经济所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的,长期性的,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使企业非常不愿意雇用新员工;第二,政府的干预以及特殊的银企关系,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软预算约束”,落后的企业难以被淘汰出去,从而造成了结构调整的困难。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形成了长期的、持续的、结构性的高失业。
近几年来,日本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5%上下。但这种统计数据有很大的“水分”,有很多的“隐蔽失业”没有被统计进去。日本政府官员也承认,这种官方的统计没有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包含在失业人口之中。比如,2001年7月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是5%,但如果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计算在内,失业率则达到了10.4%。所以,日本真实的失业问题,要远比政府公布的严重。
欧洲
欧洲历史上就有劳工运动和社会民主主义的传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抵制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欧洲许多国家都实行了先后制定了不少诸如最低工资、劳动福利等等保护劳工利益的立法。这种社会民主主义倾向,二战后在一些欧洲国家有进一步加强,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德国。
德国的劳动立法很多很杂,涉及聘用,使用,管理,培训,工资,劳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等内部和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各个方面,其结果是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很低。在德国,如果一个工人年龄在40岁以上,或者连续为一个企业服务15年以上,只要不犯大的错误,企业就很难解雇他了。
欧洲许多国家实行的“福利资国家”体制,强调“劳工参与”和“政府干预”。在这种体制下,劳工组织参与到与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有关的各种决策当中,政府也对经济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地实施干预。这种体制从短期来看能够有效地抑制市场机制对劳工不利的因素,增进了劳工的利益。
但就长期而言,“福利国家”体制造成了长期的高失业,事实上是不利于劳工的利益的。第一,对在业劳工的过度保护不利于失业者重新就业,损害了整个社会就业率的提高。第二,高福利损害了人们的就业动机。一方面失业者有较好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就业者的税收负担很重,因此一些失业者不再积极地寻求新的就业岗位,而长期依赖社会福利的救助。第三,高福利政策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影响了本国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不利于吸收外资,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了就业机会。第四,高福利政策一旦形成,往往只能上不能下,逐渐成为政府预算的沉重负担,影响了国家整体的竞争力。
在欧洲许多国家,包括德国、意大利、法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由于对劳工利益的过度保护,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找工作很难。英国处于一个中间的情况。而典型的反例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爱尔兰。爱尔兰的情况我在下文中还要专门提及。
(0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