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港股

内地企业赴港IPO企业需关注发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新浪港股综合

关注

来源于 微信 广证恒生  

2016年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有47家,平均每月有4家企业到港股上市。到2017年,赴港上市的企业数有所减少,共27家。2018年截至3月8日,每月各有1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2017年后半年,港股市场新政不断:2017年6月16日香港交易所公布框架咨询文件,拟建议设立一个独立于主板及创业板的创新板;2017年12月经征询市场意见,港交所将允许未能通过财务资格测试(包括未有收益或盈利记录)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允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高增长及创新产业公司在港上市。

随着港股市场新政推出,预计国内诸多准备上市的公司将会把香港市场纳入重要的考量。但企业把去港股IPO纳入到资本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香港资本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赴港上市还要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包括发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发行风险】

●IPO募集资金不足:2016年到2018年3月,77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17家企业首发募集资金未达到预期,占比高达22.1%。其中首发募集资金与首发预计募集资金差额最大的是中银航空租赁(2588.HK),预计募资87.4亿港元,而实际募集资金额仅为43.7亿港元。

●跌破发行价:2017年至今,30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9家企业上市首日收盘价即跌破发行价,占比30%。23家企业2017年上市至今出现跌破发行价情况,占比76.7%。而A股市场中,尚未出现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情况。而从上市日至今的涨跌幅情况来看,2017年到2018年共有新增上市企业470家,其中仅有8家企业上市日至今发生过跌破发行价情况,占比仅1.7%。对比A股市场,港股市场出现破发风险的比率尤其高。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将会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后续的运作,如再融资、债券发行等。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不足:2017年至今30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主板上市的有25家,平均日均成交量为814.7万股,平均日均成交额为3969.3万港元;创业板上市的5家内地企业,较主板上市企业流动性略逊一筹,平均日均成交量为424.6万股,平均日均成交额为280万港元。A股主板/创业板上市企业2017年1月至今区间日均成交量是香港主板/创业板的1.5倍左右。另外,港股中不同上市企业之间流动性差异较大,主板上市的25家企业中,日均成交量超过1千万股的有5家,元力控股(1933.HK)日均成交量最高,为8455万股;日均成交量不足100万股的也有5家,九台农商银行(6122.HK)自2017年1月12日港股主板上市至今,日均成交量仅为47.1万股。

一、2017年至今30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港股政策刺激下内地企业赴港热情显现

根据wind数据库,我们统计了2016年到2017年港股市场中中资股(含H股、红筹股、中资民营股)数据。截至2018年3月8日,港股市场中中资股有1011家,而港股市场中全部港股也仅2205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占比49.9%。

2016年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有47家,平均每月有4家企业到港股上市。到2017年,赴港上市的企业数有所减少,共27家。2018年截至3月8日,每月各有1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w

wind,广州恒生

2017年6月16日香港交易所公布框架咨询文件,为拓宽香港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类型的发行人来港上市,香港交易所建议设立一个独立于主板及创业板的创新板,创新板划分为两个部分,创新初板的对象为未符合创业板或主板财务或营业纪录条件的初创公司;创新主板的对象为已符合主板财务及营业纪录规定,但由于采用非传统的管治架构,目前并不符合在港上市条件的公司。

2017年12月经征询市场意见,港交所将允许下列公司在港上市:(1)未能通过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包括未有收益或盈利记录的公司;(2)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高增长及创新产业公司。

2018年2月23日,香港交易所表示,监管机构将为采用“同股不同权”结构并计划为赴港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公司给出时间表。最快将在今年4月底完成规则修订,并接受相关公司提出的IPO申请。

港股市场新政消息不断,预计国内诸多准备上市的公司会把香港市场纳入重要的考量。

二、赴港上市风险阐述:关注发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随着港股市场新政逐步落地,预计未来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增多,但企业也要考虑到,香港资本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赴港上市还要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本节我们将对比A股市场,分别阐述赴港上市的发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2.1 发行风险:30家赴港上市企业中,22%首发募集资金未达到预期,30%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

港股上市发行风险包括两部分:首发募集资金不足和跌破发行价。本节将依次从这两个方面阐述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发行风险,并与A股市场进行对比分析。

2.1.1 2016年到2018年3月,17家企业首发募集资金未达到预期,占比22.1%

根据wind数据库,我们统计了2016年至今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首发预计募集资金和首发募集资金额。2016年到2018年3月,77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17家企业首发募集资金未达到预期,占比高达22.1%。其中首发募集资金与首发预计募集资金差额最大的是中银航空租赁(2588.HK),预计募资87.4亿港元,但仅募集到一半,首发募集资金额为43.7亿港元。其次是首发募集资金额较预期差额13.7亿的浙商银行(2016.HK)。中原银行(1216.HK)2017年7月19日香港上市,首发募集资金金额84.5亿港元,较预期少募集了8.5亿港元。

2.1.2 2017年至今9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首日收盘价即跌破发行价,占比30%

根据wind数据库,我们统计了2016年至今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IPO首发价格以及上市后每日收盘价数据,从而得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后首发日跌破发行价、上市后一个月内跌破发行价以及上市至今跌破发行价情况。

2017年到2018年截至3月8日,30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9家企业上市首日收盘价即跌破发行价,占比30%。其中跌幅最高的是雅生活服务(3319.HK),2018年2月9日香港上市后,首发价格12.3港元,首发日收盘价仅9.46港元,跌幅为23.1%。其次是山东国信(1697.HK),上市首日收盘价为4.42港元,较首发价格下跌了3.1%。

2017年至今这30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在上市后一个月内跌破发行价的有19家,占比高达63.3%。其中山东国信、凯知乐国际、内蒙古能建、象兴国际、信邦控股、滇池水务、兴泸水务、睿见教育8家企业继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后,在上市一个月内股票价格继续走低,再次跌破发行价。

2017年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在上市一个月后至今再次出现跌破发行价情况的有17家,占比56.7%。山东国信、凯知乐国际、内蒙古能建、滇池水务、兴泸水务6家企业收盘价再次创新低,在上市首日、上市后一个月以及上市一个月后至今三个时间段都出现了跌破发行价情况。以山东国信(1697.HK)为例,首发价格为4.56港元,2017年12月8日首发当天收盘价为4.42港元,跌幅3.1%;随后2017年12月13日,收盘价再次走低至4.3港元,较发行价跌幅5.7%;2018年2月12日,山东国信收盘价已降至3.42港元,较发行价跌幅已高达25%。

对比A股市场,股票上市当天并未有跌破发行下情况。根据wind数据库,我们统计了2016年到2018年2月新增上市企业每月新股发行上市后平均累计持续涨停板数。2016年以来,当月新增上市企业平均涨停板天数虽有所下降,但2018年1月,月度平均涨停板数仍有7.67个,2018年2月,月度平均涨停板数为4.3个。

A股市场中,2017年到2018年共有新增上市企业470家,其中仅有8家企业上市日至今出现跌破发行价情况,占比仅1.7%。对比2017年至今赴港上市的30家企业中,就有23家出现跌破发行价情况,占比76.7%,港股市场出现破跌风险的比率尤其高。

从本质上来讲,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对公司日常运营不会产生影响,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如果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将会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后续的运作,如再融资,以及债券发行。因此内地企业在考虑赴港上市时,尤其要考虑跌破发行价风险。

2.2 流动性风险:25家香港主板上市的内地企业平均日均成交量为814.7万股,仅为A股主板的3/5

对企业来说,获得更好的流动性可以获得一个得到市场认可的二级市场价格,这是股票市场定价功能的体现。根据wind数据库,我们统计了2017年至今赴港上市的30家内地企业从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7日的区间日均成家量/额数据以及A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量/额数据,用以通过对比,分析赴港上市的流动性风险。

30家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主板上市的有25家,平均日均成交量为814.7万股,平均日均成交额为3969.3万港元。企业之间日均成交量/额差距也较大,日均成交量超过1千万股的有5家,其中元力控股(1933.HK)日均成交量最高,为8455万股,日均成交额为1.2亿港元。日均成交量不足100万股的也有5家,其中九台农商银行(6122.HK)自2017年1月12日港股主板上市至今,日均成交量仅为47.1万股,日均成交额为231.8万港元。

而A股主板上市企业2017年1月至今区间日均成交量为1434.56万股,日均成交额为1.67亿元。A股主板日均成交量是香港主板上市的25家企业日均成交量的1.76倍。A股2017年至今主板新上市企业中,日均成交量最高的是华能水电(600025.SH),2017年12月15日上市至今日均成交量为20945.6万股,是赴港上市企业中日均成交量最高的元力控股(1933.HK)的2.5倍。

香港创业板上市的5家内地企业,较主板上市企业流动性略逊一筹,平均日均成交量为424.6万股,平均日均成交额为280万港元。仅象兴国际(8157.HK)日均成交量超过1千万股。其余四家企业日均成交量不足500万股。对比A股创业板企业2017年至今区间日均成交量为606.4万元,日均成家额为1.2亿元,A股创业板日均成交量是香港创业板上市的5家企业日均成交量的1.4倍。A股2017年至今创业板新上市企业中,日均成交量最高的是科顺股份(300737.SZ),上市日至今日均成交量为1873.6万股,比赴港创业板上市企业中日均成交量最高的象兴国际(8157.HK)多708万股。

结语

2016年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有47家,平均每月有4家企业到港股上市。到2017年,赴港上市的企业数有所减少,共27家。2018年截至3月8日,每月各有1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2017年后半年,港股市场新政不断,预计国内诸多准备上市的公司会把香港市场纳入重要的考量。但企业也要考虑到,香港资本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广证恒生提示拟赴港上市企业关注发行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赴港上市成功与否,优质的中介机构起重要作用。IPO前期的市场推介阶段,寻找合适的基石投资者,通过“预路演”获得关于基本面、行业以及估值的投资者反馈,确定合理估值。港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投资更加具有理性,在拟上市企业和中介机构多方努力和配合下,才能在港股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投资者青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