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股

百年巨头东芝之后,日本罗森也将退市!

港股那点事

关注

日本便利店巨头罗森的退市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报道称,罗森计划在7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后,公司预计于7月24日正式从东京证券交易所与大阪证券交易所退市,结束24年的上市历史。

尽管如此,罗森方面明确表示,这次内部股权变更及投资战略调整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今年2月,日本移动运营商KDDI宣布将对罗森进行公开要约收购。随着要约收购完成,三菱商事和KDDI将各持有罗森50%的股份。

在华门店超6000家

罗森官网显示,罗森于1939年在美国俄亥俄州以“Mr. Lawson's Milk Store”的形式成立。1975年进入日本市场,作为一家专业的连锁便利店公司在日本全面展开业务。目前,罗森除了日本和中国外,在印度尼西亚、美国、泰国、菲律宾也拥有多家店铺。

2000年,日本罗森同步于东京证券交易所与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已有24年。

截至2024年4月末,罗森在全球约有21000家店铺,在中国有约6300家店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便利店TOP100》公示榜单显示,美宜佳(33848个)、中石化易捷(28633个)、中石油昆仑好客(19780个)位列前三位,天福便利和罗森分别以7208家和6330家位列第四和第五。同时罗森也是唯一一个进入前5的外资品牌。

目前,罗森退市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在评论区以为罗森或将闭店倒闭。

对此,罗森北京地区的加盟热线及门店工作人员均表示,暂未接到业务暂停或关闭的相关通知。罗森中国官方客服也表示,目前没有接到门店关门的相关通知,后续以罗森官网发布信息为准。

2023年中国罗森营业额同比增124%

罗森的“退市”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和热议,日本业界和消费社会以罗森“退市”为契机,掀起了一阵“日本便利店时代要发生巨变吗”的担忧。

根据统计,包括罗森在内的日本三大便利店2023年赚得盆满钵满,其中尤以罗森最为突出,营业收入、纯利润等均创新高。

显然罗森的“退市”并不是因为业绩不佳。

罗森公布的截至2024年2月财年的综合财务业绩显示,期内,净利润为521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5亿元),同比增长76%。这是10个季度以来首次创下新高。该公司计划因KDDI的收购要约而退市,这将是其最后一次公布全年财务业绩。海外便利店恢复利润25亿日元(上一财年亏损49亿日元)。占海外门店近90%的中国门店数量增至6300家左右(去年为5620家),销售也强劲。

日前,CCFA新消费论坛——2024中国便利店大会全体大会上,罗森中国总裁三宅示修表示,目前罗森在中国已经覆盖了17个省和直辖市,进入了125个城市。在销售额方面,与上年相比,实现了同比124%的增长,2023年中国罗森营业额(含税)超过142亿元。

电信巨头跨界收购

媒体报道显示,2月6日,日本电信业巨头KDDI宣布,将对罗森展开要约收购,收购总额将达到近5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0亿元)。

3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示了KDDI株式会社收购株式会社罗森股权案。交易前,罗森由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单独控制。交易后,三菱商事和KDDI将各自持有罗森50%的股份,共同控制罗森。罗森将成为两家企业的权益法适用企业,罗森的股票将从交易所退回,不再公开交易。

据一财,对于KDDI选择跨界收购罗森,日本国内有分析认为,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通信以外的业务。随着电信行业市场饱和,日本各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在金融、零售等领域拓展市场。

其实,日企退市并不是新鲜事。去年12月底,日本东芝正式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摘牌退市。而东芝退市的原因则多为财务、经营丑闻困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