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股

优卡集团递表港交所 市场份额小 “卖信息”合规风险大

市场资讯

关注

新快报讯 记者张晓菡报道 近日,金融居间机构科技服务商优卡集团递表港交所,拟登陆港交所主板。近年来,优卡集团的业绩“增收不增利”,在相关监管条例变化背景下,其导流业务的财务表现出现了恶化。此外,其服务平台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公司未来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合规成本。

业绩“增收不增利”

所谓的“金融居间机构”即贷款中介,优卡集团主要通过自研平台“融享客”帮助金融居间机构拓展和激活客户群,来促进贷款的达成。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2年的营收规模计,优卡集团在中国所有金融居间机构科技服务商中排名第一。虽为“第一”,但其所占市场份额却不高,仅为3.7%。

从业务来看,优卡集团收入来源来自精准营销服务、科技订阅服务、广告三部分。其中,精准营销服务是其主要业务,该业务通过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获得流量,邀请对服务感兴趣的个人提交个人信息,在得到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其信息匹配后提供给金融居间机构,从而实现对接。

2021年-2023年,该部分收益从1.76亿元增长至2.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9%,且每年收益占比均在总收益的90%左右。不过,在主要业务逐年上涨的情况下,优卡集团的利润却出现了下滑,2021年—2023年分别实现收益约为1.91亿元、2.2亿元和3.34亿元,分别实现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55亿元、1.03亿元和0.91亿元。

记者注意到,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与公司终止的一项业务有关。过去,优卡集团营运移动应用程序向线上消金平台进行用户导流,然而,导流业务的财务表现于2022年开始恶化,并于2023年出现亏损,公司表示这种情况是“因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而加剧”,因此,2023年,公司将这项曾在2021年给公司带来6864万元溢利的业务进行了转让,交易对价仅为288.7万元。

数据流量获取成本占比较高

招股书显示,优卡集团很清楚所处行业常常面临合规问题,因此,出售引流业务后,优卡集团于招股书中将其与目前专注的SaaS解决方案业务(包括精准营销服务和科技订阅服务)撇清了关系,并认为SaaS解决方案业务客户主要集中于线下,互联网金融监管条例的变化对其该项业务影响不大。

优卡集团在招股书中强调,其在贷款相关业务中的身份仅为“技术服务商”,但其也不得不承认,也存在会因金融居间机构的行为面临用户纠纷或投诉的风险。

其实,优卡集团自身也曾存在不合规情况。2023年5月,优卡集团旗下“融享客”平台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且整改不及时,被重庆市通信管理局通报。公司也于招股书中直言,预计未来监管机构及公众将更加关注数据安全及保护,可能会增加合规成本,面临与此相关的更严格的审查及挑战。

此外,公司依赖各种第三方渠道以获得用户流量,并且数据流量获取成本在营运开支中占比最大,2021—2023年,分别为人民币7790万元、1.17亿元及1.67亿元,分别占总收益约40.8%、53.5%及50.0%。优卡集团认为,公司在用户流量获取方面已产生巨额开支及投入大量资源,且日后可能继续这样做。概不保证始终能够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进行此类活动,公司的开支增速或会快于收益,且可能高于公司预期,这可能会损害公司的盈利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