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报 | 海外交易弱美元,国内交易再平衡

市场资讯
一、 市场分析
1、 市场表现
3月市场冲高回落,整体上偏震荡,结构上维持分化。归因上,一是海外交易弱美元。二是国内交易再平衡。
指数上,3月宽基指数呈现微涨微跌,其中沪深300表现为-0.1%,中证全指为-0.4%,创业板指为-3.1%,中证500为0%,中证1000为-0.7%,中证2000为-1.1%。风格上,大盘股略微跑赢,价值板块有所反弹。大类行业中,周期和消费表现领先,成长相对靠后。其中有色(+7.7%)、家电(+4.3%)、煤炭(+3.6%)、美护(+3.4%)、社服(+3.3%)表现居前;而计算机(-5.4%)、房地产(-4.8%)、电子(-4.4%)、通信(-3.8%)、商贸零售(-3.5%)表现靠后。
2、 影响因素
海外交易弱美元
1)3月美元指数大幅下跌超过3%。美元下跌的背后是欧元、英镑和日元的强势反弹,涨幅分别约为4%、3%和2%。与此同时,弱美元带来了全球资金的重新流动。股市中,美股出现大幅下跌,欧股有所走强,新兴市场也从中受益。商品中,黄金、白银表现异常出色,单月涨幅接近10%。债市中,日本和欧洲长债利率反弹幅度较大,中国也出现明显的反弹。
2)背后的原因是美国经济下修,欧洲经济上修。从财政看,特朗普政府试图大力缩减财政开支,而欧洲则开始扩展新的财政刺激计划。欧洲本次有意放弃财政保守主义,背后也折射出特朗普极端孤立主义的影响。从经济看,美国因为特朗普政策不确
定近期出现大幅的下修,而欧洲经济反而因财政加码和能源价格回落预期有所抬升。
国内交易再平衡
1)3月国内市场呈现出大小切换、高低切换、主题降温的特征。其中,上证50和沪深300小幅上涨,而中证1000和中证2000出现明显下跌。另外,TMT、汽车和机械等高位板块均有所回调,而低位的顺周期及消费板块却出现轮涨。
2)究其原因:一是开年内需出现企稳回升的态势。1-2月,消费小幅从3.5%回升至4.0%,基建投资包含电力从9.2%回升至9.9%。另外,地产销售跌幅收窄,汽车销量维持不错。这背后均指向,财政明显前置且发力。二是市场风险偏好在回落。历史上,一般春季行情风偏较高,市场成交活跃,但两会后风险偏好多下行。这反映政策进入了空窗期,经济也进入了验证期,同时又叠加4月年报和一季报的集中披露期,投资者聚焦基本面。
二、运作思路
1、操作回顾
本月市场情绪有所降温,日均成交额从2万亿回落至1.2万亿,由于进入财务报告期,前期偏主题概念的小市值公司调整幅度较大,而市场中长期看好的AI和机器人等领域短期缺乏进一步的催化剂,相关公司也进入调整阶段,但产业趋势是明确的,后续经营数据的持续验证有望驱动这些领域的优质公司继续上涨。
我们本月继续维持AI等领域优质公司的配置,减持了短期估值偏高且股价有所透支的中小市值公司,并做了一定程度的高低切换的操作,增加了估值处于底部且业绩存在上调可能的上游资源股的配置,主要集中在黄金,铜和铝等板块。由于过去几年政策限制以及缺乏资本开支,上游资源存在较为明显的供给约束,而下游需求保持稳健增长,相关龙头公司财务报表得以持续优化,充裕的现金流保证了未来股东回报的持续增加,在市场风险偏好减弱的情况下,上游资源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2、持仓分析
我们的持仓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估值偏低且受益于AI趋势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用户资源,大型互联网公司大概率成为AI发展的最终受益者。通过 AI 技术,互联网公司可以对产品进行优化,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另外从资金、技术人才和数据资源看,大型互联网公司在这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率先开展 AI 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形成技术壁垒,抵御竞争对手的挑战。当前时点AI已经是1-100的阶段,研究和寻找真正的赢家是对这一行业投资的关键。
二是上游资源,主要是黄金,铜,铝等龙头公司,由于美国的孤立主义倾向愈发明显,欧洲等传统盟国重启防务发展和财政刺激成为必然,另外AI,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也将带来对金属资源的新增需求,而供给端一直处于政策限制和投资不足的状态,这就解释了基本金属的价格中枢始终处于逐渐抬高的状态,相关龙头公司逐渐摆脱了周期大幅波动的困境,得以不断修复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并具备了较高的股东回报能力,这些因素都将带来这些公司估值中枢的抬高。
三是新消费,主要分布在港股市场。传统消费受制于国内的通缩环境,处于无量无价的状态,我们更为偏好自身成长逻辑突出的新消费公司,如渠道能向海外扩展,且具备持续新品推出能力的公司。
三、投资展望
1、市场展望
年初以来,美元弱势超出市场预期,对全球大类资产影响十分显著。港股也因此受益,海外资金回流导致港股开年领涨全球。因此,投资者对美元未来的走势以及对资产的影响颇为关注,我们在此做一些简要的讨论。
1)短期美元走弱的驱动?
年初以来美元指数回落一度超过4个百分点。拆分来看,欧元涨幅最大,其次是日元和英镑。归因分析:一是美国经济自身预期走弱;二是非美经济存在边际改善,其中欧洲告别保守财政主义,日本则是经济出现多个季度的持续复苏。三是中国一季度经济也出现上修,但本轮人民币升值非常有限,贡献不大。
2)中期美元走弱的叙事?
过去50年,美元指数有过三轮大的下行周期,分别是:1970-1980(布林顿森林体系瓦解)、1985-1995(广场协议)、2001-2008(互联网泡沫破裂)。抛开科网泡沫这次,前两次均涉及货币战、金融战和贸易战。近期华尔街开始热议海湖庄园协议,也散发出一股浓浓的硝烟味道。涉及的内容具体看:①美国认为美元存在高估;②美国认为其贸易严重失衡;③美国在寻求方案平衡财政;④美国意图重组其债务结构。
假如该协议成立,可能带来的影响:①美元存在主动走弱,提振出口及改善其贸易赤字的可能;②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可能引发更多的贸易及货币战;③如果美国寻求债务重组,美元信用体系可能会下降,引发金融战。因此,美元中期确实存在宏观叙事的逻辑,也存在走弱的概率。
3)美元走弱的资产影响?
一是大宗商品往往容易走强,一般情况下,铜>金>油。二是新兴市场股市往往跑赢发达市场。三是中国股市整体上涨,美元走弱前期,港股往往更强。三是风格上,价值跑赢成长的次数较多,低估值跑赢的次数较多,大小盘的特征不明显。四是对全球债市并不利,中国债市也往往出现较大调整。
2、投资思路
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提到2025年重点看好的领域,包括AI应用、上游资源,国产替代等。AI应用的发展可能引爆智能穿戴、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投资,此外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奇点即将到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相关企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另外中美科技脱钩大背景下,科技领域的国产替代也将具备长期的成长空间。
(转自:清和泉资本)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