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货

高温天气来袭 能否为油脂市场带来机遇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中华粮网

随着南美洪灾交易的落幕,进入6月后产地缺乏天气炒作题材,油脂市场整体驱动不足,三大油脂不同程度回落;国内棕榈油库存压力略小于豆系和菜系,使得豆棕、菜棕价差修复驱动不强。不过随着美豆关键生长期的到来,全球高温或为油脂及豆棕价差修复带来机遇。

7月北美或迎来新的天气升水

6月天气炒作题材匮乏。随着南美洪灾落幕,投资者目光转向北美。天气方面,5-6月美豆产区降雨偏高,受干旱影响区域从4月中旬的22%降至6月中旬的2%,为2020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市场更多的关注降雨带来的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改善,天气炒作动能不足,CBOT大豆4月下旬起有南美洪灾推升的反弹行情在5月末反转、至6月下旬回吐此前全部涨幅。供需方面,南美天气炒作后回归供应增加的现实,巴西大豆在产量损失、运输及出口上的影响被计量,USDA6月报告巴西大豆产量下调幅度低于市场预期的因洪涝造成的产量损失;阿根廷大豆产量重返5000万吨,巴拉圭大豆产量超1000万吨,南美4国超2亿吨的产量大大提升全球大豆的供应能力。而与此同时,USDA6月供需报告美豆旧作需求毫无亮点,新旧作期末库存小幅上修。南北美供应均增,CBOT大豆新作合约向下破位并考验1100美分/蒲整数关口支撑。

高温下美豆新作供应仍存变数,7月或迎来天气升水。相对降雨,美豆优良率更受高温干旱影响。从过去几年的数据看,美豆受干旱影响面积大多在5月中下旬开始扩大,尤其2012年和2023年出现快速且大幅度扩张;对应的,2012年美豆优良率一度降至30%以下、2023年美豆优良率亦降至50%附近。过去一段时间全球多地遭高温袭击,印度新德里已连续一个多月最高气温在40摄氏度以上,中东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一度达51.8摄氏度,欧洲部分城市气温攀升至40摄氏度以上,北美洲多地野火肆虐,美国东部地区“热穹顶”效应所致高温已持续多天;且气象模型显示,6月末周,除北达科他州与明尼苏达州外,美豆产区平均气温较历史平均水平偏高2-8℃;CPC亦表示,2024年7-9月美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高于正常水平。且酷热也在悄然影响着美豆生长,尽管USDA首次公布的美豆优良率为2000年至今同期第4高的72%,不过后续已连续两周下滑且均低于市场预期;且进入7-8月的关键生长期,面对更加严峻的高温天气,美豆52蒲/英亩单产的兑现程度仍存变数,这将给市场打开天气交易窗口的契机。

另外,今年种植季开启以来,美豆产区降雨充沛,部分地区过湿的土壤不利于播种,导致大豆玉米种植减少。且美豆价格已降至年内低点,CFTC净空持仓增至近2个月高位,从情绪角度看加入一些天气溢价似乎更能激发投资者的热情。

东南亚延续增产累库,无明显方向驱动

印马延续增产累库、出口竞争加剧。产量方面,3-5月马棕产量分别为139、150和170万吨,环比增幅分别为10.57%、7.86%和13.48%,其中4-5月增速均高于趋势水平3.92%和6.42%;2024年1-5月马棕累计产量726万吨,同比增9.44%,为疫情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受2023年10降雨偏少影响,6月马棕增产步伐有所放缓,不过整体影响水平有限。印尼4月棕榈油产量环比明显增加。出口方面,此前其他油脂与棕榈油价差的低位反弹刺激中印等国的补库需求,马棕5月出口增幅达11.66%。不过随着5月底印尼宣布降低毛棕出口参考价带来出口税费征收比例的下调,部分商家选择6月从印尼出口棕榈油;且受俄乌竞争影响,印度6月葵花油交货价较棕榈油低超100美元/吨(通常情况下葵花油较棕榈油溢价逾100美元/吨),统计数据显示6月印度创纪录的购买了50万吨葵花籽油,这将挤占棕榈油进口份额;马棕出口势头可持续性存疑,且高频数据亦显示6月前20日马棕出口数据分化,幅度在-13%至14%。库存方面,马来棕榈油库存4月止降,5月微增0.5%。印尼棕榈油库存已连续3个上升至4月份的374万吨,为近11个月最高。

短期国内棕油供应压力小于豆菜,3季度豆棕价差仍有走扩预期

当前豆菜供应充足,棕榈油库存偏低。2024年前5个月国内大豆、菜油、菜籽进口量分别为3736.9万吨、81万吨和178.5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4%、15.9%和39.47%。随着巴西大豆大量到港,油厂大豆连续2个月累库至550万吨;得益于上年度天量进口,油厂菜籽库存在30-45万吨高位区间波动。2024年初以来南美大豆压榨始终维持盈利状态,4月下旬至6月上旬油厂压榨开机率较1季度大幅回升,豆油增库10多万吨。3月下旬至6月,油厂菜籽维持较高的压榨开机率,菜油库存增至45万吨高位。而2024年前5个月国内棕榈油进口90万吨,同比降35.5%;同期需求低迷,供需双弱,6月中旬以来棕榈油库存止降,但累库节奏持续不明显,使得棕榈油相对豆菜保持相对强势。

三季度豆棕价差仍有走扩预期。供应方面,随着油厂豆粕胀库形势严峻,6月中旬起油厂放缓压榨进度,豆油供应受抑;而此前进口利润窗口打开,6月棕榈油到港量将明显提升。需求方面,当前豆棕价差低位,棕榈油性价比优势不显,豆油替代将削弱棕榈油消费的旺季效应。产地方面,从当前的天气模型看,7-8月市场仍有交易北美天气升水的预期;而东南亚大概率延续常规的增产累库进程,暂看不到可交易的亮点。

正信期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