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货

丰产预期叠加消费淡季 红枣还要下行?

市场资讯

关注
听新闻
期货K线图

期货K线图

期货日报

近期,红枣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叠加新季红生产情况较好,后期面临潜在的供应压力,盘面持续承压下行,其中,主力合约2409昨日跌超3%,报收11090元/吨。

“周四,红枣期货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主要原因是市场预期新季新疆红枣丰产。5月下旬以来,红枣期货持续下跌,推动这一阶段下跌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进入淡季,市场走货放缓。近期市场开始关注新季红枣产量,虽然同样是下跌,但逻辑有所不同。”一德期货红枣高级分析师吴松松表示。

在国投安信期货红枣高级分析师董甜甜看来,短期盘面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不振、供大于求。“端午节是上半年红枣消费的节日旺季,端午节后红枣消费步入淡季,加之夏季水果上市且价格有所走低,红枣需求预期较弱,预计在短期难有变化。”她说。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所红枣分析师张磊也认为,5月下旬以来红枣盘面持续下跌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端午备货高峰过去,需求端进入季节性淡季;另一方面,今年产区积温较高,开花坐果时间较去年提前大概半个月,恢复性增产的概率较大。

“新季枣树长势良好,花期同比提前半个月左右,存恢复性增产预期。加上消费端表现低迷,特别是此前的端午节备货期终端消费较常年偏差,红枣期现货价格表现较弱。端午过后,天气炎热,时令水果大量上市,红枣消费步入一年中最淡的季节,消费进一步转淡。此外,期价走低后,点价增多,部分仓单流向市场,沧州市场到货相对充足。”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整体来看,目前交易逻辑变化不大,只是坐果关键期临近,市场对产区温度的关注度有所提升。

“红枣盘面看似跌幅较大,实际上只是跌回到6月中旬的水平。红枣还在消耗存货,主要看的是市场需求和信心。”徽商期货红枣分析师刘静然表示,年初红枣现货价格就开始下跌,之后震荡一个月左右时间,5月以来跌势加剧。即使如此,红枣现货价格相对2022年和2023年来说依旧是偏高的。2023年受减产影响,红枣现货价格大涨,但随着时间推移,需求逐渐趋弱。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季红枣处于生长关键期,生长情况较好。张磊介绍,当前是坐果保果阶段,前期整体积温较高,开花坐果时间提前,头茬果坐果情况明显好于去年,后期重点关注7月上旬二茬果和三茬果的坐果保果情况。

“坐果期是决定新季红枣产量的关键时期,目前来看坐果情况良好,但最终要到7月中旬才能够确定。具体来看,7月需要重点关注新疆是否会出现持续的高温,以及天气对红枣坐果的影响。如果产量确定,需要关注9月是否会出现雨水。”吴松松表示。

王骏介绍,新季红枣目前整体长势正常,枣农积极进行田园管理,环割接近尾声,存在丰产预期。具体来看,6月底至7月中下旬是生理落果期,是坐果的关键阶段。头茬坐果普遍较好,二茬坐果是后续关注的焦点。

“本周南疆灰枣主产区温度在20~38℃,从天气预警看近期温度将小幅上升,需关注已环割枣树生理落果情况。”刘静然说。

当前红枣市场处于消费淡季,市场情绪趋于平淡。吴松松介绍,目前,红枣市场走货情况较5月初有所下滑,具体表现是沧州崔尔庄市场每日的到货量和成交量都有所下降。

“目前红枣成交比较清淡,批发市场到货量较近两年偏低,终端销售利润也偏低,市场对近期购销预期仍偏消极。”董甜甜说。

张磊介绍,今年消费端较往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滑。“红枣消费呈现非刚需的特征,价格高了以后,压缩了渠道利润,抑制下游销售的积极性。”

“期现货价格持续偏弱,新季红枣存在丰产预期,终端备货意愿较差,普遍以保持安全库存、随用随买为主,成交较为低迷。”王骏说。

不过,吴松松认为,相较往年,今年红枣整体的走货情况并不差,甚至部分企业表示还比往年要好。红枣的淡季将持续一段时间,直到8月中下旬才能回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