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货

藏粮于技 让丰收成色更足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关注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三夏时节,目送粮食从田间到入库,庄稼人的心情总是格外踏实。然而,一粒优质的米要品质如常地抵达人们的饭碗,颗粒归仓只是个开始,粮食产后如何减损、保鲜,也是一门大学问。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农户储粮损失率相较十年前大幅下降。如何将藏粮于技的基础打得更牢?如何让新技术走出实验室,与基层一线精准对接?

怀着这样的期待,2024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赣鄱大地拉开帷幕。科技创新重大成果、人才队伍和院校建设、粮食科普乡村行……一系列扎实丰富的活动,展示科技兴粮兴储的新活力。

要增产丰收,粮食产后不能忽视

528日一早,于都县种粮大户曾庆伟就赶到位于围上村的教室上课。

于都是革命老区,也是江西的产粮大县,粮丰物阜是包括曾庆伟在内的众多农户最大的梦想。种子买到手、技术跟到手。农业生产一方面依靠稳定的气象条件,另一方面要靠优质的技术服务保障,才能有个好收成。

稻谷只要有虫害,出米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虫工作。

天气预报百分百准确吗?如何运用看天耕种的技巧?

……

来自北京的粮食、气象专家们的讲课内容,深深吸引了在座的学生们。

粮食科普乡村行的专家之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燕羽表示,粮食收获后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增产丰收,只有粮储好了、卖出去了,农民才能实现丰收增收。

近年来,为推进粮食产后减损,国家已累计为全国农户配置科学储粮装具1000万套。农村麦场、谷场上常见的蓆茓囤、露天垛等落后的储粮形态已经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储粮仓、集中储粮点等。然而,在农户储粮时,该用些什么药、如何用药、用哪种类型的粮仓?这些细节还需要专家来手把手教学。

在此次科普活动中,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于都县捐赠了农户科学储粮仓、储粮工具包等,专家们还在现场向农户传授储粮保管、粮食水分控制、预防粮食生虫生霉等知识,在广袤的乡村播撒下粮食科普的种子。

以往来的专家更侧重于讲如何解决粮食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次专家教我们如何科学保存粮食、驱除虫害,让我们把粮食保管得更好。曾庆伟收获满满。

智慧+绿色守好天下粮仓

仓廪实则天下安。

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仓房气密、隔热等关键性能明显提升,粮仓绿色储粮功效和性能不断升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的合理范围内。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江西又是如何守好天下粮仓的?

江西省副省长任珠峰介绍,江西突出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加快推进粮油仓储物流设施现代化建设,推进地方储备粮承储库点信息化、全流程、穿透式监管。

在江西储备粮永修公司办公室,智慧粮库信息化平台管理员陈龙轻点鼠标,位于几十米外粮库的空调、气调和窗户开关就应声开合。以前,每天要有十余名同事在办公楼和粮库间跑上跑下,现在只需要三四个人即可完成这些工作。陈龙说。

我们这套系统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实现了互联互通,可以同步传输数据,实现粮食全方位动态的穿透式监管。粮食出入库是否规范、安全、粮食是否被非法动用、粮温是否正常、有没有虫害,省里都可以实时监测到。江西储备粮永修公司副总经理何应深告诉记者。

2017年,该公司被列入江西省首批粮库智能化改造示范库,正式启动智慧粮库项目建设。目前共建成23栋高大平房仓,100%实行控温+气调绿色储粮。

记者走进一座存放早籼稻的标准示范仓。彼时,室外气温已超30摄氏度,在两台空调的控制下,粮仓内温度显示19摄氏度。一旦高于20摄氏度,粮食滋生虫害的风险会加大,夏天气温高,粮食收库后我们要先用谷物冷却机降温,降到22度以下,再用空调控温。何应深说。

2017年以前,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比较单一,现在有了空调控温+氮气气调技术,在降低粮食温度的同时,也会令害虫缺氧窒息,从而达到无污染、低脂肪酸值的目的。何应深解释说,这种绿色储粮方法,减少了杀虫剂的投放,也降低了粮食损耗。

创新,让粮食储备前景更广阔

在各地建设智慧粮库的背景下,粮食企业对规模化、集成化装备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本次科技活动周中,有关高校、企业带来的智能装备在南昌集中展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河南工业大学的智能粮食物流平台车、智能粮食清扫车就令人眼前一亮。

国内外大部分粮食转运过程都面临工作强度高、环境恶劣的问题。我们这两台车能够提高效率、解放人力。河南工业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许德刚告诉记者,就拿智能清扫车来说,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实现粮食清扫过程中的自动、高效、节约,缩短工人在恶劣环境下的劳作时间,也避免了粮食浪费。目前已在中储粮和中粮储备粮库、加工厂、大型港口仓储等多点投入使用。

针对储粮害虫的绿色防治,中科芯禾(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种基于UV芯片的储粮多参数虫情智能监测技术,集智能终端、物联感知、数字孪生、AI预测于一体,对储粮害虫进行精准靶向诱捕和全面监测预警与防治。该技术可提前预测虫害爆发,大幅减少人筛监工作量,降低虫口密度,实现虫口夺粮、节粮减损。

许多时候,正是由于供需对接不精准,造成产学研无法顺畅融合。储粮企业以问题导向投身研发,常常有意外收获。2023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确定第二批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技能大师人选,广东省佛山市粮油储备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王亚东便是其中一位。

这是我和工作室的年轻骨干们攻克的项目——高大筒仓深层扦样方案。王亚东说。立筒仓、浅圆仓、大直径筒仓等大仓容仓型已成为各地粮库的主力仓型,而高大筒仓中粮食深层扦样是行业待解难题。一方面非常耗费人力,并且靠人工很难扦插到二三十米的粮堆内;另一方面即便能扦插到粮堆深处,深层粮堆内空气稀薄,也无法通过气力输送把样品抽上来。王亚东团队针对此设计的三套深层扦样装置方案,均已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

兴粮兴储离不开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今天,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的精准赋能,稼穑蓬勃、岁稔年丰的画卷不断展开,中国饭碗也必将端得更稳更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