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股

智驾公司迎最佳IPO窗口期 “趁热”赴港成更好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随着“车路云一体化”国家级专项资金和配套政策的不断落地,2023年尚在“过冬”的智能驾驶行业似乎略有回暖——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智能驾驶企业,“择机”计划登陆资本市场。

近日,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自动驾驶初创企业Momenta已经通过境外上市备案程序,确定拟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并发行不超过6335.29万股普通股。

作为智能驾驶行业“老兵”,Momenta于2016年便获得A轮融资,2018年估值即超10亿美元,也是英伟达智驾平台Orin在国内的头部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Momenta成立以来,相继与上汽、上汽旗下享道、比亚迪、通用、丰田、博世等公司进行过产融合作,拥有包括上汽智己、广汽埃安、奔驰、丰田等头部客户。Momenta也是最早在国内获路测牌照的公司,最早几批登上Robotaxi完全无人驾驶系统的供应商等。

但是,即便生态位如此靠前,拥有大量头部OEM客户的Momenta,其资本市场之路亦走过了八年之久。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沉寂了约一年以后,整个智能驾驶企业几乎“全体”都在寻求上市,其中包括文远知行,佑驾创新、纵目科技、小马智行、地平线、如祺出行、黑芝麻、福瑞泰克、享道出行等等。

从上市地点来看,港股成为智驾公司纷纷选择的落脚点。

对此,有投行人士及产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部分智驾公司此前美股IPO反响不佳,加上智驾解决方案竞争激烈,因此智驾公司在2023年很难再从一级市场融资,IPO融资也变成了许多企业为了持营的无奈之举。但今年年初以来,由于部分智驾公司在港股的表现“意外尚佳”,因此也有许多公司想趁着港股智驾估值锚较高,抓紧完成上市和资方退出。

政策打开想象

进入2024年后,高级别自动驾驶新政迭出,智驾公司进入高价值商业化领域的日期逐步临近。在这个背景下,智驾企业开始扎堆上市。

今年6月4日,工信部联合多部委发布首批9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企业名单,比亚迪、蔚来、长安汽车、广汽乘用车、上汽集团北汽蓝谷、一汽集团、上汽红岩、宇通客车入围。

据记者整理,包括Momenta、如祺出行、享道出行等拟IPO智驾企业或直接、或间接参与以上试点。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方面,6月,广州市颁布的远程测试(无人)牌照和载货测试牌照,允许获牌企业在广州市开展自动驾驶城市货运车“纯无人测试”及“载货测试”,测试范围覆盖白云、花都、番禺、黄埔、南沙、海珠6个行政区共797条测试道路,双向里程3247公里,其中包括南沙区全域,为全国首个开放城市道路L4级自动驾驶货运车纯无人远程测试许可。

而包括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拟IPO企业,也均获得了前述路测牌照。

高级智驾,政策先行,接连不断的政策礼包,一定程度打开了智能驾驶企业的盈利空间,加大了IPO成功的可能性。

此前,由于政策尚未开放,大量智驾企业只得“卷”向为OEM的L2级自动驾驶或ADAS(高级辅助驾驶)提供解决方案服务,毛利下降,亏损严重成为普遍现象。

以纵目科技为例,2021年至2023年,公司累计亏损近16亿元,同期毛利由2021年的13%下降至2023年的5.4%。

包括智驾芯片为核心业务的黑芝麻智能,也难以摆脱主机降价带来的影响,公司营收从0.61亿元增长至3.12亿元,但同期,黑芝麻智能的净亏损分别约为23.57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三年净亏损合计为99.66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6.1%、29.4%、24.7%,亦呈现逐年下降态势。

“目前汽车行业搭载的驾驶辅助主要以L2为主,但国内智能驾驶市场主要被国际供应商垄断,对于中国本土智驾初创企业来说,不仅在研发上的投入较大,合作车企比较少,竞争也异常激烈。”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以来许多管制,包括高速与城市自驾也逐步放开,还有工信部等部委颁发的智能网联汽车牌照等,都说明行业离大规模商业化越来越近了。”

“对于筹备上市材料的企业来说,今年的环境非常适合智能驾驶企业上市融资,投资者也会对相关公司更有信心。”张翔表示。

赴美受挫

而对于智驾公司来说,选择IPO市场对于投资人退出和持续融资均较为关键。

2024年2月,Robotruck(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图森未来(TSP.O)正式从美股纳斯达克市场退市。作为中资背景下首个登陆资本市场的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于2021年4月登陆美股市场,并在当年6月创下约80美元/股的新高,市值一度高达183亿美元之巨。

然而好景不长。创出新高后一个月,图森未来即跌破约40美元/股发行价,随后市值不断缩水。2024年2月退市前,图森未来最后一个交易日股价仅有0.25美元/股。

而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中,图森未来相继出现了董事会策反,合作伙伴解约等事件,并无奈将业务重心放回中国市场,企图借助解决方案业务在中国实现商业化落地。直至2024年1月,图森美国被美国监管机构以泄露商业机密为由暂停一切商业活动——这也成为图森未来退市前,“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资智驾第一股”的动乱、低迷与遗憾退市,令部分智驾公司对登陆美股迟疑不决。但仍有智驾企业愿尝美股市场深浅。

2023年2月,智能驾驶“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HSAI.O)登陆美股市场,发行首月股价即冲上30.36美元/股高点,最高较发行价19美元/股上涨约60%。然而禾赛也未能幸免于“出道即巅峰”的尴尬,仅至2023年5月底就跌至6.96美元/股。2024年2月,禾赛因被划入所谓“实体名单”再度下跌,最低下探至3.28美元/股。

即便今年3月禾赛最新年度财报交出56.1%的收入增速和智驾行业难得一见的正向经营性现金流,但当前股价仍与去年上市首月相差甚远。

转投港股

美股市场的不待见,令智驾企业的IPO去向产生了分歧。

同为激光雷达头部企业,速腾聚创(02498.HK)于今年1月登陆港股。而在连续走平数月之后,速腾聚创于今年5月20日发布超预期一季报,当天股价上涨超45%;随后6月11日公司再度股价破百。虽然已经出现陆续回调,但目前速腾聚创股价仍有54.75港元/股,高于发行价43元港元/股。

无独有偶,今年3月,智驾解决方案公司知行汽车科技(01274.HK)也选择港股作为了IPO落脚点。上市后,公司股价也一度从29.65港元/股的发行价,达到了最高115.60港元/股的高位。虽然被调入沽空名单后,知行汽车科技一度大幅下挫,但截至6月24日收盘,公司股价仍收于72.75港元/股。

对此,有投行人士告诉记者,速腾聚创、知行汽车科技的尚佳表现,相当于给别的智驾定下了较高的估值锚,不论对IPO还是退出来说都是有利的。智驾公司也希望尽快上市,以免市场热度退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