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险

鼓励险资入市 险企权益类投资比例有望“松绑”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来源 金融时报

本报见习记者王笑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金融时报》记者问时表示,银保监会正在积极研究提高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监管比例事宜。总体方向是在审慎监管的原则下,赋予保险公司更多投资自主权,更好地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优势,提高证券投资比重,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从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在鼓励险资入市方面不断释放利好信号,扩大险资投资范围特别是在金融市场的投资范围,使得险资的权益类投资积极性不断提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险资具有长期资金和价值投资的特点,鼓励其入市不仅可以为资本市场带来体量可观的增量资金,还能助力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保险资金运用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保险公司资产配置仍以固收类为主,债券投资占比为39%,银行存款占12.3%,金融产品类资产占18.5%,股票和公募基金合计占10.8%,未上市股权投资占5.7%。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总规模也在逐年递增,2018年全年总资产管理规模达15.56万亿元,增长率达10.02%,其中,管理系统内保险资金占比为77.14%。

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保险机构投资标的以债券为主,投资风格偏向保守,但权益市场上的险资表现依然良好。随着一系列鼓励措施的出台,险资在权益类市场的投资比例也得到大大提升。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保险业的资金运用余额为16.99万亿元,其中投向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金额约为2.14万亿元,实际占比约12.6%,投资比例进一步提升,但距离实际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仍有上升空间。此次银保监会透露出实际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或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意味着将有效释放保险资金在股票和偏股型基金上的配置空间;另一方面也为险资进行权益类资产配置、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长城证券研究所非银金融研究团队估算,以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的数据测算,保险入市资金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直接带来1705亿元的增量资金。

事实上,近几年,我国保险业投资权益类资产比重在稳步上升,投资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中泰证券研究表示,近年来,保险公司投资端长期股权投资规模和占比显著提升,且长期股权投资贡献出较为稳定的利润。天风证券则认为,上市保险公司一季报利润与保费表现亮眼,资产端改善后确认能够进一步提升估值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76.4%,净资产较年初增长9.6%,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即权益市场的上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自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释放利好信号以及一系列实质性的“松绑”政策,对险资入市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随着近年来保险业改革的步伐走得坚定、沉稳,对于险资入市,业内人士大多持看好态度。监管环境的改善,成为保险投资发展的“定心丸”。从保险机构的角度来看,我国保险公司不管是风险管控还是投资经验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积累,险资运用更加稳健,风险管理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我国保险业正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多数保险公司不再依赖短期理财型产品维持短期现金流流入,更多的是依靠长期保障型产品的首单、续期保费拉动公司业绩增长,获得更多长期现金流,而这些资金通过权益类市场,最终流向的将是实体经济。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随着行业回归保障本源,中短期产品规模和占比都有所下降,保险资金的长久期特征更加凸显出来,不仅资金来源相对稳定,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也进一步体现。随着投资范围的逐渐扩大,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保险机构要同时兼顾收益与风险,寻求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因此,在选择投资标的时,需格外慎重。

另外,通过另类投资的方式,引导保险资金发挥优势服务国家战略,也是险资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对此,中再寿险拟任副总经理胡晓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截至2018年年底,保险业资产总量已经达到18.3万亿元,规模保费达到3.8万亿元。这些资金如果能够正确地投入实体经济,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较为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更需要引导这类长久期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首先,保险资金在期限上与道路、桥梁等长期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匹配,因此应更加主动地投入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既能实现资产负债匹配,又能推动国家建设。其次,当前创新药研发等科技创新领域因为回报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导致社会资本投入不足。保险资金体量较大,有相当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一些创新科技与保险产品高度相关。未来,保险资金可以在此方面加大投入,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发展。最后,在医疗养老领域,相关标的回报期长与保险资金匹配,而养老、医疗业务能够最终与保险形成闭环,与长寿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形成对冲,是国际保险公司主要投资方向。未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保险资金在医养方面也将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杨希 190418320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