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均瑶英年早逝 过劳现象侵扰中国企业家

新华社记者汪林义 张乐 季明

中国企业界的风云人物、“胆大包天”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本月初在上海逝世,年仅38岁。王均瑶英年早逝,引起了人们对中国企业家健康状况的极大关注。有人称,王均瑶之死不是孤例,而是一个现象,反映出中国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在精神和体力上普遍的过劳状态。

在人们眼里,企业家总是被鲜花和荣誉所包围,比如王均瑶是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并获得过浙江省"优秀私营企业家"、"上海十大杰出青年"等众多的荣誉。然而,企业家真实的生活状况是否真的象他们表面所展现的那样光鲜?调查表明,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一般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左右。他们忘我地投身于事业之中,在成就个人辉煌的同时,却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几年前,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作义壮年而死;去年,热心于慈善事业的台湾英业达副董事长温世仁因脑中风突然去世,年仅50多岁;今年初,54岁的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由于心脏骤停在跑步机上突然辞世……

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实业界精英,没有输给竞争对手,却输在了自己手里。温州市某医院今年对87名著名企业家进行的体检发现,这些人中,患有高血脂症者51例,高血压37例,高粘滞血症35例,脂肪肝22例,冠心病6例,脑梗塞4例,糖尿病13例,前列腺增生15例。这些数字真切地反映出,企业家饱受疾病困扰,健康状况普遍堪忧。

沉重的心理负担也在伤害着中国企业家的身心健康。商场竞争的激烈残酷,使很多企业家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企业家表示工作压力大,逾七成认为工作状态紧张。调查还发现,平均每4个企业家中就有一位患有与工作紧张相关的慢性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慢性胃炎等。

浙江001电子集团董事长项青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王均瑶的死正是因为太劳累了。这也是他们这一代企业家的命运,大家都是白手起家,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对生命的透支成为他们的致命弱点。

有专家认为,民营企业家过劳死也揭示了家族式管理弊端。以草根经济为特色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固然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创业者和领导者,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再强的人也无法承受一个现代化企业所面临的全部压力和挑战。王均瑶逝世后,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的反应是:不要只做“拼命三郎”。

众多民营企业忽视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企业家在大权独揽的同时,也使自己陷于独打天下的尴尬境地。王均瑶的早逝,在中国民营企业家耳边再一次敲响了警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企业管理中引入现代经理人制度,并通过引智形成企业管理层梯队,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

“身体不健康,再多的钱也没用。”这句话已成为生意场上老总们的共识。目前,杭州各个健身中心悄然流行起了“富豪健身套餐”,虽然一年3000元左右的会员价格有点贵,但来预定的老板出奇地多;而各大医院的体检中心也纷纷推出了“豪华体检”,面对的客户群就是开始关注起自己身体的富豪们。

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现在每天要接到不少的咨询电话,义乌、金华、绍兴的一些老板一改过去的请客送礼,改为邀请自己的客户到保健中心接受体检。除了体检,一些有钱的老板甚至聘请了保健医生或营养顾问。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维持宽松货币环境的同时,将采取适当措施支持经济。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由于劳动力持续短缺,工资与物价的良性循环将持续下去。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日本央行的经济增长和价格预测可能会根据贸易政策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调整。由于关税措施和经济增长放缓,通胀率和工资增长预计将放缓。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维持宽松货币环境的同时,将采取适当措施支持经济。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由于劳动力持续短缺,工资与物价的良性循环将持续下去。

热门评论

新浪网友0 0
老板们是因为生活条件太好了,夜生活、私生活太多,为了自己享乐过劳了。这种溜须也说得出口。 在老板手下讨生活的工人、农民、白领,为了老板发更大财的过劳,听谁说过。
新浪网友
回复TA
新浪网友0 0
仅仅是企业家吗?
新浪网友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