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险

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夯实人身险发展基础

中国金融杂志

关注

《中国金融》|夯实人身险发展基础[全文]

作者|袁序成  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

2005年底,我国颁布了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俗称“第二套经验生命表”,为人身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套经验生命表的数据基础主要是行业几家主要保险公司2000~2003年的承保、理赔数据。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人身保险业快速发展,行业对修订和编制一套新生命表的呼声越来越高。

第三套经验生命表编制背景与过程

人口死亡率出现了新变化。资料显示,2000~2013年,我国国民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0岁人口的平均余命提高了近3岁;癌症成为最大死亡原因之一,且癌症发生率正在不断提高;全国各地的死亡率呈现不同的地域特征及发展趋势。人身保险业的经营与人口死亡率息息相关,需编制一套新的生命表以反映上述变化。

人身保险业快速发展变化。2000~2013年,人身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了13倍,有效保单数量比2000年增长了10倍,产品数量大幅上升,产品类型更加细化和多样化,形成了保障型、储蓄型、养老型等多个类型齐头并进的局面。众多保险产品、大量寿险保单,使人身保险业参保人群的死亡率水平在不同保险产品类型中呈现出显著差异,第二套经验生命表难以反映上述差异。

行业经验数据大量积累。随着我国人身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第二套经验生命表对不同人群的细分程度不足,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产品精准定价的需要。2000~2013年,我国人身保险业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数据,为编制第三套生命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数据资源,可以为行业提供更精确的定价基础,为客户提供更适当的寿险产品。

数据分析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随着人身保险业的数据日趋标准化、精算技术与经验分析水平的进步,可以更便捷、准确地与其他行业进行交流和共享。人身保险业的数据质量较高、数据量大,可以产出丰富的死亡率分析结果,为国民人口统计、国家卫生部门统计、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统计提供重要参考。

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立保险业分类风险数据库,修订行业经验生命表、疾病发生率表”。保险业必须坚持“保险姓保”的功能定位,深化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生命表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风险保障类和长期储蓄类功能,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和社会安全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2014年3月29日,经过中国保监会、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中国保监会正式启动中国人身保险业第三套经验生命表编制项目,成立第三套生命表编制项目组。经过两年多的数据收集、数据校验和清洗、生命表编制和审议修订等环节,项目组于2016年3月最终编制出三大类6张表,即保障类业务表、储蓄类业务表和养老类业务表,每类表包括男表、女表各一张。2016年4~7月,该项目先后通过了国际评审和最终审定。2016年12月,中国精算师协会召开生命表发布会,正式发布了第三套行业经验生命表。中国保监会同步发布生命表使用通知,明确了新生命表将作为责任准备金评估用表、产品定价参考用表、分红险红利分配用表等用途。

第三套经验生命表主要亮点、成果与实施情况

主要亮点

与前两套生命表编制相比,第三套生命表项目使用了多项新兴技术和精算方法,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被保险人特征的生命表编制方法,具有诸多亮点和创新点。

一是数据收集维度全面完整。明确了数据收集字段122个,数据信息全面、完整,可以编制分地区、分省份的区域生命表,为精细化定价和产品创新提供支持;死亡原因分析详尽,分为5个层级、130项死亡或重疾理赔原因,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死亡原因统计分类一致,并将九家参与公司理赔经验数据在相同的分类标准下进行分析,不仅能够满足保险业多方位、精细化需要,还可以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经验数据参考。

二是数据量庞大,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本次生命表编制共收集了九家主要保险公司(业务规模保费占全行业的90%以上)的理赔经验数据,涉及1022个产品、3.4亿张保单、185万条赔案数据,覆盖1.8亿人口。海量的样本数据为行业经验生命表编制打下了坚实基础。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编表样本数据量为世界第一。

三是首次使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完成死亡原因数据清洗。项目组通过使用关键词搜索、正则表达式等方法,对每条理赔记录中的文字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完成了全部理赔数据中95%的清洗工作,且准确率高于97%。在技术清洗数据的基础上,项目组还完成了13万条理赔数据的人工清洗,确保数据质量达到编表要求。

四是首次编制出真正意义上的养老表。第二套生命表受制于数据匮乏,养老表为外推而来,并不是根据行业实际发生的基础数据编制而来的。受益于近年来养老保险产品的发展,本次生命表编制中养老类业务表有效数据暴露数达1亿,项目组据此编制出了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行业经验养老表,为我国养老保险发展夯实了技术基础。

五是根据产品特性的不同,首次编制出保障类业务表和储蓄类业务表。保障类产品和储蓄类产品死亡率特点不同、差异较大,第二套生命表受条件所限并未做区分,统编为非养老表。第三套生命表基于各个险种的不同特点,分别编制出了保障类业务表和储蓄类业务表,满足了精细化定价和审慎评估的需要。

六是建立了经验数据库,为行业提供全方位的基础数据和参考资料。项目组广泛收集、借鉴境外国家和地区生命表编制做法、技术与经验,并将全球范围内将近2000张生命表导入经验数据库,进行汇总分析,供全行业分享和使用,也为下一步开展人口死亡率的国际比较、趋势研究以及技术分享等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七是通过了国际评审和最终审定,权威性高。为确保第三套生命表的科学严谨和国际水准,项目先后进行了多次论证和评审。2016年4月22日,由来自国际精算师协会、北美精算师协会、国内高校等国内外保险精算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结果进行了国际评审。2016年7月27日,由保监会黄洪副主席担任主任,来自人口、统计、保险等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第三套生命表审定委员会对项目进行了最终审定。专家们对第三套生命表的最终成果予以了高度肯定,一致认为项目团队圆满完成了第三套生命表编制工作,为行业提供了一套具有专业水准、国际水平的生命表。

研究成果与实施情况

在可比的前提下,我们将第三套生命表与第二套生命表及国民人口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一是与国民人口数据相比,第三套生命表死亡率低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国民人口死亡率。受核保、收入水平、医疗条件、城乡差异等因素影响,保险人群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死亡率一般要低于国民人口。以第三套生命表的保障类业务表为例,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余命分别高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0.8岁和1.3岁,死亡率低10%~20%(见图1)。

二是与第二套生命表相比,保险人群死亡率有明显下降。以非养老类表为例,第三套生命表的男性和女性平均余命分别为79.5岁和84.6岁,比第二套生命表分别提高了2.8岁和3.7岁;死亡率比第二套生命表下降了10%~40%,不同年龄段降幅不同,男性平均下降了20%左右,女性平均下降了30%左右,反映了十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事业的进步,保险人群死亡率下降明显(见图2)。

从实际执行情况看,第三套经验生命表发布至今已将近一年时间,成效初步显现。对消费者而言,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风险保障类保险产品价格较发布前有了5%~10%的下降,消费者切实得到实惠,购买风险保障类保险产品的动力进一步提升;对保险公司而言,保险产品定价更加精准,风险更加可控,同时可以细分保险市场和客户群体,有针对性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扩大业务规模;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可以推动全行业更加科学合理提供责任准备金,降低发展风险,同时为风险保障类产品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做实“保险姓保”。

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的思考

强化第三套生命表的科学使用,更好地服务于保险监管与行业发展。生命表是寿险业的基石和核心基础设施,自1693年人类第一张生命表诞生起,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生命表的发展演变史就是一部寿险行业发展史,没有生命表就没有现代寿险业。第三套生命表是根据全行业数亿条基础数据编制完成的,准确性高,实用性强。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可以进一步加强第三套生命表在公司负债评估、偿付能力、资产负债匹配等监管方面的使用,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应当强化第三套生命表在产品设计、定价、准备金评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运用,细分客户市场,加大产品创新,科学评估风险,从而能够更加稳健、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生命表编制的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推动行业内外共同发展。一是要以此次生命表编制为契机,深入挖掘现有数据,在死因分析、地区差异、职业差异、趋势分析等方面进一步做深做细,加强与国家统计局、国家卫计委、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交流,互通有无,共享研究成果,为国家人口、社会保障等政策提供支持。二是要加强境外交流与合作,实施生命表国际化战略,可以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向国际保险业推广新生命表技术与成果,提高我国精算技术在国际保险业的地位。三是要加强行业内的培训宣传,让没有参与到生命表编制的公司也分享到生命表的成果,为回归保险本源、实现“保险姓保”提供技术支持。

加强行业死亡、疾病、意外伤害等基础数据的收集、积累和开发工作,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准确的、完整的基础数据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现代企业分析、决策、运营及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保险行业而言,如果基础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不仅可能给保险公司产品定价、准备金计提、风险评估、战略决策等带来风险,更可能影响行业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系统性风险隐患。应当进一步研究制定全行业统一的、科学的数据收集标准和规范要求,收集和积累影响行业长远发展的死亡、疾病、意外伤害等基础数据和信息,适时启动重大疾病发生率表修订工作,促进健康保险等保障类产品创新发展;在2017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意外伤害保险发生率表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意外险发生率的研究,加大对相关数据的长期积累、开发、分析与测算,不断修订和完善行业意外发生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