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股

港股开盘 | 恒生指数低开0.52% 中金:港股较A股仍有比较优势

智通财经网

关注

6月17日,港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低开,恒生指数跌0.52%,恒生科技指数跌0.58%,国企指数跌0.51%。

盘面上,科网股、造车新势力表现较弱,阿里巴巴跌1.3%,小鹏汽车、蔚来跌超1%。

关于港股后市,中金公司研报表示,基准情形下,预计政策仍有望持续出台,但“强刺激”不现实,因此市场短期可能更多呈现震荡盘整态势。后续市场还有多少空间?驱动市场的三个主要动力中:

1)风险溢价已修复大半。我们测算仅靠风险偏好的修复或能推动恒指到19,000-20,000点的我们的第一目标区间;

2)无风险利率短期腾挪空间有限。假设10年美债利率降至4%的中枢,10年中债维持2.3%不变,有望支撑市场至21,000点左右;

3)盈利是开启市场更大空间的关键,如果2024年盈利能够实现10%的增长,恒指有望攀升至22,000点或更高水平,但这又高度依赖信用周期的开启。

我们从自上而下的策略角度测算2024年盈利增长4%,低于当前市场共识。因此,我们认为更多催化剂出现以前,市场或在当前水平(恒指18,000点)震荡。

不过,我们认为港股比A股依然具有比较优势,体现在:1)估值偏低,不论是高分红还是科技成长;2)港股对流动性更敏感,且海外资金配置比例也处于低位。截至4月底整体外资对中资股的配置比例从2021年初的15%降至5%,且低于被动比例1ppt;3)盈利较好的周期和互联网等板块在港股中占比更多,盈利承压的地产与制造链条多数集中在A股。此外,若美联储年内开启降息,联系汇率制下港股也将较A股更为受益。

对于近期港股大涨后回调的原因,汇丰晋信基金的基金经理付倍佳认为,此前的大涨行情由利率端、基本面端、交易端共同驱动。近期港股调整主要是因为阶段性的被动资金流入趋缓,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后背景下,做空比率开始小幅抬升,且主动型资金仍在等待经济基本面复苏的数据验证,这些因素促使港股回调。不过,推动港股上涨的因素并未消失,人民币资产的回调幅度不会太深,后续上涨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展望后市,付倍佳认为,港股行情的核心是盈利增长,流动性有望于下半年迎来持续改善。付倍佳表示,后续需重点关注国内企业开工及现金流、内需复苏节奏、海外降息预期变化等情况。要获取投资收益必然会面对风险,关键在于如何控制风险敞口以及寻求尽量大的风险回报比。

付倍佳表示,后续主要关注三大主线:

一是盈利超预期增长。受益于经营杠杆弹性大、前期降本增效,互联网及部分消费服务行业的盈利有望持续超预期。同时,部分龙头公司的新技术或产品实现突破,收入有望大增,开启第二次增长,具体看好互联网、部分消费服务、电子行业等领域。

二是美债收益率下行带来的机会。下半年美债收益率预计趋势性下行,关注市场预期处于低位、与美元负相关性大的行业,以及供需格局佳、因价格上涨弹性大而超预期贡献盈利的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创新药等。

三是高股息资产。关注基本面良好、净资产收益率稳中有升以及分红意愿提升的高股息资产投资机会。随着利率下行,高股息资产估值扩张的确定性较大,部分港股的股息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市场,中长期看好其底仓配置价值。

热点要闻

1、央行初步统计,2024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5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26万亿元,同比少增2.1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727亿元,同比多增77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15亿元,同比多减171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50亿元,同比多增196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18亿元,同比多减186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2万亿元,同比多251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49万亿元,同比少349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060亿元,同比少2835亿元。

2、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目前,除北京、上海、深圳外,全国其余城市均已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城市房贷利率下限取消后,目前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根据政策和市场形势变化对房贷利率作出调整,房贷执行利率较前期有明显下降。

据估计,政策落地后,大多数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可能下降0.4个百分点左右,二套房贷利率可能下降0.6个百分点左右。按照100万贷款、30年期限、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测算,首套房贷总利息支出可减少约8万元、二套房贷利息支出能减少约13万元。

3、央行网站上周五发文称,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评价,遴选了首批近700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向21家全国性银行推送。各银行快速响应,迅速行动,首笔科技创新贷款近日已发放,后续其他贷款将陆续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正在组织开展第二批32万余家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评价,遴选企业名单推送给银行。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与科技部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优化创新积分评价指标,强化政银企对接,推动银行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4、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上周五宣布,沪深港通下合资格ETF扩容将于2024年7月22日生效。此前,香港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24年4月19日公布了新的沪深港通ETF纳入标准。

香港交易所和沪深交易所将分别按照新的纳入标准于2024年7月12日公布最新的沪深股通合资格ETF名单和港股通合资格ETF名单。确定ETF是否合资格的数据考察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17日。

公司要闻

中国神华(01088):5月商品煤产量2740万吨 同比增长1.9%。

理想汽车-W(02015):6月15日授出约259.51万份受限制股份单位。

中国平安(02318):前5月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合计约3997.55亿元,同比增长3.38%。

新华保险(01336):前5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785.7亿元,同比减少10.94%。

万科企业(02202):公司向邮储银行深圳分行申请贷款共计41亿元,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通过将持有的项目资产抵押等方式为相关贷款提供担保。

中国中冶(01618):前5月新签合同额5089.1亿元,同比降低5.7%。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257.7亿元,同比增长121.8%。

远洋集团(03377):前5月累计合同销售95.6亿元,销售均价每平米9500元。

富力地产(02777):前5月总销售收入约44.5亿元,同比减少57.86%。

富智康集团(02038):附属领赋拟进一步向Fushan进行第三次注资,涉资4236.2万美元。

先声药业(02096):董事会决议行使回购授权适时于公开市场按不超过5亿元的总金额回购股份。

本文选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刘家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