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理财

信用卡代偿比信用卡分期费率划算吗?

新浪财经

关注

来源:融360

随着近年信用卡持卡人数和发卡量快速上涨,逾期还款需求的增加,进而催生了一门新的生意----信用卡余额代偿,多家围绕信用卡生态概念的公司纷纷登陆资本市场,不到两年的时间,信用卡代偿公司成为互联网金融圈新的宠儿。

信用卡代偿机构为什么能崛地而起?

去年7月份刚刚露出苗头的信用卡代偿业务,从今年3月开始,这一业务已经向资本市场迈开步伐。维信金科,是第一家国内以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为主登陆港股的公司,深耕信用卡金融生态的51信用卡于今年7月上市;加上近期美股上市的小赢科技与即将上市的萨摩耶金服,此外,玖富万卡、财付通的微乐分、中腾信的小花钱包等等,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在挤进这一行业。

“信用卡代偿”,即当信用卡持卡人需要进行分期还款时,持卡人向代偿平台(或新的信用卡公司)申请贷款替持卡人还清信用卡账单。之后,信用卡负债转移到代还平台,使持卡人重新获得信用卡额度和债务展期。到期后,用户需要向信用卡代偿平台还款。

有信用卡的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优质的用户,不需要分期,也不会贡献利息;第二类是次优级用户,还款能力稍差,能够接受最低还款或者分期还款,是主要的利息来源;第三类是信用不良用户,还款能力差,经常性逾期。

信用卡代偿机构主要针对第二类用户进行余额代偿,这部分用户有分期还款的需求,是信用卡主要的利息贡献者。

需要指出的是,信用卡还款时间被拉长后,个人债务坏账风险越来越高,造成信用卡坏账率不断攀升。

坏账率最高达10%以上

按照各家信用卡代偿机构披露的逾期,按15-29天、30-59天、60-89天等三个不同层次来划分。另外一个就是坏账率,当逾期发生超过90天以上就被认为是坏账。

根据央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18年上半年,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1.21%。在转手“信用卡代偿”公司后,所披露的信用卡代偿业务坏账率达8%~12%之间。

可以说,信用卡代偿走的是中国消费金融版“次贷”之路。可见,信用卡代偿机构的狂欢背后,坏账隐忧已经显现。

以小赢卡贷为例,截止2018年8月31日,该产品91-180天逾期率(实际上已经成为坏账)3.41%。

萨摩耶金服将借款人按风险等级划分为8个级别,信用卡分期业务的主要客户风险等级集中在3-6级之间,占比93%。截至2017年底,3-6级客户坏账率平均为1.3%,最高为1.55%。截至2018年6月底,3-6级客户平均坏账率3.1%,最高达4.15%。

维信金科的招股书披露,截止2017年底,维信金科2015、2016、2017年的三个月以上逾期率分别为10.5%、8%、8.7%,坏账率分别为12.2%、9.6%、8.1%。

如此高的坏账率,为什么又能让接二连三的信用卡代偿机构迅速崛起?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由于中国原银监会规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为年化率(APR)为18.25%,即每日万分之五。

对于信用卡分期来说,如果用户在规定的还款时间内只还了信用卡账单中的一部分,根据大多数银行采用的是全额罚息的方式,需要按照全额计算利息,也就会产生一笔循环利息扣费,并按照信用卡初始账单金额的年化利率18.25%收取。

面对逾期罚息,这类用户容易走上信用卡代偿的道路,由此催生了一批信用卡代偿机构, 并鼓励了这些机构围绕信用卡持卡人之间的利率定价进行竞争。

看起来信用卡代偿机构活像一个救世主。然而,合理存在的事物合法吗?有没有隐患?答案是,不一定。对于消费者而言,费率无疑是最大的关注点。经过小编测算,信用卡代偿机构收取的费率远超银行信用卡分期利率。

信用卡代偿费率,犹抱琵琶半摭面

依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的数据,信用卡代偿平台用户还款周期为1周至24个月不等,月利率为0.55%-1%,这类机构通常每月收取0.1%-0.8%的服务费以及2%-3%的手续费。综合计算得出,信用卡代偿机构在利率、服务费、手续费等方面总计的年化费率至少在31.8%以上。

融360网贷评级组注意到,根据已经上市或递交IPO招股书的机构披露的实际年化利率,普遍高于银行信用卡分期年化利率18.25%,还有个别平台在36%的红线徘徊。因此,信用卡代偿的利率并不占有优势。

今年前6个月,维信金科旗下信用卡代偿业务“卡卡贷”,加权平均实际年化利率约34.2%。

2016年-2018年上半年,萨摩耶金服的信用卡代偿业务“省呗”,其贷款年利率分别为14.5%、17%、21.5%。

2016年-2018年上半年,小赢科技信用卡代偿业务“小赢卡贷”的贷款年化利率分别为19.69%-25.44%、19.69%-49.44%、9.98%-36%。

此外,融360网贷评级组记者调查了解到,在信用卡代偿平台的借款合同协议中,标注的年化利率往往要低于实际借款所支付的利息。

例如,此前一位在小赢卡贷平台的借款用户孙先生展示的借款合同中,借款总金额为2万元,约定的借款年利率为8%/年,借款期限12个月。让孙先生感到诧异的是,在咨询服务协议中,借款用户要向小赢卡贷支付咨询服务费。

按照合同约定,咨询服务费收取规则根据借款期限收取,借款期限越低,收取的服务费率越高。针对还款期为3期、6期、9期、12期产品,分别按照借款本金的32.12%、32.01%、31.79%、31.61%年化费率收取咨询服务费。

高费率直接增加了平台净利润。在各类自营贷款中,占比从2016年末的3.98%提升至今年6月底 63.36%的小赢卡贷,上半年平均年化费率为28.58%,比2017年高出2.37个百分点。从结果上看,上半年经调整后的小赢科技净利润5.26亿元,超过了2017年全年盈利水平。

陷入尴尬 悬在信用卡代偿业务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当主营业务为信用卡代偿的上市公司迈入资本市场后,股价却纷纷面临破发、腰斩。其中,9月19日上市的小赢科技,发行价为9.5美元,不过,上市仅两日股价便出现腰斩。今年稍早前港股上市的51信用卡发行价8.5港元,上市两周内股价破发,最新收盘价为5.35港元;另外,维信金科的最新股价也从发行价的20港元跌至7.33港元。究其原因,这背后可能与游走于监管之外的信用卡代偿业务“以贷还贷”存在争议有关。

萨摩耶金服在其招股说明书中也坦然承认风险的存在。根据招股说明书,“在监管尚未明朗的前提下,对于信用卡代偿服务尚存争议”。

招股书披露,萨摩耶金服将其在信用卡代偿业务定义为在借款人与金融机构间的融资担保机构。同时,萨摩耶金服也在招股书中表示,该模式可能不符合中国监管有关“融资担保”的规定。

可以预见,在尚不清晰的监管前景下,信用卡代偿机构未来充满太多的不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