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货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化工市场竞争或将加剧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关注

SHPGX导读2022年受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叠加影响,全球经济衰退、油气价格高企、化工市场需求疲软、装置开工率和行业利润下滑。2023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继续增加,全球化工产能增速快于需求增速的态势仍将延续,形势将更严峻复杂,竞争也更激烈。

编者按:2022年,受疫情反复延宕、全球通胀“高烧不退”、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风险因素叠加影响,世界经济衰退预期不断被强化。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从2021年的5.7%下滑至2.9%,2023年将继续降至1.7%,最差情况可能只有0.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下滑至3.4%,2023年将放缓至2.9%,全球约1/3的经济体2022年或2023年将出现经济萎缩。而化工行业与宏观经济环境呈现高度正相关,2022年全球化学品产量增长2%,低于2021年的5.2%,预计2023年将继续下降。此外,受能源价格高企影响,2022年石油公司基本赚得盆满钵满,但几大头部化工公司的业绩表现却差强人意。今年以来,一些分析机构也给出了油气价格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的预测,对于化工行业来说,外部市场环境仍不友好、难以乐观。

中国化工业:运行整体平稳,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十年来,中国的化工产品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7.3%,已超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化工行业具备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持续融合。

化学品产量有所下降。2022年,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为76.7%,与2021年相比下降1.4%,高于工业平均水平1.1%。2022年,主要化学品产量与2021年相比下降0.4%,乙烯产量与2021年相比下降1%;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合成材料产量与2021年相比分别增长1.5%、-5.7%、-1.5%;轮胎产量与2021年相比下降5%;化学肥料总量(折纯)与2021年相比增长1.2%。虽然行业全年价格高位震荡,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厂价格指数累计比2021年增长7.7%,但受油价高企影响,盈利能力下降。2023年,随着中国经济活动和消费潜力的反弹,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反弹至5.2%,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水平也将随之明显改善。

贸易结构持续改善。据海关数据,2022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1.05万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21.7%。其中,出口总额为3564.8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20.6%;进口总额为6901.3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22.2%;贸易逆差为3336.5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扩大24%。2022年有机化学品出口总额为807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17%,贸易顺差为290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216%;合成树脂出口总额为250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4%,贸易逆差为249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下降22%。

投资增势良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高于工业平均7.4个百分点。其中全年新增乙烯产能为565万吨,总产能达到4733万吨,继续保持世界最大乙烯生产国地位。蒸汽裂解装置平均规模由2012年的54.4万吨/年增至2022年的83.3万吨/年,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增至21套。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化工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持续增强。

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化工行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原油直接制化学品等一批先进实用的低碳技术实现了工业应用,提高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丁二烯法己二腈、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等一批化工中间体和化工新材料生产技术取得突破,补链强链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石油化工(钦州)产业园等一批高质量化工园区以持续奔涌的科创动能和服务活力,推动了行业提质升级;独山子石化、镇海炼化、恒力石化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圣奥化学、高正新材等“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向国际一流企业迈进,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美国化工业:表现稳健,但未来面临多重挑战

2022年,美国利用地缘政治冲突收割了全球利益,GDP增长2%,经济仍具备较强的韧性。美国工业生产上半年强劲反弹,但下半年放缓,全年工业生产增长4.3%。预计2023年受经济衰退影响,美国化工行业将面临成本上涨、需求疲软等诸多挑战。

化学品产量实现较高增长。2022年,美国化学品产量增长3.9%,是2021年增速的两倍多。特种化学品产量增幅最大,为9.6%;基础化学品小幅增长2.1%,其中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增幅较大,分别增长6.2%和4.3%。总体上呈先扬后抑走势,上半年,受终端市场需求强劲和补充库存拉动,产量增长强劲,三季度市场需求开始下降,产量增速随之放缓,生产商库存相对于出货量有所上升,四季度库存仍保持相对较高水平,特别是2022年最后几周,全球经济面临重大挑战,化工生产商也陷入困境。

美国化学委员会(ACC)预计,受运输和物流成本增加、原材料成本上涨、贸易不确定性、美国经济疲软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2023年美国化学品产量将下降1.2%,其中基础化学品产量下降1.5%,特种化学品产量下降1.2%。2024年化学品产量将有所反弹。

化学品贸易量出现激增。由于地域冲突引发的欧洲能源短缺导致许多欧洲化学品制造商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美国化工行业的成本优势和竞争力进一步凸显。2022年,美国化学品贸易量增长22%,创下342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出口增长20.4%,达到1850亿美元,其中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基化学品(例如化肥)增长最高;进口增长23.9%,达到1570亿美元,实现了28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2023年,美国化学品贸易增长将受到美国经济和外部市场增长放缓的限制,预计化学品出口将下降9.3%,但到2026年将恢复并达到1930亿美元。

资本支出大幅增长。2022年,美国化工行业的资本支出增长了9%,达到335亿美元,产能扩张、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支出增加。其中全年新增乙烯产能430万吨,总产能达到4482万吨,位列世界第二。

由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对企业影响越来越大,低排放技术和先进回收技术将在资本支出预算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2023年资本支出主要转向温室气体减排和化学循环利用项目,预计增长将放缓至3.6%以下。

欧洲化工业:遭遇能源短缺,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2022年,欧洲化工行业尤其艰难。虽然欧洲的石化公司主要使用石脑油作为化工原料,但天然气仍是欧洲化工行业生产的重要能源及生产原料,约占欧洲天然气用量的10%。地缘政治冲突导致气价急剧上涨,引发供应短缺的潜在风险,使得欧洲的化工企业面临燃料成本、电力成本和蒸汽成本上涨等压力,且影响深远。

化学品产量大幅下滑。2022年,欧盟化学品产量与2021年相比下降6.2%,产能利用率远低于1995~2019年的平均值81.6%,多数欧盟国家的化学品生产受到严重冲击。其中,德国是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化学品制造国,石化行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全年产量下降15.5%,已有约20%的公司停产、约40%的公司减产,还有部分公司将产业转移到了国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己二酸、环氧丙烷、丙烯酸等产能占全球比重相对较高的产品竞争力遭受冲击。

行业利润大幅下跌。虽然化学品售价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攀升上涨了22%,但并不足以抵消成本的上涨。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化工行业总体营业收入为2665亿欧元(约合1.98万亿元人民币),与2021年相比增长17.5%,但约80%的企业利润下降,1/4的企业亏损。以巴斯夫为例,其在欧洲购买的天然气约60%用于能源动力供应(蒸汽与电力),约40%用作原料生产化学品,装置正常生产对天然气供应依赖度较高,欧洲天然气供应的高成本及不稳定导致该公司2022年净利润大幅下跌。根据巴斯夫发布的2022年业绩报告,销售额为873亿欧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了11.1%,净收益为-6.27亿欧元,低于2021年的55亿欧元,当然利润大滑坡的原因还有控股子公司Wintershall Dea股权的非现金减值。其他欧洲化工行业知名公司,如利安德巴塞尔(下降约31%)、英力士(下降约140%)、科思创(下降约80%)等2022年利润均大幅下降,甚至亏损。

化学品贸易出现逆差。得益于高强度的研发和创新投入(近20年来始终保持在7.5%左右),2011~2021年,欧盟化工行业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实现了超过400亿欧元/年的巨额贸易顺差。而2022年,受生产成本上涨和需求疲软等因素叠加影响,欧洲进口的化工产品数量和价值都超过了出口量,2022年1~10月,贸易逆差约17亿欧元。

本文来源 | 中国石化报

上海证券报,新华社主办,中国证监会法定披露证券市场信息媒体,创立于1991年,是新中国第一份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现已形成涵盖报纸、网站、客户端、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全媒体财经传媒矩阵。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