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台海危机”中的两地股市风云

中国经营报
11月27日,台湾“立法院”表决是否通过所谓“公投法”,台湾股市对此反应强烈,当天指数以七周以来的最低点报收,为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下跌。知名学者贺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台海危机继续,则将严重影响台湾股市,影响台湾经济。而今天内地股市也小幅震荡。回顾前几次台海危机,台湾与内地股市“危机”前后反应不一。
1995年~1996年“台海危机”
1995年李登辉访美提出台独理论,时逢1996年“台湾大选”,内地试射导弹,“台海危机”几乎走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1996年台湾股市几近崩盘,台湾政府甚至不得不出面救市。贺强指出,“台海危机”主要反应在对投资环境的影响,台湾的经济类型属于海岛经济,自然资源较匮乏,且与内地经贸关系密切,因此“台海局势”的张弛自然会对台湾股市产生强烈影响。而内地股市并未有太强烈波动,只是在4月30日微幅下调,收于681点。但是,“试射导弹”前后,从8月13日开始到8月26日股市持续下跌,每天1~2个百分点,只有21日上涨1%。1996年同期一些厦门板块的股票厦门机场等也出现了大幅上涨的现象,而台湾股市的一些内地概念股则出现下跌。
1999年~2000年“台海危机”
有人戏言,台湾股市存在4年周期的现象,就是每4年股市都会有一次大波动。1996年台海危机之后,两岸足足拖了两年之久才恢复海协、海基两会的沟通接触。然而1999年李登辉竟公然抛出了“两国论”,两岸关系再次趋于紧张。台湾股市也再次应声而落,而同期内地股市在7月1日后一直处于下跌行情,直到7月19日收于1479点,下跌2.68%,第二天股市回调,上涨了6%,紧接着持续上涨一周。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2年“两岸三通”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台湾股市则迅速做出反应。2002年10月17日,“三通”话题使投资人信心强劲,与之有关的“中国概念股”、航运股带头走强,终场指数收在4280.81点,上涨57.49点,成交值为984.88亿元新台币。
2003年“台湾公投”
受“台湾公投”影响,台湾股市近期已经连续下跌,11月27日,内地股市也出现小幅波动。11月27日上证A股收于1389.1点,比前一天下跌22.81点,成交量也较前一天有所下降。但市场人士分析,因为“三通板块”以及福建沿海上市公司股价并未出现大面积下挫走势,本次下跌与近日台海局势紧张关系并不明显。
正如贺强所指,“台海危机”主要会对台湾股市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一些海峡概念股、内地概念股。“台海危机”必然影响台湾的投资环境,会严重影响股民对经济预期的判断。两岸关系只有不断走向正常化的道路,才能避免危机的出现,才能有利于台湾经济的发展。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