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正文

郭振华:关于“人寿保险转换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几点看法

郭振华
2022-10-28 10:38:26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郭振华

昨天看到大家热烈讨论寿险转长护险的事儿,今早看到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全文,文件希望通过现有存量人寿保单向长期护理保单的转换来部分解决失能护理状态群体的护理保障问题。

征求意见稿提出,寿险转护理险有两种方法:一是保单贴现法,适用于申请转换时被保险人已经处于护理状态的寿险保单;二是精算等价法,适用于申请转换时被保险人未进入护理状态的寿险保单。

下面着重分析一下未来可能的转换量,看看这一转换政策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失能护理状态群体的护理保障问题。

先看申请转换时被保险人未进入护理状态的寿险保单,既然未进入护理状态,想让客户转换为长期护理保险就有极大的难度。因为未进入护理状态的人往往会低估自己进入护理状态的风险,进而低估长期护理保险的价值。实际上,之所以真正的长护险交易量低,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低估风险导致的需求疲弱(此外还有供给问题)。因此,可以预计,通过精算等价法转保的数量会很少。

再看申请转换时被保险人已进入护理状态的寿险保单,既然已经进入护理状态,对护理的需求就是刚需了,如果自己有合适的保单可以变现为护理保单,且比退保会带来一定的价值提升,客户应该是愿意的。

问题是,人们手里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合格有效保单可用来转换呢?征求意见稿明确,采用保单贴现法进行转换的保单,需要满足如下条件:①没有附加险、②保险金额平准、③普通寿险而非新型寿险、④生效满两年以上。

我们一起来想想,我国保险市场在过去几十年有多少符合条件的寿险保单交易?

保险金额平准,应该是保额在保险期限内不会变化的意思,那现在热销的增额终身寿险就不符合要求,可能符合要求的有:传统终身寿险(保额平准)、定期寿险、传统两全险。这里面,传统终身寿险因需求疲弱导致销量很少,定期寿险保单有一定销量但保单不值钱或没什么价值,唯有传统两全保险有很大的销量,包括长期两全寿险和长期两全意外险。

既然是两全险,就几乎是以储蓄为主的,对于生效2年以上的合格保单,如果被保险人在保单期限内进入护理状态,有护理金需求,完全可以通过直接退保的方式拿到保险金,为何要通过转成长护险去拿护理金呢?

征求意见稿规定,采用保单贴现法计算的护理贴现金额,应不低于人寿保险保单的现金价值,且不高于人寿保险按身故给付的保险金额,且给出一个计算公式,公司还得收点费啥的。不过,我估计,对于两全保险来说,由于风险保额和风险赔付责任很低,护理贴现金额不会比保单现金价值高多少,很可能是几乎差不多。既然如此,客户为何要选择贴现呢?

从保险公司来说,比起客户通过退保拿走现金价值,让客户转换成长护险保单,进而改成分期领取,对保险公司来说当然是好事。但这种好事恐怕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大的护理服务价值才能实现。

也就是说,如果保险公司不仅仅提供保险金给付方式的变化,还能够通过护理服务的提供来为客户创造价值,才可能会促成更多的转保交易。如果仅仅是通过保险金给付方式的变化,估计很难拉动转单交易。

(本文作者介绍:同济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博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保险系主任,兼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上海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对保险业和保险公司经营有独到见解。运营《保险神谭》公众号。)

分享文章到
说说你的看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