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股

华泰证券:中外电力高增长周期共振 全球电力基础设施投资或仍面临较大缺口

智通财经网

关注

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球能源转型叠加电力高增长,推升中长期电力基础设施需求。同时,新能源转型过程对电网来带更高需求,现有电力基础设施也可能亟待全面升级、包括储能及智能电网等。与此同时,电力投资的高速增长也可能结构性推升上游等资源品需求。

华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1季度用电量增速接近10%、再现高弹性

如该机构此前分析,中国单位GDP用电量自2022年起进入上升通道,今年一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9.8%、明显高于同期实际GDP增速(5.3%),此前对电能增长的支撑因素仍在延续:

出口量高增长:工业用电量呈现趋势性增长,尤其是出口量对用电量增长的解释力亦显著上升——如今年1季度出口量增长12%、对应工业用电量增长达到8%。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1季度公共充电桩耗电量同比增长近六成,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0.1%,对用电量增速贡献超0.2pct;数据中心及电能替代的影响力也在逐步强化。

此外,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可能使得用电量增速从2021年起持续高于发电量增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规上工业发电量并不统计风光小型电厂,同期分布式较集中的省份用电量与发电量增速差走阔亦可佐证。

美国用电量增长也面临结构性跳升

中国以外,2019年以后全球单位GDP的用电量由降转升、目前已超过2015年(巴黎协会时)的水平,以美国为例,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预测北美未来9年的用电量增速将从此前的0.5%左右接近翻倍至1.4%,具体看:

AI和电动车发展是推动电力增长的共同因素:虽然目前份额较小,但AI产业相关用电量指数型增长,对用电量的贡献可能迅速膨胀。据IEA测算,全球数据中心在2022年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2%,但保守估计到2026年用电量或将增长7成;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亦有望从2023年的17%提升至50%,对应充电需求将翻3倍。

美国“再工业化”过程也可能边际推动用电需求:美国三大法案对本土产业投资进行支持和补贴,或对本土汽车、新能源、芯片等制造业产业有所回流,2023年美国工业用电量增速亦回升至1.2%。

风险提示:外需回落拖累出口量增长;极端天气影响电力供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