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宏观观察篇】情绪衰减 基本面更需“固本培元”

磐耀资产

关注

上周是6月尾周,正是半年度结束,上半年金融条件变化,基本假设也应当适度调整。从盘面看,整个六月,市场基本均处在持续的情绪衰减、出清的状态之中,经济修复绵弱,内需亟待“固本培元”。

资金面,财政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谨慎,不再大水漫灌的基调前提下,少许存量增量资金的变化便可四两拨千斤,影响情绪和盘面走势。外部,虽然暂停北向资金的实时公布,但回溯整月,除首周有微不足道的流入外,其余三周都在持续以超过百亿的速度外流,整月合计流出接近450亿;内部,20交易日内,全行业(申万一级)均呈现资金净流出,资金体量约为2770亿;综合半年来看,沪深两市市值较5月下滑约3800亿,较春节后下滑约2.4万亿。6月,有5家公司被实施ST,7家公司实施退市,7月有5家退市在排;上半年执行ST股票110支(4-6月105家),退市16支。在增量资金匮乏,存量持续缩水的背景下,呈现在走线图上,即体现为连续4周的阴跌,而其中又以微盘股调整最为剧烈。

其二,政策面,无论是陆家嘴论坛,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是国务院新“国九条”出台,证监会落地资管新规,加强监管,严控风险的政策主题贯穿其中。进一步体现为私募管理人及基金的数据缩量,截止5月末,证券私募管理人的数量由年初8457家下降至8204家,存续证券规模下滑0.33万亿。以上成像种种,承题未破,首问机构,应该如何适从监管趋严背景下的股票投资?

市场情绪风格上,自年初以来,除春节后开门红大盘略有起色,其余时间基本呈现微盘和红利相互交替的节奏。筹码在“炒作”和“避险”之间反复摇摆,也延续了去年极度不稳定的特征。6月虽是全盘皆墨,但总体来说依旧是避险情绪占据上风,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持续下移,交易由中性转向寡淡,市场基本沿事件驱动,受情绪主导,新命题下,很多基本面框架不再适用。这对于很多以基本面研究为锚,倾向于左侧布局的管理人来说,很难称得上好消息。

基本面角度,估值来看,无论从行业还是从指数维度,市场回到了5年维度中枢偏下的位置(10年来看剔除极端值,也在40%分位数附近),但单看Earnings(5年),正像是一波收益退潮之后的估值萎缩。正在行文同时,WIND跳出提示6月PMI数据公布,制造业46.5,持平于上月,非制造业50.5,下滑0.6,增长动能略有放缓,总括半年度数据,除3/4月份受益于出口改善而边际好转外,其余时段行业/分项基本乏善可陈,总体来说,目前经济修复的斜率依旧偏缓,且受制于地产和存量债处理政策的拖累,前瞻难言大幅改善。以上,市场带给我们的第二个问题,中期内,股票投资是应随波逐流顺势而为,还是应该坚持基本面导向等待市场的均值回归?

一季度前,我们认为市场影响投资的三个因素排名先后在于国内政策、美联储降息和内生经济修复节奏。当下基本假设应修正为,美联储今年不降息或降息一次,政策上难出现明显超预期后手以及经济修复斜率持续平缓。而当下影响国内市场的变量,调整为增量政策(消费、税、全国统一大市场)、内生经济动能修复节奏(地产、制造业)、和国内流动性(不再超预期收紧)三大变量。在这种假设背景下,我们预判的投资方向,应围绕逆周期、低估值、预期背离大、重视个股机会的逻辑展开。

近期追踪的宏观数据,亮点难寻,以至有些做宏观的研究员朋友交流戏称当下为宏观周期的“垃圾时间”,但一方面,数据仅可用来揭示过往,对于前瞻,草蛇灰线,只能相机决策,因而应对大过预判。另一方面,以史为鉴,厚厚的一本资治通鉴读来,历史从来没有“垃圾时间”一说,兴衰成败,都来自周期轮回,积累沉淀。衰败起于盛世,繁华孕育风险,不外如是。比如王莽改制,盐铁论先兴后覆,因而唐承汉制,有盐铁公私之辩一说。表征上的一次成功的改革,都在自无数次失败的创新和长期的孕育蛰伏而后的厚积薄发。

自2021年起始,A股三年起伏跌宕,765个交易日和周期起落,用几页数据就可以总括,但数字背后是每一家企业每一个金融从业者的搏浪艰辛。虽说数据可佐不可参,但我想解答上面两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还是要回到对个股基本面的推敲和宏观数据追踪上来。对于专注于基本面研究的管理人,好股票的切入点无非EPS与Earnings,胜率与赔率,因此对于内外需、流动性、情绪的跟踪观察和推演,重要性明眼而现,宏观观察的梳理,将会分拆跟踪,一一汇总,拆分几期,以备观察。

祝投资顺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