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险

保契锐评:无锡高架面前 请保险业多一份自省

新浪财经

关注

保契锐评:无锡高架面前,请保险业多一份自省,少一些噱头!

保契  

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10月10日傍晚6时许,312国道上海方向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数十米长的桥面发生侧翻,压了3辆小车。

经查,1辆系停放车辆(无人);1辆车上有2人,已死亡;1辆车上有1人,已死亡。从性别上来说,3名死者中,有1名男性、2名女性。除此之外,事故还造成2人受伤。

事故之后,举国震惊。

至于震惊的原因,长安街知事的《六问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因何侧翻?谁来负责?》一文或是最好的答案。保契(baoxian-qiyue)认为,除伤亡人数之外,围绕事件的一切疑团都有待官方给出答案。

因为真相和真理一样,都需要时间才能看到。

但,在当前竞争已成主基调的社会语境下,公司法人主体罹患社会焦虑症的广度和烈度已远超自然人。

面对灾难,第一时间发声已成品牌公关的惯性逻辑,比如,保险业。

事故发生时,正值下班高峰,但险企的激情并未因车流的拥堵而有丝毫的消减。

阳光保险集团、大地保险、华泰人寿、中德安联、信泰保险、交银康联人寿、国联人寿、国华人寿等行业主体纷纷在当天通过自有新媒体发声,以表对事故的重视之心。

而作为江苏的本土险企更是为之紧急P图一张,“祈祷无锡  逝者永存,伤者安康。”

对此,无关对错,品牌惯例,任谁都不甘落于人后。

但越是凌乱时刻,回顾保险的初衷,就越有必要。

从经济学层面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从法律层面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合同安排;从社会层面看,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稳定器”;从风险管理的视角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保契(baoxian-qiyue)认为,回到事件本身,回到保险的功能定位本身时,以事件为载体对外传递企业关键时刻的责任担当,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助力营销,是否合适?

风险无处不在,是社会共识。但在举国追问事故本源,以期减少类似事件发生时,似乎很少有人会关注保险公司在做些什么。

毕竟,当诸如地震、台风之类的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大家关注的是救灾和重建,在此之后,险企的赔付才能真正引发社会公众对保险的思考,但保险公司真正的理赔数据却很少会有公司拿出来与社会公众分享。

与地震等巨灾相比,面对每天都要过的桥随时可能垮塌的焦虑,险企要做的显然不是简单易行的表态。

此次事件,最终定性如何,有待官方确认。

保契(baoxian-qiyue)有几个问题:

但涉事桥梁是否承保了质量保证保险?

如有投保,那承保险企是否真正发挥了自身的专业优势,倒逼桥梁质量的提升?

如是因超载车辆所致,那车辆承保之初,承保端是否有把关?

如此次涉事标的物均与你无关,你是否对公司目前在保的桥梁、建筑以及重型货车等承保标的启动了全面排查?

有或没有,都无关紧要。

因为,为了保费,承保质量可以被置于最底层,为了保费,质量问题应与你无关。

保契(baoxian-qiyue)认为,于保险而言,灾难本身不会是品牌传播的最大舞台,保险品牌的价值应彰显于对风险的专注控制本身。

当有一天,某桥梁因质量不过关而不能获得承保、当有一天,所有涉嫌超载的重型货车都被险企拒之门外时,保险的品牌价值才会真正的挺立于社会舞台的中央。

当面对公序良俗和社会性事件,在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尚无定论之前,保险品牌的借势营销或只是品牌部门的应景之举,但这却足以佐证品牌部门对自我价值的否定

现实中,品牌部门在公司内部大多是弱势群体,公关的辛苦领导看不到,但不刷存在感又得不到领导重视,所以,做张图、发发圈已成为品牌公关部必不可少的表面功夫。

但为了彰显品牌部门在公司的地位,只能借所有能借之势,而忽视保险的本源和初衷,只能让品牌公关的价值再度下行。

于经营风险的行业而言,保险品牌理应润物无声。

但这不仅需要品牌部门在真正理解保险价值的基础上,构建起对外可提升品牌形象、对内可提升管理能力的品牌推广体系,亦需要公司高层给予更高的关注——踏下心来研发民众急需的产品、构建严谨的风控体系、提供完善而真诚的客户服务,将公司品牌战略内置于从消费者处着眼的公司整体战略安排之中,才能最终汇聚起一家保险公司真正的品牌形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