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士兰微高位连续飚升 两市第一高价股带来的启示

证券日报之声

关注

本报记者 汪华峰

本周一,有“科技第一股”之称的士兰微(资讯 行情 论坛)高位再封涨停,43.95元的价位使其成为目前沪深两市唯一一家股价超过40元的股票,再度巩固其自三月下旬以来“两市第一高价股”称号。

从2003年12月25日平台突破后算起,士兰微的涨幅已接近160%,换手率超过150%。这三个多月,士兰微始终拒绝大幅度回调,一直保持着自己平台——突破——平台——再突破的冲高历程。但令人奇怪的是,在经过这么巨大的涨升之后,分析师们依然认为士兰微还有冲高动力,除了高送转这个显而易见的利好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判断呢?

或许这个问题可以从沪深两市高价股排名上看出一丝端倪。截至昨日收盘时为止,两市前十名高价股全都是流通盘小于1亿股的中小盘股,其中8只股票流通盘低于5000万。从行业分布来看,科技股占据了半壁江山。除中创信测(资讯 行情 论坛)之外,其余9家公司2003年每股收益都在0.60元以上。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小盘绩优成长类股票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上当仁不让的热点。

在市场对即将推出的中小企业板抱以热切希望的同时,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盘股——中小企业板必然的主角——理所当然地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受到预期比价效应的影响,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正在A股市场现有的股票中寻找具有相当资质的炒作对象。在蓝筹股成为大盘基金的重点关照对象之后,为数众多的中小盘基金不可避免地将目光转向了更具成长空间的小盘次新股、含权股和科技成长类股票,这部分股票在将来一段时期内的“成长性溢价”成为他们目前吸引机构资金的有力武器。正是依靠着科技题材带来的快速成长的潜质和动力,士兰微们才能从中价股跻身高价股行列。市场人士认为,多元化资金推动的成长股行情将成为今年行情的一个重要特征,未来的盈利正在成为机构投资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买入和继续持有股票的重要判断依据。

社保基金大手笔减持中石化也被市场人士理解为机构投资者将注意力转向中小盘股的现象之一。他们认为,社保基金退出中石化并不代表投资理念的变化,而是表明主力机构资金从大盘蓝筹股短暂转移,同时也是市场热点平稳切换的佐证。显而易见的是,在中小盘科技股屡创新高之后,次新股、含权股以及科技成长类股票的上升空间已经被再度拓展,而作为市场中坚力量的蓝筹股,其后续的表现空间也必然得到相应拓展。随着行情的发展,大盘蓝筹股仍旧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但在大规模做多之前,一个相对安全和平稳的平台构筑过程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小盘次新股的适时表现正好弥补了这个时间和空间上的缺口。

  电子信息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周期。信息产业部数据显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2004年前两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1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1%。这些数字以及数字背后蕴藏的巨大投资机会,也许正是分析师们的信心来源吧。

美元指数日内涨幅达0.50%,现报99.70。

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1%。

欧元兑美元跌0.56%,报1.1320。

美元指数日内涨幅达0.50%,现报99.70。

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1%。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