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理财

北京医改再下一城 3700家医院告别"以耗养医"

时代周报

关注

[摘要] 在“三医联动”的医改大背景下,“五个一”的布局并不难理解。通过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集采,挤压耗材和药品的价格水分,同时,取消耗材和药品进医院时的费用加成机制。

自6月15日零点开始,北京市近3700家医院正式启动医耗联动综合改革。

6月11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基础上,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所谓医用耗材,即医院内消耗量大的配件类产品,包括一次性手套、纱布、注射器等,此外,还包括各种手术用器械和材料。

取消耗材加成,意味着在巩固破除“以药养医”的改革成果上,“以耗养医”时代也宣告终结。据北京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五个一”,即:“一降低”,降低由仪器设备开展的检验项目价格;“一提升”,提升中医、病理、精神、康复、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一取消”,取消医疗机构医用耗材5%或10%的加成,按医用耗材采购进价收费;“一采购”,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最后是“一改善”,改善医疗服务,加强综合监管。

在“三医联动”的医改大背景下,“五个一”的布局并不难理解。通过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集采,挤压耗材和药品的价格水分,同时,取消耗材和药品进医院时的费用加成机制,再降低仪器设备检查费用,由此腾出的空间用于调整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这均遵循着“腾笼换鸟”的医改总体思路。

“中国的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目前的思路是腾出耗材和药品价格虚高的‘笼’,换上提升医疗服务价格的‘鸟’。相较于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显得滞后,现在要做的就是理顺人与物的比价关系,即突出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价值。”知名医改专家、《医改界》创始人魏子柠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接力医药分开改革

2017年,北京地区15%的药品加成全面取消,同时调整了435项医疗服务价格,医药分开改革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根据《2018年北京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2018年统计公报》),2018年,北京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患者医药费用均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小于2017年。其中门诊患者次均医药费用上升2.6%,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用上升1.1%,在2017年,前者上升10%,后者上升2.2%。

而在医药费用中,药品费用总体下降。与2017年同期比较,2018年,北京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患者门诊次均药费256.3元,下降4.7%,住院患者人均药费5554.5元,下降5.5%。

对于今年的医耗联动综合改革,雷海潮表示,目标是通过取消药品耗材加成、降低部分检验费用,让开药、使用支架和导管等医用耗材不再给医疗机构带来额外利益。

上海某大型公立医院一位普外科医生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普外科所需耗材主要是腹腔镜器械和疝气补片。其中,腹腔镜手术,患者一般需自费两三千,疝气补片则在2000—10000元区间,包含了耗材加成费用。

与2017年的取消药品加成时一样,本次在取消耗材加成后,也将相应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目前,北京市总体实施的医疗服务价格于1999年制定,2017年调整了435项医疗服务价格,然而,“这在所有医疗服务项目中只占一小部分,其他医疗服务价格依然是1999年的版本。”雷海潮表示。

雷海潮表示,对患者个体而言,不同疾病患者费用有降有升,比如使用高值耗材较多的病种,费用可能会下降;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的病种,费用可能会有所增加。在本次改革中,价格有所提升的项目主要属手术和住院类。

影响6000余项医疗价格

与耗材费用形成对比的,是医务人员劳动价格水平偏低。广东省某省级医院一位医师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医生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药品加成取消,耗材使用严格管控,医生收入很低。”以伤口处理为例,根据伤口大小,总体费用在15—30元不等,其中,换药包费用大概10元,这意味着小型伤口的处理中,医疗服务费用大约为5元。

雷海潮介绍,依据“腾笼换鸟”的总体思路,以“有升有降”为原则,在此次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后,将有6621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

相较于2017年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规模,在取消耗材加成后,此次北京市医疗服务项目调整的规模更大。“降低药品和耗材价格,取消加成后,一定要及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生掌握着医疗决定权,只有价格体现了其医疗服务价值,医改才能更顺利地推进,因此,联动很关键。”魏子柠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在“三医联动”的背景下,此次改革能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争取多大空间?北京市医用耗材实行京津冀联合采购,据介绍,目前已完成人工关节、心内血管支架等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5.5%,一年可为北京市节约医用耗材费用约5亿元。

此外,自今年3月23日起,北京市已正式执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政策,25种集采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52%,预计全年节省药品费用约15亿元。

在6月10日的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王贺胜表示,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加大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力度,挤掉虚高的价格水分,腾出的空间及时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上述普外科医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医改逐渐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改革之初,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不足,医院要运营,因此药品和耗材都有加成,因此,过于看重药物、耗材的价值,忽略了人的价值。”该名医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责任编辑:杨希 190418320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