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货

基建带动力暂时减弱 关注财政资金落实

方正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关注

摘要:5月经济数据多数表现不佳,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均弱于预期,但社会零售消费增速回升。具体来看,实际工增放缓抵消产出价格修复,名义产出持稳,企业部门总体营收和利润改善暂停加速。产销率下降但出口交货值增长。内需对产出端拖累程度超过外需,新质生产力继续“逆势”走强。投资增速减慢主要是基建走弱拖累,制造业变动不大,地产跌幅收窄但实际表现仍弱。二季度以来资金端是限制基建投资的主因。制造业投资受经济转型、升级和低融资成本带动维持上行。地产投资弱势不改,仍为总投资的拖累项。消费反弹主要受到服务消费带动,与节日因素有关。商品消费则受电商提早启动促销影响,且该影响将延续至6月,但建材、家具等受地产拖累现状不变。消费倾向回归常态后,就业、收入改善仍缓慢,需继续等待收入端对消费形成更多支撑,消费-收入-消费的内生逻辑待加强。综合来看,5月经济表现略弱于预期,基建动力暂时减弱是内需不佳的主因,并导致主要行业补库放缓。未来内需焦点在于特别国债发行后,资金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对投资带动的节奏。房屋收储政策落地情况也是潜在关注点。而外需动能或维持稳定。我们预计二季度GDP实际增速位于5%左右,2024年GDP实际同比5.0%目标易达到。等待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三中全会的政策信号,稳增长政策大概率将会加强。

正文

一、实际产出增速放缓 名义增速持稳

数据显示,中国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为6.20 %,较4月累计增速6.30 %略有下降;当月同比增速为5.60 %,较前值6.70 %增速回落;5月季调环比增速0.30 %,也较前值0.97 %放慢。但我们通过计算得到的数据显示,5月名义工业增加值同比仍为4.2%,与上个月增速保持一致。

实际工增放缓抵消产出价格的明显修复,名义产出增速持稳。季调环比增速放慢,在此前的PMI中已露端倪。企业部门总体营收和利润改善步伐暂停加快。产销率有所下降,但出口交货值维持季节性增长。内需对产出端拖累程度超过外需。

分行业来看同比。上游行业中,煤炭和油气开采行业增速均有加快。中游原材料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加工增速加快,非金属矿制品跌幅减小,有色、化工、橡塑增速均放慢。中游加工组装行业增速也有回落,但电子设备和交运设备制造业绝对增速依然较快。下游行业中,汽车制造、食品制造、医药制造、纺织业增速均放慢,农副食品加工小幅负增长。

主要工业原材料方面,乙烯、十种有色金属边际符合季节性,且维持高位。粗钢产量从低位回升至5年均值,水泥产量仍然偏低。主要工业产品中,汽车产量略弱于季节性,金属切削机床、工业机器人维持稳定,集成电路略有回落,电脑和手机符合季节性。

情况表明,原材料和制造业行业分化程度有所收敛,前者去库存减慢后者加库存放缓。工业装备相关产品强势不改,仍对应全球制造业上行周期和外需主导的逻辑。但海外经济体贸易政策收紧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警惕,尤其是汽车行业。内需偏弱对应的原材料行业仍面临产能压力。

总体上看,实际工增放缓抵消产出价格的明显修复,名义产出增速持稳。季调环比增速放慢,在此前的PMI中已露端倪。企业部门总体营收和利润改善步伐暂停加快。产销率有所下降,但出口交货值维持季节性增长。内需对产出端拖累程度超过外需。原材料和制造业行业分化程度有所收敛,前者去库存减慢后者加库存放缓。制造业增量仍对应全球制造业上行周期和外需主导的逻辑,但海外经济体贸易政策收紧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警惕,尤其是汽车行业。4月工作日天数较多推升前值,但不足掩盖内需偏弱导致原材料行业面临的压力,继续关注地产行业表现。后期随着政府增量资金到位,预计产出受投资带动将回升。新质生产力仍将“逆势”走强。

二、基建投资增速偏慢 等待增量资金落地

投资需求方面,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00 %,低于前值和预期值4.20 %。其中5月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0.10%、6.68%、9.60%。

从同比增速看,官方口径累计、调整口径当月增速均放缓,官方口径当月投资增量弱于季节性。分项中制造业投资增速变动不大,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减慢,地产投资跌幅虽收窄但实际表现不佳。边际上看,基建投资基本持稳,基数明显抬升导致同比增速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量依然维持稳定。房地产投资则仍处于低位,且边际增量弱于季节性。短期来看,去年特别国债结余在今年一季度使用完毕后,增量资金有限(4月政府融资负增长)。基建资金端或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二季度开始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尤其交运、仓储、邮政项)。往后看,5月下旬开始特别国债发行,预计6月资金逐步落实到位形成实物工作量,基建投资增量回升值得期待,但需要注意去年高基数对同比的影响。制造业投资受经济转型、升级和低融资成本带动,整体维持向上趋势,需要注意的是“挤出效应”约束。地产投资弱势不改,仍为总投资的拖累项。此外,长期看地产投资总投资中占比不断下降,基建、制造业对地产对冲能力仍将增强。

房地产方面,新屋开工、房屋施工、房屋竣工、房屋销售面积增速跌幅均再度扩大,待售房屋同比升幅扩大。库销比和广义库销比继续刷新历史高位。边际上看,新屋开工面积明显弱于季节性,房屋施工面积增量大幅下滑,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弱于季节性。从资金角度看,总体资金来源弱于季节性,其中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均显著弱于季节性,国内贷款低位回升而略超季节性。情况表明,表内贷款修复,但地产资金面临销售回款极弱和表外融资受限双重压力不改。前期政策对于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有一定支持,但对于其他中小城市地产销售影响不足。购房需求释放有限,未来去库存和市场出清仍有赖存量房收储政策。但受到财政资金限制,地产收储开展速度或仍缓慢。同比增速低基数支持下修复后,继续维持谨慎并等待环比增量改善。长期看,受到人口回落、城市化转向平稳等影响,地产下行周期不变。

总体来看,5月投资增速减慢,其中制造业变动不大,基建继续走弱,地产投资跌幅虽收窄但实际表现不佳。对于基建,二季度开始基建资金端受限是投资增速回落主因,而5月特别国债发行后,预计6月资金落实到位形成实物工作量,基建投资增量回升值得期待。制造业投资受经济转型、升级和低融资成本带动,整体维持向上趋势,需要注意的是“挤出效应”约束。地产投资弱势不改,仍为总投资的拖累项,其资金面临销售回款和表外融资双重压力。前期政策对购房需求释放影响尚未显现,未来去库存和市场出清仍有赖存量房收储政策。但受到财政资金限制,地产收储开展速度或仍缓慢。同比增速低基数支持下修复后,继续维持谨慎并等待环比增量改善。长期看,受到人口回落、城市化转向平稳等影响,地产下行周期不变。

三、多因素助推社会消费加速增长

消费方面,5月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4.10 %,与4月累计增长4.10%保持一致;同比增速为3.70 %,较前值2.30 %明显加速,且强于预期的3.0%;季调环比角度看,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月增长0.51 %,比4月0.06 %增速加速。

5月社消增量表现符合季节性,从前期低位回升带动同比增速加快,基数基本维持稳定。主要大类分项中,商品零售和餐饮服务同比增速均加快。网上消费增速明显增长,尤其是非实物商品销售增速加快,实物商品转为正增长。边际上看,商品零售略微超季节性,餐饮收入符合季节性。网上消费明显超季节性,主要受到非实物商品销售猛增的带动,实物商品消费增速也继续加速。

限额以上企业零售略超季节性,其中汽车、日用品、通讯器材、文化办公、体育娱乐家电器材、化妆品超季节性,粮油食品、纺织服装、石油制品略弱于季节性,建材、家具分别弱于和符合季节性。

情况表明,5月消费增量维持平稳,服务消费带动较明显,显然受到五一假期影响(今年五一假期多一天)。汽车、石油制品消费回落与汽车行业降价和油价调降有关。部分耐用品和改善需求增长,可能受电商促销季带动(今年618活动较去年提前一周左右),这同样反映在此前CPI中家用器具、通信工具等价格回落中。此外,地产相关性较强的消费品如建材、家具等表现依然不佳。

总体上看,5月社消符合季节性,基数基本持稳、环比低位回升带动同比。分项显示,五一假期较去年多一天影响下,服务消费带动增加。汽车、石油制品消费回落与车、油降价有关。耐用品和改善需求受电商提早启动促销带动,与CPI中家用器具、通信工具等价格回落逻辑一致。而建材、家具等仍受地产拖累。往后看,电商促销或继续影响6月消费,服务带动可能暂时减弱并在暑期带动下回升。商品消费进一步加速存阻力,除非价格持续让利。内生逻辑看,消费倾向回归常态后,就业、收入改善仍缓慢,需继续等待收入端对消费形成更多支撑,消费-收入-消费的内生逻辑待加强。此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也弱于预期,对消费斜率支持不足。预计消费将以平稳为主,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变。长期来看,人口增量、年龄结构是制约消费总量、改变消费习惯、影响消费结构和消费升级进程的关键因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