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股

低空经济区域发展:禀赋有别,错位竞合

智通财经网

关注

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尚处于萌芽期,行业顶层设计持续完善,应用场景快速拓展,产业逐步走向成熟。航空产业作为附加值最高的制造业之一,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对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我国低空经济行业发展及政策方向已逐步呈现出区域分化、差异竞合趋势。我们认为,未来可通过政策立法、资源禀赋、跨界企业资源整合三条路径持续跟踪各区域低空经济发展。

顶层设计持续完善,应用场景快速拓展。

2010年至今,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已相继在全国组织了3轮较大规模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低空经济应用市场可分为四类:消费类、作业类、运输类和长时长航程应用。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已达4000亿元,预计2024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2024年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其中指出,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

地区政策快速跟进,依赖区域禀赋差异化竞争。

航空产业是附加值最高的制造业之一,其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对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中央到地方政府,均高度重视航空产业的发展,我国正在加速形成华东、东北、西北、西南、中部区域一体化的五大航空产业集群。长三角科技制造优势显著,围绕大飞机产业链,发力“民航+通航”制造,浙江省提出到2027年全省航空产业总产值目标达3000亿以上;安徽省计划到2027年建设20个左右通用机场,低空经济规模力争达到800亿元,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低空经济核心城市。珠三角地区低空经济起步较早,广州、深圳低空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优势明显,珠海市在低空经济应用和运营具有示范效应。广东省计划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西部地区航空基础与军工生产紧密相关,成都政策重点关注工业无人机发展,将低空经济做完成为今年重点产业链。西安航空航天科研生产力量国内领先,汇集众多C919重要供应商,目标打造西安航空集群。

三条路径持续跟踪各区域低空经济发展。

路径一:关注空域开放政策落地以及后续立法。从国家层面建议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修改及落地情况,在区域层面持续跟踪四川、海南、湖南、江西、安徽5省的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进展。

路径二:关注低空经济区位资源禀赋,以及差异化产业发展目标。各地低空经济发展的地理、科技、制造、人才等资源禀赋有较大差异,选取的低空经济发力点亦存在一定差异。关注长三角、珠三角空经济全产业链建设,以及成都、西安两大航空产业集群的军民融合发展。

路径三:关注产业链形成期,跨界企业整合区域资源发力低空经济。飞行器整机供应链和新能源汽车有一定重合度,物流企业有望率先整合优势地区供应链实现切入。

风险因素:

政策不达预期的风险;适航审定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基建配套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投资策略:

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珠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产业链完备度世界领先;长三角地区具备大飞机整机制造以及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产业基础,未来有望快步赶上;中西部地区在军工制造上有丰富的产业基础,未来的发力点聚焦在军民融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建议关注以下细分领域:

1)空域改革受益:区域层面持续跟踪四川、海南、湖南、江西、安徽5省的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进展。

2)航空器及基础设施制造:航空器制造包括通用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eVTOL等产业链环节。低空基础设施包括通信、导航、雷达等。

3)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转型:目前已有部分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宣布投入航空器研发制造,预计未来相关供应链企业有望转型成为低空飞行器供应商。

本文编选自“ 中信证券研究”,作者:刘易、田鹏、王涛 、侯苏洋;智通财经编辑:马火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