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货

凌钢股份:现已具备年产600万吨钢的能力

我的钢铁网

关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要求,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钢股份”或“公司”)制定《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于2024年6月25日召开了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聚焦主营业务,提升经营质量

公司是以冶金产品生产、经营、开发,黑色金属矿石开采、洗选及深加工为主业的钢铁企业,主要产品有热轧中宽带钢、圆钢、螺纹钢线材、焊接钢管等。按照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的要求,公司经过多年来的装备升级和技术改造,现已具备年产600万吨钢的能力。在细分市场上,公司是国内第一条热轧中宽带钢生产企业,摩托车链轮用中宽热带荣膺“2022中国冶金行业最具竞争力产品(单项冠军产品)”,2022年,公司对中宽热带等生产线完成数字化改造,产品规格品种进一步拓宽,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计划生铁产量538万吨,实际完成521.41万吨,完成计划的96.92%;计划钢产量551万吨,实际完成540.70万吨,完成计划的98.13%;计划钢材产量553万吨,实际完成540.71万吨,完成计划的97.78%;计划营业收入210亿元,实际完成203.21亿元,完成计划的96.77%,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91.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4.14%。

2024年,公司计划生铁产量485万吨,比上年实际降低6.98%;计划钢产量540万吨,比上年实际降低0.13%;计划钢材产量536万吨,比上年实际降低0.87%;计划营业收入202亿元,比上年实际降低0.60%。

2024年,公司以“四个贯穿”“五个更加”为引领,以推进“五线并行”、打好“三大战役”为主要抓手,锚定“两大任务”,实施“六大攻坚”。

围绕整合融合、生产经营两大任务持续用力。以改革深化提升为根本动力,持续推进“五线并行”,加快整合融合,激发活力动力。坚定跑赢大盘、跑赢自身目标不动摇,持续打好“三大战役”,加力攻坚克难,扩大战果战绩。把快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当务之急,围绕主责主业聚力攻坚;把推动成果转化作为强力支撑,围绕科技创新聚力攻坚;把激发动力活力作为关键所在,围绕深化改革聚力攻坚;把夯实管控基础作为重中之重,围绕管理提升和业务协同聚力攻坚;把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作为底线任务,围绕合规赋能聚力攻坚;把人民至上摆在最高位置,围绕共建共享聚力攻坚。

2024年,公司聚焦“双核”战略,围绕中长期规划、超低排放改造、产线装备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数智工厂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节能减排增效要求,保生存、求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以绿色发展、1—4#高炉产能置换为重点的项目建设,为公司绿色、可持续发展筑本强基。

二、重视股东回报,共享发展成果

公司高度重视对股东的合理回报,致力于以良好的经营业绩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与股东分享经营发展成果,并积极落实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等规范性文件要求。自2018年起,公司已连续推出三期股东回报规划:《未来三年(2018-2020年度)股东回报规划》《未来三年(2021-2023年度)股东回报规划》《未来三年(2024-2026年度)股东回报规划》,明确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润分配形式;在2024-2026年度股东回报规划中,增加了中期现金分红频次的规划,并把利润分配方案中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由10%提高至30%。

公司上市至今,除亏损年度外,均进行了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21次,累计分红金额17.58亿元,占累计实现净利润的22.51%。2024年,公司将继续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密切关注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评价,继续秉承以良好的业绩回报股东的发展理念,在全力推动提升经营质量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战略规划和运营实际,统筹经营发展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执行公司章程明确的利润分配政策及公司制定的股东回报规划,在综合考虑行业发展、自身经营模式、盈利水平以及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等因素基础上,推动提高分红率和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力争为股东创造更好的投资回报;积极实施股份回购,计划以自有资金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回购公司股票,切实提高股东回报水平;结合实际依法合规做好市值管理,提升公司价值创造力和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树立和维护公司资本市场良好形象。

三、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3.87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90%。为深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着力破解技术“硬核”难题,面向市场开发价值客户和个性化产品,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扎实推进质量变革、动力变革和效率变革。

公司机构改革后,建立了更加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按照优化整合与管办分离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授权管理。科技规划部为科技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及科研体系建设。技术中心是科技研发的业务实施部门,授权行使科技研发管理职能。各生产单位负责科技工作的具体实施。

近年来,公司先后获得1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2项发明专利、182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1项软件著作权;已完成国际ISO10144标准和汽车钢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认证并进入辽宁省优秀产品名录;实现了每条轧钢生产线都具备有代表性的新产品。品种钢体系在原有的管线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中高碳钢中宽热带,抗震钢筋、预应力用盘条等棒线材,优碳圆钢,管坯钢等中型材六大系列产品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种类牌号和生产规格,市场适用范围更加广阔。中宽热带品种钢研发始终保持在国内同类企业的前列,中宽热带产线实现X60以下级别管线钢品种全覆盖,低合金高强度钢质量等级已拓展至D、E级;形成了以管线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合金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碳素结构钢为主的五大系列中宽热带品种,并按客户需求开发了HQ355LZ等15个个性化产品;新开发了供新基建特高压输电工程重点产品的Q420MB、高质量等级低合金钢Q390MC、美标低合金高强度产品GR50钢等。棒线材产线根据铁路标准《TBT3432-2016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开发了专用螺纹钢HRB400E-TB、精轧螺纹钢—PSB500Y-GR、牙买加标准(JS33:2014)钢筋混凝土用钢筋—GRADE300、热轧带肋钢筋HRB600等,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优特钢开发了9SiCr-XG、30CrMnTi、ML40Cr、S45C-Ti等新钢种;同时开发了半轴用钢、齿圈用钢、汽车转向节用钢、铁路用钢、汽车用钢、法兰用钢、矿用耐磨钢球用钢、船用锚链用钢、工程预应力钢绞线钢等新牌号。φ6.5mmSWRCH22A、φ6.5~14mmML40Cr冷镦钢及φ100~150mm42CrMoA合金结构钢、Φ48mm——Φ52mm的40MnBHH汽车半轴用钢、汽车用钢Cf53圆钢、优质碳素结构钢65Mn中宽热带、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基料65Mn-LZ中宽热带等通过了省级新产品鉴定。120t转炉底吹系统与炉衬同寿命长寿技术、以石灰石为主要造渣材料炼钢新工艺、含铝钢轻钙处理技术应用、整体内装水口在八机八流铸机上的应用技术、热轧带肋钢筋降钒増氮工艺开发、φ100mm~φ150mm合金结构钢40Mn2开发等通过辽宁省金属学会冶金科技成果鉴定,分别达到国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高炉渣低碳冶炼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获得辽宁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决赛中《长寿命防脱落烧结机台车车轮》《汽车受矿槽除尘系统中除尘罩的研制与应用》2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应用TRIZ理论研发的带打包台架功能运输机》和《120t转炉底吹系统与炉衬同寿命长寿技术》6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基于TRIZ理论的一种新型轧制工艺》等4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为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将数字化部更名为数智化部,强化在数字化规划、建设和网信安全专业化的管理职能。一炼钢和中宽带数字化车间获评辽宁省“凌钢智能工厂”,轧线重要设备数字化智能运维平台建设完成并取得良好效果,推进实施网络安全整体建设项目,筹备凌钢钢铁产业管理与信息化整体提升项目,公司数字化水平逐步提升。

2024年,公司将持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凌钢生产、产品、服务、管理全流程提升,2024年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6%以上。一是加快创新创效体制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外部资源协同合作平台、与客户合作研发平台、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全链条创新;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建设和协同攻关,加快解决制约凌钢工艺质量的瓶颈问题,加快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量和稳定性,加快解决凌钢科技研发能力不足问题,尽快提升凌钢产品档次和创效能力;三是采取直接引才、人才飞地、挂职交流、全职交流等模式,实现科研人才快速集聚;四是搭建技能人才技能攻关、技艺传承平台,健全完善职业能力评价制度体系,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培育培养专业领军人才;五是完善科技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探索中长期激励,加大向科研骨干人员倾斜力度,实现更大力度和范围的成果转化收益分享。

四、加强投资者沟通,提升公司透明度

公司高度重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在维护和促进公司市值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巩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有效向市场传递发展信息。坚持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健全完善与投资者的良性交流机制。公司构建了股东大会、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投资者咨询电话及邮箱、公司网站、各类投资者调研交流等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和渠道,保证投资者对公司信息的全方位了解和沟通渠道畅通,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与投资者互动交流,向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传递公司发展信息和投资价值,提升公司透明度,与投资者建立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关系。

2024年,公司首次披露了ESG报告,首次制定了投资者关系管理计划。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强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扎实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积极探索更多提升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获得感的路径和方式,加强与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

五、坚持规范运作,优化公司治理

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均能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召开,行使章程规定的决策、监督职能;董事、监事构成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信息披露做到了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均能够按照各自的职责开展工作,独立董事在公司发展战略制定、高管人员的激励与约束及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关联交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公司根据监管规则的变化和公司三项制度改革需要及时修订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制定了《规章制度管理规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及授权清单,《合规管理办法》《全面风险与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独立董事议事规则》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法人治理更加健全完善。

2024年,公司将继续健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优化公司治理,促进规范运作。按照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推进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制度培训学习,提高制度执行力。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作用,强化履职保障,提升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和决策质效。健全完善ESG管理体系,推动ESG与经营管理融合互促,强化ESG综合治理,做好年度ESG报告编制披露。加强公司治理风险防范,完善合规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合规管理体系与审计监督、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有效衔接,发挥协同治理合力,提高公司治理绩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生态,提供规范高效的治理保障。

六、强化“关键少数”责任,提升履职水平

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保持紧密沟通,及时传达最新监管政策法规,积极组织参加内外部与履职相关的培训,加强证券市场法律法规及政策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履职水平和合规意识;建立了以价值贡献为导向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的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了《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及薪酬管理办法》。公司与高级管理人员全部签订了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承接公司目标任务,促使其在决策时更加专注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和公司目标的实现。公司依据年度经营业绩和个人绩效评价结果确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收入,充分调动和激发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力。

2024年,公司将继续保持与“关键少数”沟通交流和信息互通,提升“关键少数”履职能力,强化“关键少数”的履职担当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努力提升经营质量。在绩效考核基础上,聚焦公司战略性关键领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精准识别和确定重点、难点工作任务及目标,通过揭榜挂帅、摘牌攻关机制,建立目标责任体系,统筹资源配置,强化过程管控,实现公司发展战略。考核分配上突出业绩贡献导向,抓住关键少数,分级管控逐级承接,推动揭榜挂帅、摘牌攻关机制逐级建立,加大精准激励力度,激发各层级人员活力与动力,促进公司各项目标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继续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关键少数”传递最新政策法规,组织“关键少数”及相关人员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关键少数”自律意识,严守合规底线。

本方案是基于目前公司实际情况作出的计划,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未来可能会受到国内外市场环境、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敬请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6月26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