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股

美股新股前瞻|营收结构波动剧烈,车险售后“外包”益盛鑫科技走向IPO十字路口

智通财经网

关注

车险综改三年至今,在市场继续调整过程中,车险市场的内卷依旧不曾停止,但新能源汽车浪潮的袭来,也让市场对车险保费的变化重燃希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家业务横跨中国南北的保险售后服务型企业新疆益盛鑫科技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拟以SXT为股票代码,申请纳斯达克上市。该公司最早于2023年9月15日向SEC递交秘密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益盛鑫科技也是为数不多,在公布IPO招股书之前就已完成境外上市备案的企业。根据招股书,该公司计划以4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125万股股票,募资范围在500万-625万美元之间。

年入4900万美元的车险“外包”,业务结构波动剧烈

智通财经了解到,益盛鑫科技总部位于广州,主要为保险公司和券商提供解决方案,致力于车险后市场增值服务、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以及客户开发服务等基于场景的定制服务。目前其业务范围在新疆和广东地区,在2023年共服务了52家企业客户,包括中国人保财险、中国平安财险、太平洋保险等企业。

不过,即便益盛鑫“力证”自己的科技含金量,其业务却大部分来自于为企业客户提供汽车保险售后增值服务。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对比汽车行业,从汽车增值服务发展到“汽车后市场”,因此“保险增值服务”也被人们称之为“保险后市场”,简称“险后市场”。

招股书显示,在截至3月31日止的2022财年及2023财年,益盛鑫科技收入分别为3015.37万美元及4923.35万美元,近几年以来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在截至9月30日止的2024财年首六个月,公司收入达到2649.78万美元,同比增长25.2%。

值得注意的是,2023财年和2022财年,该公司的总收入主要来自为企业客户提供汽车保险售后增值服务,同期这些服务分别占其总收入的86.2%和81.4%,其总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汽车保险售后市场增值服务产生的收入增加,该类增值服务2023年的服务量比2022财年增加了约106.5%。

可见,益盛鑫的业务与汽车和保险均有所链接,更细分一点,益盛鑫承接的业务大多是来自于财险公司,该公司主营汽车保险售后增值服务中,包括车辆安全检查服务、车辆驾驶风险筛查服务、代驾司机和救援服务及车辆维修和其他增值服务。

对此,益盛鑫在招股书中表示,2022财年该公司大多数汽车保险售后增值服务合同都是从保险公司获得的,只有大约 30%的合同是从保险经纪公司获得的。在 2023 财年和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的六个月中,大约有50%的汽车保险售后增值服务合同是从各种保险经纪公司获得的。可以说,益盛鑫的业务和财险公司可谓是深度绑定。

从利润端来看,在2022财年、2023财年内,该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47万美元及252万美元,就毛利率角度而言,该公司在2023 财年的毛利率为14.5%,与2022财年的16.6%相比下降了2.1%,而2024财年首六个月,该公司的毛利率进一步走低至12.7%。

细察财报不难发现,其毛利率的走低,或与公司业务结构的大幅波动有关:从近年其主营业务车险售后市场增值收入来看,2023财年内,其车险安全检查服务的收入锐减近七成,由2022财年的1340.17万美元锐减至404.29万美元,同期内车辆维修服务收入却能大幅增长超过3倍之多,由上年同期的765万美元暴增至约3389万美元,从而也带动总收入的大幅增长。

而到了2024财年的首六个月,车辆安全检查服务收入继续较上年同期暴跌九成,这次大幅增长的业务反而成为了代驾司机和救援服务业务,其收入大幅增长超过11倍,而在2023财年内的明星业务车辆维修业务则增长56.3%至1822万美元。

然而,毛利率的波动也侧面反应出其业务的不稳定性。益盛鑫承接这些车险公司售后市场业务,其服务组合的不断变化则可能会使得公司分部业务收入大起大落,倘若其提供成本较高、利润率较低的服务产品,则长期可持续性待考。

押注广东市场,与新能源汽车周期“共舞”

值得关注的是,由益盛鑫的营业成本来看,该公司似乎“野心勃勃”,并在这个过程中尝到了地域扩张的“甜头”。

根据原中国银保监会的数据,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中国车险的年度总保费在过去20年中一直稳步增长。原中国银保监会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市场,汽车保有量为中国车险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与车险售后增值服务市场密切相关。

另由最新公开数据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广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卓越的销量表现全面领跑,其中广东省凭借482,043辆的成绩独占鳌头,江苏省和浙江省紧随其后,形成了稳固的“第一梯队”。不仅如此,在新能源渗透率上,广东同期亦是稳居前五,达到了43.6%。

招股书显示,益盛鑫科技业务依赖两个主要市场,即为广东和新疆。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其98.6%的收入来自广东和新疆,在此期间,其总收入的87.7%来自广东。2023财年和2022财年,同期总收入的85.9%和77.1%来自广东。

广东市场之于益盛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这对于益盛鑫而言似乎更代表着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两地展业显然需要更多的成本,为此,益盛鑫的营业成本也进一步由2022财年的2515.68万美元攀升至4208.22万美元,可以说,益盛鑫绝大多数赚到的钱,更为明显投入了业务扩张上。现金流情况亦能佐证这点:2023财年,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372.28万美元,表明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出现了现金流出,或意味着公司在扩大业务规模的同时,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和费用,导致现金流出。

其次,从车险保费在财产险中的占比来看,随着近几年车险综合改革的推进,占比呈现下降的趋势,从2015 年的77.5%下降至2023年的54.7%,且车险市场马太效应明显。尽管受近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车险的消费,但从数据来看,2023年,我国车险保费规模为8673亿元,同比增长5.64%,车险总体市场增速放缓。

在市场增速放缓的同时,并不意味着竞争对手的减少。据天眼查数据,至今存续/在业的提供保险售后服务及协助理赔等业务的公司超70000家。而类似于蔚来、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切入保险赛道,后续车辆维保和增值服务的一站式模式,也将令维修定价走向统一而标准化,这或许也是益盛鑫所需要直面的竞争。就目前而言,与知名险企合作,并拿下财险巨头的大订单,或许将会令其在市场生存中更有胜算。

因此,益盛鑫科技亦在招股书中指出,中国的保险服务业竞争激烈,他们预计竞争将持续并加剧。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定价压力和盈利能力下降,并可能阻碍公司实现收入可持续增长的能力,或导致其失去市场份额。如果该公司无法与这些竞争对手有效竞争,他们可能会失去客户,财务业绩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