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第二还不够 13 张图看懂地平线的 IPO
转自:晚点
要么出海,要么成为中国第一。
要么出海,要么成为中国第一。文丨赵宇 王海璐编辑丨王海璐
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收入最高的公司要上市了。
3 月 26 日,成立 9 年的地平线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 IPO 招股书。过去三年,中国智能电动车行业快速发展,地平线的营收也从 4.6 亿元增长到 15.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80%。
在招股书中,地平线将自己定位为一家 “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其解决方案整合了算法、软件和处理硬件。
截至交表前,地平线的累计出货量已超过 500 万,其解决方案被 31 个汽车品牌采用,搭载超过 230 款车型。仅 2023 年,地平线就获得了 100 多款新车型的定点。
根据高工和地平线招股书中的数据,去年地平线在中国低阶、高阶智驾芯片市场的占有率都排第二,分别为 21.3% 和 35.5%。第一名是 Mobileye 和英伟达,市占率分别为 26.6% 和 49.0%。
虽然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地平线尚未迎来业绩拐点。
过去 3 年,地平线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为 46.3 亿元,其中 2023 年亏损了 16.4 亿元,超过其当年的总收入。
对手 Mobileye 已经盈利,在 2023 年获得了 6.6 亿美元(约合 46.7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这一年,Mobileye 的营收规模是地平线的 9.5 倍,运营费用仅是地平线的 2.6 倍。
地平线要想成为一家商业健康的公司,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收入;维持高毛利率;同时控制好费用。
公司自己规划的营利路径,还包括地平线与大众 CARIAD 的合资公司酷睿程的经营提升。去年,酷睿程向地平线支付了 6.3 亿元,占营收的 40% 。未来,随着产品搭载到大众车型上去,酷睿程可能还会为地平线贡献更多收入。
虽然即将上市,但地平线并不缺钱。截至目前,地平线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 113.6 亿元,加上未动用的银行贷款,如果按照 2023 年的 20.3 亿元的经营亏损来看,可以支撑 6 年。
地平线创始人、CEO 余凯在不久前与《晚点 Auto》对话时表示,他希望用十几年时间,成为市场第一名。“企业的发展不能超越行业的规律和周期,世界上有大成就的科技公司,很多都是慢发展。”
《晚点 Auto》梳理了地平线招股书中六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大众 CARIAD 投了最多钱,上汽持股最高
自 2015 年 7 月成立以来,地平线累计融资约 23 亿美元,股东中既有车企、零部件供应商,也有风险投资机构、银行等。
截至 2022 年 12 月 D 轮融资交割完成,地平线的投后估值为 87.1 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地平线至少获得了 5 家车企背景股东的投资:上汽、大众旗下软件公司 CARIAD、奇瑞、比亚迪、东风。其中,上汽是地平线的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超过 10%。
上汽早在 2016 年,即地平线成立的第二年就投资了约 670 万美元,2018 年地平线 B 轮融资时追加了约 2.3 亿美元,2022 年又和 CARIAD 一起参与了地平线的 D 轮融资,投资 1000 万美元。
大众 CARIAD 于 2022 年 11 月与地平线组建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投资地平线及酷睿程总共 24 亿欧元。
东风、奇瑞、比亚迪也是地平线的股东。东风投的最早,参与了种子轮投资。奇瑞和比亚迪在地平线 C 轮融资中同时进入,分别投了 3000 万美元和 600 万美元。
上述 5 家车企,同时也是地平线的客户。地平线和上汽曾宣布共同打造基于车规级高性能 AI 芯片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酷睿程将为大众提供高阶自动驾驶系统;比亚迪旗下多款车型搭载了地平线的征程系列芯片,包括今年 3 月上市的比亚迪汉 EV 荣耀版。东风岚图 FREE 、奇瑞星纪元 ES 也搭载了地平线的征程 2、征程 3 芯片。
除了车企,英特尔、SK 海力士、宁德时代等产业资本也投资了地平线。
地平线还获得了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晨兴资本、五源资本、霸凌亚洲、今日资本等财务资本的支持。其中,五源资本、高瓴资本从种子轮开始投资地平线,一直到 C 轮连续加注。五源资本是地平线的最大财务股东,持股 6.3% 。
12 人董事会,余凯有 56% 投票权
地平线的董事会由 12 名董事组成,包括 4 名执行董事、4 名非执行董事和 4 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4 名执行董事同时也是地平线的核心管理层。其中创始人余凯持股 17%,拥有 56 % 的投票权;CTO 黄畅、COO 陶斐雯分别拥有地平线的 3.8% 和 1.7% 的股权,对应 12.6% 和 5.5% 的投票权。三名地平线管理层合计持股 22.6%,对应 74.0% 的投票权。总裁陈黎明于 2021 年 9 月加入地平线,持股不超过 0.5%。
投资者向地平线派驻了 4 名非执行董事,分别是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CARIAD 首席财务官 André Stoffels 和上汽集团副总工程师张觉慧。
地平线的 4 名独立董事,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教授浦军、环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 CEO 吴迎秋、中欧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忻榕和百度前总裁张亚勤。
2023 年,地平线的员工薪酬及福利支出总共为 20.1 亿元,其中担任董事的管理人员薪酬为 1.7 亿元。
与大众 CARIAD 的合资公司是第一大客户
2023 年,地平线总共获得 15.5 亿元收入,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约为 68.8%。其中,地平线与大众 CARIAD 的合资公司酷睿程是地平线的第一大客户。
酷睿程成立于 2023 年 11 月,地平线占股 40%,大众 CARIAD 占股 60%。根据招股书,酷睿程主要从事研发、制造高阶自动驾驶应用软件及高阶自动驾驶系统,并提供产品的售后服务、培训、咨询、测试及技术服务。在短期内,酷睿程的主要客户是大众集团,其产品将应用于在中国销售的大众汽车。
地平线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向酷睿程收取许可费,并就其产品研发及制造,向酷睿程提供技术支持。
去年,酷睿程总共付给地平线约 6.3 亿元,占地平线当年总收入的 40.4%。如果没有收到这笔钱,地平线 2023 年的收入和 2022 年基本持平。
除了酷睿程,地平线 2023 年的第二大客户是理想汽车。理想的智能驾驶系统分为高低两个版本,AD Pro 和 AD Max。其中,AD Pro 目前搭载地平线征程 5 芯片,AD Max 搭载英伟达 Orin X 芯片。去年理想总共向地平线支付 1.9 亿元,占地平线总收入的 12.5%。
2023 年,地平线的第四大客户为上汽,贡献了 5.3% 的收入。长安、比亚迪等车企同时也是地平线的大客户。
聚焦汽车,两种收入模式
地平线创立之初同时做汽车(AUTO)和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两大业务两大业务。2019 年,地平线将 AIoT 业务收缩,聚焦汽车。根据招股书,地平线 2023 年汽车业务收入占比达 94.8%,非汽车业务收入占比为 5.2%。
余凯曾在与《晚点 Auto》交流时表示,收缩 AIoT 业务是因为场景非常碎片化、价值不够大。他不希望稀释地平线的股份,要 “全力以赴以十打一”。AIoT 业务将汇聚其他社会资源。去年 12 月,地平线将 AIoT 业务分拆,成立子公司地瓜机器人,作为地平线的子公司独立融资。
过去三年,中国智能电动车行业迅猛发展,地平线的营收从 4.6 亿元增长到 15.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2.3%。
地平线称,通过直接合作或与 Tier1 厂商达成间接合作的方式,中国市场前十大车企都已经成为其客户。
地平线主要的车企和一级供应商客户。来源:地平线招股书。
地平线汽车业务,分为两种收入模型:一是售卖软硬件一体的产品解决方案,包括三个产品线:L2 级主动安全功能 Horizon Mono、高速 NOA 解决方案 Horizon Pilot、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Horizon SuperDrive。
第二类收入,是授权客户使用地平线的算法、软件及开发工具链,产品系列包括算法、专用处理器架构 BPU、开发工具链 “天工开物”、嵌入式中间件 “踏歌”,以及软件开发平台 “艾迪”。
2021 年至 2023 年,“产品解决方案” 为地平线带来的收入占比从 44.6% 下降到 32.7%;第二类 “授权及服务” 的收入占比从 44.3% 上升到为 62.1%。
然而,去年地平线的 “授权及服务” 收入中,有 6.3 亿元来自酷睿程,占该项收入的 65.6%。如果没有这笔关联交易,地平线 2023 年 60.7% 的收入来自产品解决方案。
注重研发和服务,带来高昂费用
在招股书中,地平线对比了主要对手(Mobileye),认为开放性、服务及响应度为地平线的最大优势项。
Mobileye 最初只提供打包好的 “黑盒” 交付方案。由于响应速度慢、无法自行迭代功能,这一模式逐渐受到车企及一级供应商的摒弃。2022 年 7 月,Mobileye 发布了面向 EyeQ 系统芯片的软件开发工具包,支持车企日后基于 EyeQ 6 High 和 EyeQ Ultra 处理器架构部署差异化的算法和工具。
即便如此,Mobileye 仍然不如地平线开放。除了智能驾驶研发环节的支持,地平线还对外开放了芯片 IP 授权,包括 BPU 软件支持包、参考设计,以及各种技术支持。
地平线把 “成就客户” 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中,服务客户的理念是企业的重要价值观。“说白了,当你的产品一开始不是那么标准化的时候,连清晰明确的使用说明书都没有,你就只能自己扑上去做服务。” 余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地平线每一款芯片量产,都会派驻研发人员到车企驻场,与客户一起打造 “样板间”。征程 3、征程 5 在理想汽车上量产时都调动了上百人的团队。
但这也带来了高昂的费用。截至交表前,地平线共有 2066 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 1478 名,销售及市场推广人员 420 名,一般及行政管理人员 168 名。
2023 年,地平线的经营支出总共 31.4 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 23.7 亿元,销售费用为 3.3 亿元,一般及管理费用为 4.4 亿元。虽然三项费用的合计营收占比已经从 2021 年的 258.7% 下降至 2023 年的 202.2%,但受限于营收规模,费用率仍然居高不下。
对手 Mobileye 的财务数据要健康很多。2023 年, Mobileye 的营收规模是地平线的 10 倍,毛利是地平线的 7 倍,三费支出仅是地平线的 2.6 倍,其中研发费用为 2.8 倍,销售费用为 2.9 倍,管理费用为 1.3 倍。
2023 年,地平线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为 16.4 亿元,而 Mobileye 实现了净利润 46.7 亿元。
Mobileye 比地平线更容易产生规模效应。Mobileye 的业务模式比地平线更加标准化,而地平线需要围绕不同客户的需求做定制化开发。“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可以给什么。” 地平线副总裁余轶南曾表示。
盈利还很远,但现金储备充裕
2023 年,地平线在中国高阶和低阶智驾市场的占有率都排第二,占有率分别为 35.5% 和 21.3%。
高阶智驾市场的第一名是英伟达,市场份额为 49.0%(高工数据)。低阶智驾市场的第一名是 Mobileye,市场份额是 26.6%(地平线招股书)。
地平线近三年的毛利率保持在 70% 上下,高出 Mobileye 约 20 个百分点。余凯曾对《晚点 Auto》表示,他认为过高的毛利是不真实的,世界顶级芯片公司的毛利都会收敛到 60% 左右。
虽然已经是市场第二名,并且维持着高毛利,但地平线的收入规模仍然较小,不足以覆盖费用。2023 年地平线的收入为 15.5 亿元,同期 Mobileye 的收入为 20.8 亿美元(约合 147.2 亿元人民币),相差近十倍。
2021 年至 2023 年,地平线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为 46.3 亿元,其中 2023 年的净亏损 16.4 亿元。
地平线解释称,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大量的前期投资未收回、规模经济效应尚未释放、采用权益法入账的分占投资业绩,以及优先股及其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
收入规模小,与地平线目前仅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有关。Mobileye 不受政策限制,在全球市场拓展,中国市场业务仅占 30% 左右。
与大众 CARIAD 的合作,为地平线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一些想象力。但招股书显示,短期内酷睿程的产品提供给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
地平线如果聚焦中国市场,要实现扭亏,仅仅成为第二名还不够,必须成为绝对的市场第一。
余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未来行业里只有两家公司会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老二和老大是三七开或者二八开”。地平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招股书中,地平线为自己规划的盈利路径是:扩大营收规模、维持毛利率水平、提高经营杠杆以及提升与大众 CARIAD 合资公司酷睿程的经营质量。
虽然还未实现扭亏,但地平线的现金储备还很充沛。截至 2023 年底,地平线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 113.6 亿元,远高于黑芝麻的 13.0 亿元,同时也高于 Mobileye 的 85.8 亿元。
招股书还显示,截至 2024 年 1 月底,地平线拥有尚未动用的银行融资 7.0 亿元。
如果以 2023 年 20.3 亿元的经营亏损标准看,这些钱够地平线亏 6 年。
题图来源:《飞驰人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