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董秘公司北美业务占比是多少,美国加税对本公司有何影响?谢谢
答:投资者您好!美国4月2日宣布的对贸易伙伴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政策对医药类产品豁免,美国此轮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有限。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环境变化,并积极做好应对准备。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公司管理层口口声声说聚焦,为何不务正业的去接盘大股东的复星健康保险?并且成为了第一大股东,管理层是否言行不一?
答:投资者您好!随着《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发布和实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方向以及商业健康险行业的发展前景更趋明朗。为顺应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公司也在持续探索和深化“药+险+健”的合作模式。联合健康险是国内第六家获批成立的专业健康险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意外保险等。作为健康险公司,联合健康险与公司在高值药品、差异化医疗健康服务的创新支付模式等领域可开展广泛的合作,推动提升公司医疗产品和服务的可及性。本次对联合健康险股权的增持,将有利于加深公司与联合健康险的联动和协同。除公司外,联合健康险还于本次增资中同步引入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作为股东,有利于优化其股东结构、提升治理水平,本次增资也将进一步提高其偿付能力和承保能力,助力其业务规模的扩大。本次增资完成后,联合健康险仍为公司的联营公司(持股比例为20.05%),不涉及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麻烦介绍下公司在研CAR-T研发管线明细,有无通用CAR-T临床研究布局,有无针对实体瘤研发布局。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聚焦肿瘤(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控股子公司复星凯瑞的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于2021年6月在中国境内获批上市,成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目前已获批2项适应症。目前,奕凯达的第三项适应症(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iNHL),包含滤泡性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的成人患者)于中国境内处于桥接临床试验阶段且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复星凯瑞的第二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FKC889的第一项适应症(复发或难治性成人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r/r ALL)和第二项适应症(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成人患者)于中国境内均处于桥接临床试验阶段;此外,在自免管线方面,有多个靶向BCMA/CD19的自体CAR-T自研管线项目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公司的肉毒素获批至今已有半年多,为何到现在还没上市销售?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中国境内商标达希斐)于中国境内上市销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按进口药品注册要求完成入关申报等各项流程。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请问公司推出的PharmAID决策智能体平台,是限于公司内部使用还是计划向全行业推广应用?谢谢!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PharmAID决策智能体平台目前主要服务复星医药及控股子公司,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有报道复星医药要出售印度公司glandp,是否属实?公司是否违规泄露重大消息?不然怎么会有这个消息?
答:投资者您好!Gland Pharma是公司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公司持有Gland Pharma 51.83%的股权。公司对Gland Pharma未来的长期表现充满信心,并将继续推动其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和增长。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公司在AI医药医疗上做了哪些布局?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高度重视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药医疗领域的变革潜力,目前已开展多项应用和尝试,包括(1)内部已上线基于全球领先基础大模型自研的PharmAID决策智能体平台,可覆盖全员,致力于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2)研发方面,已与AI药品研发企业英矽智能、深势科技等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小分子创新药的开发;积极推动研发团队评估、使用内外部工具模型,探索在分子生成、毒理优化、翻译、医学写作、情报分析、专利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以提升研发的速度及效率,并探索应用大模型提升研发决策与投资回报率。(3)营销方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销售人员智能化培训并逐步走向业务辅助,助力员工自主高效学习与能力提升。(4)产品应用方面,子公司杏脉科技布局AI影像诊断,打造“AI+X”智慧医疗生态,在放射、病理、超声方面的产品已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你好,请问AI作为一个最有前景的技术,有改变各行各业的趋势,请问公司有没有开始布局将其使用到研发等经营活动中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等的打算?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高度重视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药医疗领域的变革潜力,目前已开展多项应用和尝试,包括(1)内部已上线基于全球领先基础大模型自研的PharmAID决策智能体平台,可覆盖全员,致力于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2)研发方面,已与AI药品研发企业英矽智能、深势科技等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小分子创新药的开发;积极推动研发团队评估、使用内外部工具模型,探索在分子生成、毒理优化、翻译、医学写作、情报分析、专利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以提升研发的速度及效率,并探索应用大模型提升研发决策与投资回报率。(3)营销方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销售人员智能化培训并逐步走向业务辅助,助力员工自主高效学习与能力提升。(4)产品应用方面,子公司杏脉科技布局AI影像诊断,打造“AI+X”智慧医疗生态,在放射、病理、超声方面的产品已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对于旗下公司杏脉,很早就涉及到AI医疗,为什么到现在公司都不大力宣传,都不积极参与DS,推动公司在AI医疗的发展。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高度重视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药医疗领域的变革潜力,并开展多项应用和尝试。其中,控股子公司杏脉科技布局AI影像诊断,打造“AI+X”智慧医疗生态,在放射、病理、超声方面的产品已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产品涵盖分级诊疗、智慧医疗及远程诊断等领域。此外,在研发方面,公司与AI药品研发企业英矽智能、深势科技等已达成合作,共同推进小分子创新药的开发等。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为什么提出回购,到现在迟迟没有回购?难道A股就是后养的?
答:投资者您好!公司回购A股方案于2025年1月22日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期间为自1月22日起6个月内。根据相关规则,于本次A股回购开展前,公司还需办理相关前置手续(包括但不限于开立专户等)。公司将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回购方案,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新浪财经从公开信息中摘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新浪财经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