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华银行(UOB)

新浪财经

关注

新加坡大华银行成立于1935年,目前是新加坡主要的银行,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有24个分支机构,集团总资产是1075亿新加坡元。1974年,新加坡大华银行被列为世界500家最大银行之一。同年,黄祖耀任大华银行董事长。2000年,公司资产总值564.99亿新元(339.17亿美元)。去年11月7日,新加坡大华银行北京分行正式开业,这是最近3年来在北京设立的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

在基金管理方面,新加坡大华银行2001年和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发起成立了中新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双方各出资500万元,各占50%的比例,目前受托管理“中新创业投资基金”。这只基金由新加坡大华银行、新加坡科技投资基金会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三方联合发起设立,基金总规模为5000万美元,基金主要投资于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领域涵盖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行业。

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主席黄祖耀简介

黄祖耀:银业巨子,社会贤达

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主席黄祖耀,在新加坡是一位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不仅是活跃于银行界和工商界的银行业巨子,曾于1991年荣获“新加坡最佳商人”的殊荣,而且是多年来致力于华人社会活动的社团领袖。随着近年来大华银行集团不断开拓海外业务,他在东南亚乃至国际银行界都有极高的知名度。那么,黄祖耀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又是如何成功的呢?

父亲是“砂捞越王”

每当谈到今天的成就,黄祖耀总忘不了说到自己的父亲黄庆昌。

黄祖耀是黄庆昌与第二个夫人许玉秀所生的长子,1929年1月10日生于家乡福建金山英杭乡。黄庆昌(1890—1978)生于当时英属婆罗洲砂捞越的古晋市,童年时被父母送回家乡接受中文教育,15岁时返回古晋,进入圣汤马士英文中学(St.Thomas School)读书。中学毕业后,先在一家英资贸易商行工作,后转入当地福建侨领、华人甲几丹王长水的公司任职。他由于工作勤奋,精明能干,待人诚恳,深受王长水的赏识,几年后被招为乘龙快婿,与其女王秀英成亲。在岳父的资助下,他创办了黄庆昌公司,专营橡胶、甘蜜和胡椒等土特产品。由于他经营有方,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到了50年代,黄庆昌公司已是砂捞越最大的橡胶和硕莪(即西米)粉制造和出口商,并在新加坡成立了庆隆公司,配合其业务的开展。

20世纪初,新加坡和马来亚的银行都为英、美等国资本控制,华人没有自己的银行,取得贷款往往要经过西方银行的苛刻审查,常常难以获准,事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黄庆昌创办了联昌银行,为中小华商提供信贷服务,便利了当地华商生意的开展,同时也从经营中获取了利润。30年代初,新加坡华人人口日众,工商业蓬勃发展,黄庆昌认为在新加坡办银行将大有可为。1935年,他联合了新、马两地的著名闽商印明咏、王丙丁、冯清缘、蒋骥甫、陈文确及胞兄黄庆发共同创办了大华银行(United Chinese Bank),成为狮城第四家华资银行。创办之初,银行注册资本为400万元,缴足资本100万元,黄庆昌任董事主席,印明咏为副主席,王丙丁任董事总经理。银行成立后,业务发展迅速,很快在新加坡银行界站稳了脚跟。

不久,二战爆发。战争的烽火很快席卷到南洋,到1941年底,新、马和东南亚各国已陆续沦入日寇的铁蹄之下。由于黄庆昌积极参与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遭到日军的追捕,被迫率全家避居印尼的廖内群岛,不久被日军发现并拘捕。黄庆昌的公司及银行一度被迫停业,损失严重。

战后,在日寇监牢中饱尝铁窗之苦的黄庆昌重返新、马商界,他改组了大华银行董事会,出任主席兼总经理,亲自管理银行的业务,使银行的规模迅速扩大,经过战后十余年的发展,大华银行已跃升为新加坡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华资银行之一。同时,在砂捞越古晋市,他还经营砂捞越轮船有限公司,经营新、马和印尼等地的航运业务,开办了加工炼制树胶与硕莪粉的工厂等,成为当地知名的侨商。

黄庆昌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乐善好施。他担任过古晋中华商会会长、砂捞越中华商会联合会主席、古晋福建会馆会长、新加坡金门会馆主席、南洋黄氏总会名誉主席等职,并多次为当地学校、医院捐款。由于他贡献良多,荣获砂捞越州政府颁发的拿督勋衔,被誉为“砂捞越的无冕国王”。

三十一岁出掌大华银行

黄祖耀8岁时,即1937年,日本全面开始了侵华战争。他和母亲、妹妹一起被黄庆昌接到古晋市,不久安排到新加坡居住。黄祖耀父母非常重视国语教育,从小就把他送到当地华侨小学读书。战后,他又先后进入华侨中学和中正中学读了一年书,随后转入圣安德鲁英文学院(St.Andrew College)就读。因此,黄祖耀至今保持较高的华文水平,并积极倡导保持中华传统文化,这与他从小接受良好的中文教育不无关系。

1949年,20岁的黄祖耀遵父命停学,进入父亲创办的庆隆公司工作。对于当年没能完成中学学业,更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黄祖耀至今仍深感遗憾。他并不是因为没有拿到一个文凭,实际上,就他多年来在金融界纵横驰骋指挥万马千军的能力而论,做博士导师也绰绰有余。他只是觉得当初基础没有打好,否则,他的事业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就。

在此后的9年时间里,黄祖耀一直奔波于新、马、印尼等地,从事商业贸易工作。他在工作中结识了许多华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网络,也表现出出色的才干。年事已高、一直在寻找接班人的父亲,欣喜地发现了这个可塑之才,便于1958年把黄祖耀调入大华银行当董事。当时,黄祖耀正醉心于贸易业。有一次回答记者采访时,他说:“我一直从事贸易,对银行业务不熟悉。当时,我认为自己应该继续搞贸易,贡献会更大。”但是,父命难违,他转而投身金融界,潜心学习有关银行业务知识,并到英国伦敦一家银行学习考察了几个月。黄祖耀很快熟悉了新的工作环境,并再一次显示出其商业才干,深得父亲与董事会的好评和信赖。1960年,黄庆昌决定辞去总经理职务。董事会一致推举年仅31岁的黄祖耀继任。从此,大华银行开始了一个新时代。

黄祖耀对大华银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50和60年代初,新加坡的各个银行都以为本地工商业提供信贷服务为主,规模不大,作风也较保守,鲜有向海外扩张的“野心”,大华银行也遵循这一传统模式。黄祖耀上任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华业务。他说:“我一方面从贸易商的角度去看大华的长短,又利用我的关系去拓展业务,以致当时在新、马和印尼之间从事贸易的商人都成为大华的客户。”为了开展海外业务,他建议设立外汇部,从事利润高的外汇交易。1963年他又创设仓库部,不仅为客户提供额外服务,也为大华银行给予客户透支和其他信贷便利提供了更好的抵押保障。这两个部门的建立,大大扩展了大华的业务。1965年,大华银行首次在海外——香港设立分行,名称由UCB(United Chinese Bank)改为UOB(United Overseas Bank)。他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废除了该行章程中“不得以非华族人士的名义分得或注册股份”的条文。1961年,马来亚和新加坡政府商谈成立马来西亚联邦,并准备于1963年实行,这就意味着新、马将进一步加强合作,而上述条文的规定显然将不利于大华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他向董事会提出废除该条文,显示了其摈弃旧习的勇气和远见。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举措为大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965年8月,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立独立的共和国。新加坡政府采取了许多发展本国经济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计划把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重要金融中心。黄祖耀利用政府全力培植金融市场的机会,积极开展经营攻势策略。1966年12月,大华银行成立了大华金融有限公司,作为投资控股公司,又于1968年11月成立大华银行托管(私人)有限公司,提供专业的投资处理服务。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决定设立亚洲美元市场,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出亚洲美元组执照,大华银行是取得执照的第一批银行之一。1969年,新加坡政府又建立了黄金市场,大华被委任为法定黄金交易商,并成立黄金部,专门处理此项业务。1970年7月,大华银行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新加坡第一家公开上市的银行。

到1974年底,大华银行及其附属公司的资产总额已达27亿4100万元,员工2700人,存款总额排世界银行中的434位,跻身世界500家最大银行之列。

向世界顶尖水平迈进

1971年黄祖耀出任大华银行董事副主席。1974年,其父黄庆昌正式退休(4年后在古晋去世,终年89岁),由黄祖耀继任主席。此后,他又适时提出许多重大措施,领导大华银行向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迈进。

从70年代初开始,黄祖耀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活动,实力和规模迅速壮大。1971年,他购得了由胡文虎创办的崇侨银行53.15%的股份,1973年又购得由广东华侨余东旋创办的利华银行的全部股权。崇侨银行是客家人的银行,利华银行则属于广东派,在传统上与福建派的大华银行业务上自成体系,各自拥有自己的固定客户。黄祖耀此举把它们统一到大华的旗下,对于一向重视门派的华侨社会而言,不能不说是个创举。为了保持其原有特色和客源,黄祖耀并未马上把它们合并到大华银行,而是保留其原来的名称。但无论如何,这一收购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华所辖的银行网络进一步扩大了。1984年和1987年,黄祖耀又成功地收购了远东银行和工商银行,与新加坡发展银行、华侨银行和华联银行并列为新加坡四大银行集团。

除银行业外,黄祖耀还通过银行这个杠杆,不断向其它产业投资,朝多元化发展。目前,连同子公司和联号在内,大华银行集团控制的公司有70多家,遍及金融证券、保险、不动产、工业、旅游、贸易、船务、电脑服务等领域,其中包括由胡文虎创立、以生产虎标万金油著称的虎豹兄弟国际公司、大华证券、大华金融、大华保险、大华置业、文雅酒店等,并在联合工业集团、新加坡报业控股及新加坡置地等公司拥有相当多的股权。大华银行集团是新加坡拥有最多挂牌公司的大财团。

黄祖耀还积极向海外扩展业务,尤其看好亚太地区的发展潜能。他认为,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只要保持高速、稳定增长,银行业必将大受其惠。大华银行集团在东南亚、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澳洲、越南及中国大陆都设有据点。到1993年初,它在国内外设的分行及办事处多达一百三十多家。黄祖耀同许多企业家一样,十分看好中国大陆市场,他认为,中国大陆大,提供的机会比较多,但在什么地方投资,投资什么行业,需要好好研究。目前,大华银行集团在北京、广州、上海、福州及厦门都设有分行或办事处,其中在厦门兴建的30层的大华银行大厦将于1995年完成。黄祖耀对其他领域的投资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93年,他派大华置业去中国大陆考察,为投资房地产业作准备。他曾对记者表示,如果大华投资中国大陆酒店业,将是大规模的连锁酒店,一两座是不够的。

到1992年底,大华银行集团总资产达到418.29亿元,比1974年黄祖耀出任大华银行集团主席时增加了十多倍。同时,该年度的税前盈利达4.5亿元,居新加坡四大银行集团之首。在黄祖耀的领导下,大华银行集团正向世界顶尖水平大步迈进。

经营之道

黄祖耀勤奋、严谨、事业心强,加之精力充沛,头脑敏锐,每天要处理大量繁重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因此他在新加坡是出了名的“有冲劲的实业家”。

黄祖耀每天上午9点半准时到办公室,下午6点才下班回家。除大华银行集团外,他还身兼另外12家公司的主席、5家公司的董事。他不仅要策划集团发展的宏图大略,而且亲自主持重要的管理会议。他不但自己积极进取,而且要求下属与他保持同样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率。如果有下属工作不符合他的要求,他会毫不留情地批评,甚至大发雷霆,但事后绝不记恨。

黄祖耀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聪明好学,知人善任。他曾说过:“大华的成功没有什么秘诀,聘请适当的人才去做适当的工作,管理层廉洁苦干,就是大华成功的因素。”他聘用了许多懂业务、会管理的大学毕业生和专业人员,充实到大华的管理层去,给他们充分发挥才干的自由,为他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字和出色的分析。因此,比起那些依靠强人经营的企业来说,大华银行集团运用人才这一法宝,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推进银行业务的现代化是黄祖耀经营之道中的又一特色。早在1980年,大华银行就装置了自动存提款机,安置在各个购物中心和分行,客户可以用“大华银卡”来自动存款和提款。1981年,大华银行又引进新加坡最大的电脑系统,后来又开发出利用电脑全天24小时从事银行业务的“电视银行”,通过荧光屏为客户提供服务。这些都是在新加坡乃至东南亚银行界的首次尝试,结果大获成功。大华银行十分注重职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设立了职员训练中心,每年受训的员工多达千人。黄祖耀虽然仅仅中学毕业,却如此尊重和了解科学技术并把它巧妙地与企业经营完美地结合,表现出高超的胆识和远见,不能不让人叹服!

社会活动家

像父亲黄庆昌一样,黄祖耀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年来担任过不少华人社团组织的领导职务,为新加坡社会和广大华人的福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1962年到1968年,他曾先后担任过新加坡金门会馆副会长、董事主席、会长及永久信托人。1970年被委任为新加坡著名华文大学南洋大学的理事会主席,并主持了1979年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的历史性工作。从1969年至1979年,他先后担任三届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的职务,作为新加坡最大最权威的华商组织的领导人,他为谋求华商利益、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78年,新加坡工商联合会成立,这一组织容纳了华、巫、印三种力量,不是具有崇高威望和在经济界占有相当地位的人是难以胜任该组织的领导工作的。结果,黄祖耀众望所归,当选为第一届会长。第二年,他以该组织会长的名义参加了东盟工商联合总会,并当选为总会的主席和发言人。此外,黄祖耀还担任过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南洋黄氏总会副主席、《星洲日报》董事会主席、新加坡精武体育会名誉会长等职。

黄祖耀积极维护华人的经济、文化利益,旗帜鲜明地支持政府的推广华语、保持华人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活动。他曾在南大毕业生典礼上发表讲话,强调:“新加坡人必须学好自己的亚洲母语,使自己有良好的文化根基,以抗拒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健康与腐败的因素。”他一贯认为,母语才是传授传统文化及道德观的最有效的工具,华人传统文化无法通过英文的翻译来加以领会。因此,在担任新加坡家乡会馆联合总会主席期间,他曾赞助教育部出版两本由繁体改为简体字的华文学前儿童读物《妈妈》和《聚宝盆》,受到社会舆论的赞扬。

除担任社会团体职务外,黄祖耀还被委任为新加坡货币局委员、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委员、新加坡科学中心委员会主席等职,为政府的经济、科技发展出谋划策。1971年和1979年,他两次以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的身份率领新加坡经济考察团访问中国大陆,研讨两岸发展经贸关系的前景。1980年10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代表团赴新考察,黄祖耀曾代表新加坡工商联合会设宴欢迎。黄祖耀以其在新加坡经济界的影响和成就,为新加坡经济的增长和国际化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家庭与个人生活

黄祖耀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夫人与他是同乡,会说中文。他们养育了五个孩子,两子两女都已长大成人。次子一超和长女玮玲分别在大华集团旗下的虎豹国际和文雅酒店担任要职,三子一龄在证券公司继显詹金宝工作。

最使黄祖耀引以自豪的是长子黄一宗,目前就职于大华银行,是新加坡银行界公认的黄祖耀最佳接班人选。黄一宗早年就读于新加坡华侨中学,后来负笈美国,1978年获得美国大学实用经济学硕士学位。学成归来,他即进入大华银行工作,和其他普通员工一样,一切从头做起。几年下来,他稳健的作风和出色的才干深获大华上下的好评,1983年被提升为经理,不久又升为首席经理,目前已担任副行长要职,在大华银行中仅次于父亲黄祖耀和行长黄源荣,坐第三把交椅。舆论界对黄一宗评价颇佳,说他“做生意手法相当灵活,颇有乃父之风”。但黄祖耀对他要求严格,很少公开表扬黄一宗,只是鼓励他更加努力。他表示,大华银行是上市公司,经营者要对得起股东们的信任,不一定父亲的职位一定让给儿子,关键是看一宗日后的表现。在严父的言传身教下,相信一定会不负众望,把大华这份家业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黄祖耀的母亲九十多岁了,身体康健,和黄祖耀住在一起。也许受母亲的影响,黄祖耀也于五年前皈依佛教。他喜欢体育运动,多年来一直打网球,每周三次,风雨不改。下大雨时就去游泳,所以他虽已年过半百,仍精力充沛,没有老年人那种臃肿迟钝的样子。黄祖耀对艺术也有很高的鉴赏力,拥有大量珍贵的个人艺术收藏品。在绘画方面,主要收藏新加坡画家的佳作,也不乏国外名家的手笔。在他的办公楼中就挂有中国国画大师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传世之作。据说,他的书画藏品已有1100多幅,堪称新加坡企业家艺术收藏之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