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股

香港打响人才攻坚战 业界建议定位:国际创科人才枢纽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湾区科创先锋 之香港科创人才攻坚战

科创,即科技创新,早已是当下的热词。在湾区经济发展中,在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科创更是实实在在的关键所在,新老问题并存,进展日新月异。即日起,大湾区观察版将不定期持续推出“”系列报道,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湾区经济有关科创发展的一切问题,力图提供有价值的、兼具广度和地气的信息。

作为该系列的首个专题,同时也是上一期“香港人才争夺战”专题的延续,今天重点关注香港的科创人才“攻坚战”。 (辛灵)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创科香港基金会Hong Kong X科技创业平台主席沈南鹏在发言中指出,香港目前科创基础相对内地仍然比较薄弱,而从打造科创生态角度来看,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解决了人才问题,自然就会有科技综合能力和更新的创业商业模式诞生,香港就能够在科技创业中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并且在产业上有所突破。

科技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去年底,广东省官方印发《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如今,上述走廊范围延伸至港澳。今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提出,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随着上述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政策、规划的逐步落实,香港创立国际科创中心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而科创(同创科,指科技创新,下同)人才作为香港科创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也愈发受到重视。

香港发展科创还需突破哪些瓶颈?9月11日,创科香港基金会(Hong Kong X Foundation,下称“基金会”)在香港科技园举办了首期“X-PLAN创科超人团”毕业路演暨大湾区人才发展高层论坛,并发布了《创科发展,人才先行——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人才发展策略建议》白皮书(下称“白皮书”),集合粤港澳大湾区的专家、投资人、科创领域创业者为香港的科创人才发展策略“把脉问诊”。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出席了该论坛并发言。

白皮书建议,香港以“智能时代的国际创科人才枢纽”定位,来获得更从容的发展空间,并以更有魄力的创新举措吸纳全球人才,从而释放科研及创新潜力。此前,2017年10月,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上任后发布的首份施政报告提出,香港是“建立国际科研人才枢纽的首选之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现场综合采访以及翻阅白皮书了解到,过去数年,虽然香港在扶持科创和创业上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香港的科创和创业环境也有了显著的提升。然而,科创人才供需矛盾、科创行业发展空间小、商业模式转化能力弱等依然是香港成为国际科创中心过程中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四大因素导致香港科创人才不足

白皮书指出,目前香港发展科创面临着四方面的主要挑战。

首先,科创行业求才若渴,但科创人才供应(数量、能力)难以与之匹配。数量上的人才缺口主要体现在针对初中级技术岗位的、训练有素的技术员工;同时,创业团队也很难招到香港本地的高级工程师及技术综合能力强的“全端工程师”——以致不少初创公司反映“很难在香港搭建完整的技术团队”。

其次,能力不匹配的主要原因在于香港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香港学生的学术表现虽好,但由于缺乏产业接触和实操经验,大部分毕业生对实际的业务场景了解甚少,需要创业企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实战培训才能胜任工作;同时,毕业生通常只擅长某一个细分科技领域,而创业公司出于减少用人成本的考虑,更倾向于招募“一职多能”的人选。

再者,香港科创行业发展空间小、薪资低,难以吸引并留住优质人才。香港的优等学生仍普遍集中在金融、医学、法律等行业,理工科专业学生生源质量欠优,且毕业后转行普遍。原因主要在于择业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且薪酬及期权竞争力低,无论是与香港其他岗位比,还是与内地或硅谷同级别的技术岗位比,香港技术人才的薪酬水平都处于低位。

另外,香港的科技创业团队技术能力强但商业能力弱,导致产品的技术含量虽高,但商业拓展表现平平。香港创业团队以理工背景为主,商业常识与技能亟待提高,特别是商业洽谈及沟通技巧、商务拓展与资源对接、视野拓展、内地拓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日前在出席此次“X-PLAN”创科超人团毕业路演暨大湾区创科人才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香港有不少很好的大学,大学里也都有很好的跟创新科技相关的课程,但把学生培养出来后,如何让他们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是长期困扰香港科创发展的问题。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香港在构建良好的科创生态体系、让整个城市的科创氛围更加浓厚等方面还需做出更多努力,才能让大学中更多优秀的年轻人自愿投入到科创领域中来。

借大湾区东风汇聚各界人才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无疑为香港解决上述困扰带来了崭新的机遇。林郑月娥在前述活动发言时指出:未来,香港不单能在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也应该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一个汇聚各界人才的中心,使香港成为推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创科香港基金会、Hong Kong X科技创业平台主席沈南鹏在发言中指出,香港目前科创基础相对内地仍然比较薄弱,而从打造科创生态角度来看,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解决了人才问题,自然就会有科技综合能力和更新的创业商业模式诞生,香港就能够在科技创业中做出自己的特色来,并且在产业上有所突破。尤其是香港处于大湾区规划中的一部分,是大湾区中独特而重要的一员,能够让人才得到充分的发展、融合,整体的创新能力会大大释放出来。

为了扶持香港科创,中央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包括让香港的科研机构、大学能直接申请中央科技研发基金的项目,让中央科研资金能够“过河”,中科院同意在香港成立分属机构,并将两个重要的研究所落户香港;在香港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两院院士联盟等。在刚刚过去的9月20日,国家科技部也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强创新科技合作的安排》及《科学技术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关于开展联合资助研发项目的协议》,两地科创合作踏上新台阶。

为了吸引更多科创人才赴港,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新措施。例如科技专才培育计划、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优化实习研究员计划以及为本地学生提供研究课程资助、研究院宿舍等措施。在配套方面,还推出了包括青年共享空间计划、为香港科学园投入100亿港元用于人才培训及人才公寓建设等。

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局主席查毅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香港在发展科创方面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包括更容易聚集全球科技发展信息、科研能力强等,如果能跟大湾区内其它城市联手,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湾区的建设,能够形成更好的集聚效应,为区域内的城市吸引到全球最顶尖的科研人才和最有经验的科技创业家。对于香港来说,这些人才能够优化我们的人才库,也可以带动本地人才的提升。” 查毅超表示,因此希望进一步畅通大湾区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增加城市间合作。

而以香港科技园为例,这里的企业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但香港超过一半的科研人员聚集在此,很多成功的创业团队都是混合团队,许多来自内地和外国的科创精英也都在此开展研发工作。“这从侧面反映出香港是全球包容性、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地区,也将是香港未来在大湾区中吸引人才的一个优势。”查毅超说。

创业者:盼香港人才政策更包容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长期以来,香港高昂的生活成本、有限的科技技术载体等因素,也限制了香港留住科创人才的“能力”,构建完善的科创生态体系仍任重而道远。

从内地赴港创业的钱方QF Pay创始人兼CEO李英豪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最初他在香港创业的时候,仅是租一个周末使用的小办公室就要两千多港元,去铜锣湾一个普通的餐馆吃饭人均下来要100多块港币,加上其他开支,让创业者难以承受。

“全球各地来香港的人,包括本地人,要在香港创业,如果各种开支、房租、税务不能有很好的资金支持或者优惠,还是举步维艰。”李英豪指出,在内地很多城市已经在做人才公寓的配套,香港其实也可以跟进。“其实现在香港创业环境已经好了很多,例如有很多孵化计划等,但我更希望在创业时,能有基本温饱的保障,并且家庭问题也能得到妥善解决,创业者才能心无旁骛地投身到科研中。”

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裁尚海龙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相比提出“来了就是深圳人”、“只要努力,广州永远欢迎你”等口号的大湾区其它城市,香港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的理念还不够开放,“一个城市要包容失败,要容纳不同的人才有发展的舞台。我希望香港特区政府能给创客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尽可能多的场景、应用、机会。”他表示。

白皮书建议,香港应以“人才友好型城市”为前提,区别化打造智能时代的“国际创科人才枢纽”,继续保持自身在人才聚集、超级联络人方面的城市定位传统,在智能时代诸多城市力争“人才高地”之时,将自身愿景定位在“枢纽”而非“高地”上,以“枢纽”定位获得更从容的发展空间,以更有魄力的创新举措吸纳全球人才,释放科研及创新潜力。

同时为了解决香港科创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大湾区各城市的协作,共同完善好香港的科创生态体系。未来应当加强学校与产业届的伙伴关系。通过知识讲座、就业教育、业界导师计划、实习计划、联合研究等机制,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产业和技术前沿趋势,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要鼓励创业孵化平台等社会机构为科创团队提供更多弥补其商业能力短板、为他们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能力建设和资源对接支持。

(编辑:辛灵,如有任何问题 或建议请联系:xinlingfly2007@163.co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