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货

6月17日-23日中国液化丙烷、丁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25.82、119.14点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关注

SHPGX导读:6月26日,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的中国液化石油气LP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6月17日-23日,中国液化丙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25.82点,环比下跌1.34%,同比上涨29.91%;中国液化丁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19.14点,环比下跌5.01%,同比上涨25.17%。

6月26日,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布的中国液化石油气(LP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6月17日-6月23日,中国液化丙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25.82点,环比下跌1.34%,同比上涨29.91%;中国液化丁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19.14点,环比下跌5.01%,同比上涨25.17%。

沙特阿美公司公布的2024年6月CP价格数据显示,6月丙烷合同价(CP)为580美元/吨,与上月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3.42%;6月丁烷合同价(CP)为565美元/吨,与上月相比下跌20美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8.41%;6月沙特CP下跌,或将影响当前国内外LPG市场价格水平。

国际市场方面,最近一周,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上行。从利好方面来看,一是随着市场进入夏季出行旺季,市场对能源需求前景保持乐观态度,看涨情绪升温提振油价;二是厄瓜多尔石油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连日暴雨等不可抗力原因对原油输送设施造成的破坏,决定暂停厄瓜多尔第二大输油管道的运行;三是地缘政治方面,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冲突,胡塞武装在红海的袭击,以及乌克兰无人机群袭击俄罗斯港口致使油库起火,中东局势再度紧张叠加俄乌冲突也刺激了国际油价的上涨。从利空因素来看,一方面,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石油产品供应总量上周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欧美部分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市场对需求前景仍有担忧,给油价带来一定下行压力,但未改变整体涨势。截至上周五,Brent与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分别为84.33美元/桶、80.73美元/桶,分别上涨2.74%、3.43%。国际原油价格震荡运行,一定程度上或将影响国内外LPG市场价格水平。

国内市场方面,供应上涨,需求下跌,市场交投氛围一般。供应端角度,上周,国内进口LPG实际到港为88.60万吨,环比前一周上涨28.78%,到港船货资源以华南地区为主;国产气量主要来自地方炼厂,周内国内LPG产量环比前一周上涨;整体来看,周内国内LPG总供应量较前一周上涨。需求端角度,民用气处于燃烧消费淡季;工业气下跌,具体来看,化学深加工方面:丙烷深加工领域,PDH装置开工率下跌,丙烷化工需求下跌;丁烷深加工领域,MTBE开工率下跌,烷基化开工率下跌,丁烷化工需求下跌。综合来看,市场整体供应量相较前一周上涨,民用气需求平淡,工业需求下跌。总体而言,LPG市场整体趋势下行,主要影响因素仍为需求,同时供应增量也给市场带来利空牵制,多数地区保持谨慎心态稳定走量。

由于贸易流程原因,我国LPG进口到岸价格往往比国际市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滞后一段时间,近期LPG外盘价格波动的影响将在后期LPG进口到岸价格中逐渐显现。

中国LP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编制由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合作完成,以2019年第一日历周为基期(当周中国液化丙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3541元/吨,价格指数为100;当周中国液化丁烷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3535元/吨,价格指数为100),综合反映上一周我国LPG进口到岸的价格水平。这是对我国编制自己的LPG标杆价格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为LPG化工市场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及时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LPG市场上的影响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