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货

光大期货:6月26日有色金属日报

市场资讯

关注
期货K线图

期货K线图

铜:

隔夜LME铜震荡回落,价格下跌1.12%至9536美元/吨;SHFE铜主力下跌1.03%至78010元/吨;进口窗口再次打开。宏观方面,联储票委、理事鲍曼发表偏鹰言论,表示预计2024年不会有任何降息行动,美联储可能把降息时间推迟至2025年,而另一位理事库克表示随着通胀逐步得到控制,未来某个时刻降息将是适宜的,但时间节点并不确定;国内方面,近期地方债和城投债发行量有所增加,提振部分信心。基本面方面,铜价回落,下游采购情绪依然谨慎,未出现集中补库现象,不过社会库存持续去化,SMM数据显示周一环比上周五下降1.18万吨至38.66万吨。美股上行带动的市场情绪边际走弱,国内也在关注稳增长政策的发力情况,结合现实需求表现的不温不火,铜价依然处于调整之势,这个阶段可能持续至6月底,甚至7月中旬。

镍&不锈钢

隔夜LME镍涨0.2%,沪镍跌0.93%。库存方面,昨日 LME 镍库存增加1104吨至92010吨,昨日国内 SHFE 仓单增加855吨至20383吨。升贴水来看,LME0-3 月升贴水维持负数;进口镍升贴水维持-50元/吨。不锈钢方面,6/20,78家样本社会库存108.42万吨,周环比下降1.6%,市场刚需采购为主,不锈钢面临着成本和需求矛盾,原材料上的扰动对不锈钢形成阶段性弱支撑,而需求上拖累明显,库存水平处于同比往年水平之上。新能源产业链方面, 6月三元前驱体产量预计环比下滑,对硫酸镍需求放缓,建议7月排产预计仍偏悲观。整体来看,价格快速下跌后短期或将盘整,矿端偏紧或成为短期强支撑,关注宏观变量及产业链矛盾消化情况。

氧化铝&电解铝:

隔夜氧化铝震荡偏弱,隔夜AO2407收于3749元/吨,跌幅1.7%,持仓增仓10472手至6万手。沪铝震荡偏弱,隔夜AL2407收于20535元/吨,跌幅0.52%。持仓增仓1541手20.28万手。现货方面,SMM氧化铝综合价格小幅回调至3903元/吨。铝锭现货贴水扩至70元/吨,佛山A00报价跌至20000元/吨,对无锡A00报贴水190元/吨,下游铝棒加工费多地持稳,包头上调50-150元/吨;铝杆1A60持稳,6/8系加工费下调70元/吨;铝合金ADC12及A380持稳,A356及ZLD102/104下调50元/吨。几内亚进入雨季,海矿紧张格局在近期进口矿上涨中显现,多地氧化铝厂出现不同程度检修,内矿宽松预期仍未兑现,短期氧化铝仍维持高位震荡。随着电解铝价格回撤、下游阶段补库带动铝锭社库去化,但最新地产数据和工业型材订单量均有下滑,淡季效应渐强、基本面仍有向下驱动。但注意到现阶段宏观上不确定因素较多,叠加氧化铝给予较强成本支撑,预计铝价弱势震荡、窄幅回调为主,不建议过分追空。

锡:

沪锡主力跌2.08%,报267300元/吨,锡期货仓单15105吨,较前一日增加82吨。LME锡跌1.59%,报32150美元/吨,锡库存4725吨,减少10吨。现货市场,对2407云锡升水500-700元/吨,云字升水0-200元/吨,小牌贴水300元/吨。价差方面,07-08价差-790元/吨,08-09价差-710元/吨,沪伦比8.31。6/24印尼JFX成交量1,055吨,6/24印尼ICDX成交量50吨,6月两大交易所累计成交量3,760吨。现实端依然为缅甸矿供应未恢复加之印尼出口未恢复,但以上的供应矛盾目前已经驱动锡价较久,中长期锡能否继续上行的核心是锡的需求好转能否预期兑现,但短期基本面来看,预计锡以震荡为主,供需矛盾不够剧烈。

锌:

沪锌主力涨0.25%,报23760元/吨,锌期货仓单84189吨,较前一日减少753吨。LME锌涨0.54%,报2862.0美元/吨,锌库存240200吨,减少200吨。现货市场,上海0#锌对2407合约贴水40-50元/吨,对均价贴水0元/吨;广东0#锌对沪锌2408合约贴水75-85元/吨,粤市较沪市升水30元/吨;天津0#锌对2407合约报贴水0-50元/吨附近,津市较沪市升水10元/吨。现货市场则继续表现低迷,下游采购刚需为主。价差方面,07-08价差-60元/吨,08-09价差-10元/吨,沪伦比8.30。基于目前的国内锌加工费,预计7-9月国内冶炼企业或有所增加,锌产量或维持在50-51万吨左右,国内供应缺口有所扩大,锌比价或低位回升,带动进口锌锭流入国内。

工业硅

25日工业硅震荡走弱,主力2409收于11306元/吨,日内涨幅2.92%,持仓减仓259手至22.8万手。现货继续企稳,百川参考价1324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企稳。其中#553各地价格区间回落至12220-13150元/吨,#421价格区间回落至13250-13950元/吨。最低交割品为#421价格降至11550元/吨,现货升水扩至465元/吨。丰水季叠加淡季周期,电价下调后西南复产规模和下游主消费晶硅板块停产规模双双扩大,下游新单签订量走弱,继续压制采购意向减弱。当前供需错配压力凸显,上下游僵持博弈,硅厂仍在积极与期现贸易商签单以消化库存压力,预计期现分歧、硅价持续走低,仍需关注西南复产进度以及晶硅停产规模。

碳酸锂

昨日碳酸锂期货2407合约跌5.45%至8.86万元/吨。现货价格方面,电池级碳酸锂下跌1350元/吨至9.18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下跌1600元/吨至8.72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平均价下跌500元/吨至8.37万元/吨,基差1550元/吨。仓单方面,昨日仓单增加435吨至28,410吨。供应端,国内碳酸锂产量环比小幅增加,前期进口锂矿、锂盐体量较大,叠加高库存的背景下,供应整体宽松。此外,仓单注销预计也仍将对市场流通货量产生一定压力。然而,随着价格快速下跌,矿价的滞后叠加海运成本上调使得外采成本增加,或将引发海外矿资源出口和生产的放缓;同时,国内一体化生产企业也或将出现减产/检修意愿。需求端进入季节性淡季,正极厂排产环比不断下降,叠加客供比例的不断抬升,下游采购需求走弱,部分正极厂家收紧灵活库存周期后,出现卖货需求。库存方面,整体仍然环比小幅增加,上周环比增加3.8%至10.29万吨,但结构上来看,随着价格快速下跌,中间环节及贸易商有所补库,且作为蓄水池的中间环节环比增加0.63万吨至2.61万吨,下游增加0.18万吨至2.46万吨。补库意愿或对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但需要注意,弱现实导致的中间环节和下游的持续的消化能力较为有限。阶段性供需错配的矛盾逐渐明显,价格重心下移,当前价格水平短期继续追空风险较大,建议投资者考虑风险收益性价比,关注上游减产意愿、客供比例、正极排产、补库情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