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货

股指衍生品有这些交易机会→

市场资讯

关注
听新闻

期货日报

近期在稳地产政策加码、外围降息预期升温背景下,股指中枢上移到年内高位。但由于稳地产政策的实际效果需要更长周期的数据来验证,所以其对股指市场的持续性影响有限。从盘面上看,5月以来房地产行业指数连续上涨近20%之后有所回落,A股市场交投情绪也有所降温。海外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近期美联储会议纪要及其官员讲话偏鹰派,也给A股带来了一定压力,不过整体看,外围市场对A股的影响有所钝化。从基本面的角度看,短期在国内政策预期偏乐观的宏观环境下,若无意外风险因素出现,A股指数易涨难跌。

笔者认为,6月份交易股指期货的收益率大概率高于股指现货,因为股指期货基差(股指期货价格-股指现货价格)可能呈现逐步上涨的态势。

具体看,一是股指期货基差受分红影响,走势具备季节性特征,历史上6月、7月表现为上行态势。由于股票分红除权除息,股票指数不做特殊处理,所以,在股票分红季,股票指数会相应回落,而股指期货会提前反映股票指数在分红季下行这一因素,即在分红正式落地之前,股指期货已先行下跌,导致股指期货基差下行,而在分红正式落地后,现货指数下跌,股指期货价格变化不大,进而导致基差上涨。以IF为例,其标的指数为沪深300,从历史经验看,超60%的成分股分红是在6月与7月,对应的基差变化为:1至5月份基差下行、6至7月份基差上涨。

二是股指期货基差具有均值回归的特性,趋势上或面临低位反弹。由于股指期货本身既可以买入也可以卖出,因而当基差脱离合理水平时,投资者可以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反向操作,获取超额收益。因而基差会围绕合理的价格中枢上下波动,当基差处于历史极值水平时,将会出现拐点。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从股票分红的季节性看,后续股指期货基差将逐步呈现上涨态势。以IF为例,目前基差已经回落至历史分位40%以下水平,近期是重要的观察窗口期,在股指市场整体易涨难跌的背景下,投资者可逢低布局股指期货多单,这样既能获得股指上行的收益,还能获得基差上涨的超额收益。

股指期权方面,当前交易机会也逐步显现。5月份以来,虽然股指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先涨后跌,但资金层面的交易情绪并不浓厚,股指期权隐含波动率整体下行。上证50ETFIV最低降至15.6%附近,这是2020年3月以来的历史低位,市场认为隐含波动率是“期权的真正价格”,当隐含波动率被严重低估时,买入增加会驱动其反弹。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持仓量PCR在5月24日出现明显下降,说明认购持仓量已经有所增加,当前做多期权波动率的机会明显大于风险。

针对做多波动率,可以采用买入跨式期权策略或买入宽跨式期权策略。买入跨式期权策略即买入认购期权,同时买入相同到期日、行权价以及相同手数的认沽期权,最大亏损即买入的期权费,最大收益无限,主要风险在于标的指数窄幅波动,波动率继续下降。买入宽跨式期权策略即买入认购期权的同时,买入相同到期日、相同手数、低行权价的认沽期权。与买入跨式期权策略为平值期权不同,买入宽跨式期权策略为两个虚值期权,或一个平值期权一个虚值期权,需要支付的期权费可能相对偏低,但标的指数波动过程中,表现为亏损的区间变大,即需要更大的波动才能实现盈利。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