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金

石油美元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金理人

关注

【媒体来源: 金理人网】

解读:

石油美元(Petro-dollar)是指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也有人把产油国的全部石油收入统称为石油美元。

由于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三足鼎立”,并由此形成了中心国(美国)——资源出口国(OPEC等国)——商品输出国(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大循环。

1. 战后美国凭借政治经济霸主地位,使美元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因此,美国能够开动印钞机生产出大量美元,并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商品与服务。2. 而其他国家需要通过出口换得美元以进行对外支付,因许多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他们必须从辛辛苦苦建立的外汇储备中拿出相当一部分支付给海湾国家等石油输出国。3. 石油输出国剩余的“石油美元”需要寻找投资渠道,而美国则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石油美元”以回流方式变成美国的银行存款以及股票、国债等证券资产,填补美国的贸易与财政赤字,从而支撑着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以其特殊的经济金融地位,维持着石油美元环流,使美国长期呈现消费膨胀、外贸逆差和大量吸收外资并存的局面,美国经济亦得以在这种特殊的格局中增长。

石油美元体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 1974-1986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创立了石油美元循环机制,而随后1973年到1974年,国际油价翻了五倍。石油美元循环机制设定了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石油贸易合作流程,沙特的石油被源源不断地运往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体系,尤其是纽约联储。其它一小部分受益的央行包括英格兰银行,德国、法国、意大利以及日本央行。

第二个阶段 1986-1999

这个阶段的前期,虽然石油美元体系继续被美国和沙特主宰,但是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他的两项主要任务分别是控制通缩和抑制油价和美元汇率的过快上涨。当美国继续受益于石油美元循环机制的时候,沙特阿拉伯成了最大的输家,毫无疑问石油美元体系对于沙特阿拉伯的功效已经被改变。

第三个阶段 2000-至今

这个阶段也是石油美元体系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期间,石油价格开始了长期上涨的趋势,欧元也渐渐融入了逐渐扩大的石油美元循环过程。当前25%的全球石油交易以欧元结算,每年平均约7000亿欧元,这也造成了货币流动性大幅提高的局面,从2008年开始的各式量化宽松政策也降低了石油货币循环机制的地位。

在石油货币体系发展的这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让美国的政治决策人领悟到了一个重要的政治概念,那就是石油美元循环机制可以使美国在实现贸易和预算赤字同时,保持国内低利率环境,并且能够阻止美元汇率的崩盘,使得全球石油进口国家继续囤积美元购买石油。到了第二个阶段,由于政策制定者需要控制价格操纵,通胀和通缩,这一政治概念扩充至了非石油类资产。在第三个阶段中,由于油价和美国债务同时大幅飙升,导致了美元的国际价值下滑,同时在美联储推出多轮量化宽松后,石油美元体系的低位也大幅滑落。

特别声明:本文自动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