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人民需要《每周质量报告》

已经推出60余期的《每周质量报告》所曝光的假冒伪劣食品几乎涉及到日常食品的方方面面,然而仅仅靠一个或几个媒体的舆论监督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

文/陆镜

产品质量问题到底有没有那么多黑幕可揭?”2004年4月,吴光秋出任制片人创办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时,对该节目是否能够长远发展,心中并没有底。

然而从第一期节目“防非典口罩真防非典吗?”、第二期“早产的‘鲜’奶”开始,德州扒鸡、太仓肉松、金华火腿、龙口粉丝、山西陈醋、重庆火锅底料、平遥牛肉……一个个食品安全的黑幕被曝光,《每周质量报告》一发而不可收。他们的看法变了:“我在看片子的时候,感觉就是两个字:震惊!完全想不到。”

“完全想不到”的还有无数的观众。食品安全一直受到民众和政府的关注,根据新浪网提供的调查结果,截至记者发稿时,针对“你身边的产品质量问题是否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品质?”这一问题,共有1025人投票,选择“非常严重,无法忍受”的有682人,占总投票人数的66.54%。针对“你觉得在消费哪类商品时遇到的质量问题最多?”共有902人投票,选择“食品”的有703人,占总投票人数的80.93%。

正因为此,自去年“五.一”《每周质量报告》开播以来,它的收视率在央视新闻频道就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前后7次获得来自中央领导的批示。

每期节目,主持人章伟秋的第一句话都是“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

而看过节目的观众则说:“《每周质量报告》打响了消费者的保‘胃’战。”

人类要靠光合作用生存?

每周一上班的时候,章伟秋没看周日节目的同事总是互相打听:这周又有什么不能吃了?栏目主编沈伟说:“现在我们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们到底还能吃什么。还有哪些东西能够让我们放心地吃、安全地吃?”

在今年1月的春节特别节目里,章伟秋送给观众这样的祝福:“祝愿大家新春愉快,抬头见喜,出门碰不着假货。”

一位看过几期《每周质量报告》的网友则这样描述自己的观感:“这个节目我看过几期,看过之后,我现在不吃豆芽,不吃火腿,不吃果丹皮了,如果再看几期,没准我就要靠光合作用维持了!”网友貌似戏噱的担忧不是没有根据。自开播以来,《每周质量报告》60余期节目通过记者暗访所曝光的假冒伪劣食品几乎涉及到日常食品的方方面面:

牛奶、鸡蛋、鸡肉、猪肉、牛肉、火腿、香肠、腊肉等肉蛋奶产品;

大米、水饺、方便面、挂面等米面主食;

“无公害”蔬菜、豆芽、竹笋,桃子、橙子、哈密瓜等蔬果产品;

调味品则有陈醋、酱油和火锅底料;

以及白酒、葡萄酒等酒类产品;粉丝、木耳、腐竹等干货和瓜子、果脯、果冻等小零食。

在6月19日播出的《水果也装相》里,福建的水果造假者用石蜡、人工色素和洗涤剂为发了霉的橙子改头换面披上鲜亮的新装;用明矾、甜蜜素、味精、酒精和盐水为青涩还未成熟的毛桃淋浴,使它变得“青脆香甜”。

在片尾有这样一段令人心惊肉跳的对话:

记者:你做了多久?

摊贩:二十几年了。

记者:二十几年都是用这个方法做?

摊主:对。

中国最得罪人的电视节目

把这些食品安全的黑幕揭露给观众的正是依靠记者的暗访。

在暗访江苏泰兴劣质香肠的采访手记里,记者佳琳和峥嵘这样写道:“记者经过几天的相处,老板一家已经对我们很好了,但是他们的那种信任,却给我们增添了很大的压力。分手的时候,老板娘搂着我的肩膀,千叮咛、万嘱咐地邀请我,春节一定去她家过年,她要给我做夹萝卜丝的馒头吃。那一刻我的眼泪差一点流下来,匆匆地上了车,逃也似地离开了他们的家。”

进行造假和劣质食品加工的大部分是“没有多少文化的人”,而且家庭作坊式的造假有着较大的比例。充当“卧底”的记者们不得不面临“道德”的考验。“有一天半夜,一名暗访记者给我打电话,说到造假者家里看到造假者的母亲了,跟自己母亲长得特像,他哭了。三十好几的人哭得很伤心,感觉好像自己很不道德,骗取了人家的信任。”吴光秋在这种时刻只能跟他的下属“讲讲大道德和小道德的关系,只是讲讲而已”。

然而《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的第三个月,便有被曝光而在逃的造假者扬言悬赏40万买记者的性命。更高的数字是普通记者开出50万、制片人和主编开出100万,要买他们的人头。出于安全的考虑,记者暗访调查的署名都是诸如“佳琳、峥嵘、爱群”这样的化名。“我们这个节目是中国最得罪人的电视节目!”《每周质量报告》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你们的力量来自哪里?”

“力量来自良心。”章伟秋说:“只要你提供线索我们没什么不敢的。”

“靠几个记者,能行吗?”

“偌大的国家,只靠几个记者,能行吗?”

“看过几期,我发现不出1个月,那些窝点就会被当地工商等部门端掉。在拍手称快之余,我们也该想想,那些执法者早干嘛去了,怎么都要等到媒体曝光以后才有动作。”

沈伟承认《每周质量报告》网友评论最多的就是提出上述类似的问题。对此章伟秋是这样回答网友提问的:“我们的责任就是舆论监督,至于如何处理制假贩假那是执法部门的责任。”另一位名为晓晨的网友问道:“你是否认为假冒伪劣这么难治说明了工商部门未尽职责,或法院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你认为舆论的作用会比前两者更有效吗?”章伟秋说:“舆论监督和行政执法是相辅相成的。”

事实上,《每周质量报告》本身就是“舆论监督和行政执法”相结合的产物。尽管观众的举报常常为节目提供重要的线索,但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的配合是他们确保节目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吴光秋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在得到有关部门抽检的数据后,如果某个产品的合格率低于往年水平,或者近年来持续走低,那么这个产品就有可能被编导们圈定,成为记者们的调查目标。”

2003年年底,国务院派出4个调查组,专门调查《每周质量报告》所报道后的案子是如何解决的,目前也是报道一起查处一起。一些地方执法部门如昆明市工商局甚至下发文件,要求该市工商系统务必每周观看《每周质量报告》,并结合自身职能对涉及工商管理范围的内容迅速作出反应。

曝光不是目的

某些不法厂家所生产的金华火腿以及龙口粉丝等著名品牌被《每周质量报告》爆出黑幕,有人评论说,这太残忍,因为这样的报道几乎会击跨整个品牌——节目播出后,再看到标示“龙口”二字的粉丝,几乎人人避而远之。但在《每周质量报告》看来,“打击一小撮,保护一大片”,正是他们的一个基本理念。他们要的正是这种“精确打击”,就是要让害群之马变成过街老鼠——“舆论监督”的意义正在于此。

对于《每周质量报告》而言,“曝光并不是目的”,促进问题的解决才是他们真正的意图。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首先要依靠正义与法的力量,这当中政府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另一个途径则是“必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吴光秋这样认为。

北京大学国际金融系主任王一鸣认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重要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状况了解不够,因此设法使其得到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就是减少伪劣现象的一个重要手段。王一鸣这个观点的另一种说法是,“要在打假、维护食品安全的过程中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其中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曝光造假者只是它的方式之一。

6月19日的《每周质量报告》,在10分钟“记者调查”揭示了水果造假的整个过程之后,出现在荧屏上的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胡小松教授以及他的同事们。胡小松简练地点评了假水果的危害,而他的同事则向观众介绍了鉴别真假水果的方法。这是《每周质量报告》固定的一个环节:专家给出专业的安全建议。

知道谁是假的,并且明白什么才是真的,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便越明了。进而消费者对于商品的相关信息获得越充分,对于市场的影响力便越大。《每周质量报告》通过揭露造假黑幕以及专家给出安全建议向公众提供的正是更多必要的商品信息。《每周质量报告》也在努力培育整个市场向好的方向发展。

“栏目的影响力越大,可能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多。”解决食品安全这一问题的重任并不是仅仅依靠《每周质量报告》的舆论监督就能完成的。吴光秋希望《每周质量报告》能推动中国出台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只有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加大造假者的违法成本,才能更行之有效地制止造假行为。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让造假者无处藏身,而不能让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吴光秋希望“我们的节目像一只啄木鸟,把树里的蛀虫啄出来,为了更好地保护树木的成长”。“如果有一天栏目被停了,我希望是因为没有质量问题了,我们没有选题做了,而不是其他的原因。”吴光秋说。

同媒体同期深度报道:

“食品恐怖主义”袭击 我们的餐桌为何不安全?

危险的餐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