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弘尚伴读|思考、应用、洞察

弘尚资产

关注

作者

[美]保罗·海恩

[美]彼得·勃特克

[美]大卫·普雷契特科

作者简介

保罗·海恩

美国芝加哥大学伦理学与社会学博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史和经济系统伦理学批评。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改革者,终生致力于改变僵化刻板的经济学教学方式。海恩仅在华盛顿大学就教过15000名学生,学者评价他在25年间对美国经济学教学的贡献首屈一指。

彼得·勃特克

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与哲学教授,梅卡图斯中心资本主义研究方向零售业银行及信托服务专业教授。勃特克著有多本研究苏联历史的书籍,还出版和发表过一系列关于经济思想与方法史的书籍与文章。

大卫·普雷契特科

曾任康奈尔大学初级研究员,在南斯拉夫当过富布莱特研究员。著有《市场过程理论》《为何经济学家不同意:经济学思想流派概论》等多种书籍和文章,主题包括马克思主义、比较系统和经济方法。普雷契特科教授目前在自己的母校——北密歇根大学任教。

内容简介

下顿饭吃什么?每个月存多少钱?该考研还是找工作?每一次消费决定,每一个人生选择,都离不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本书从对广义的人类活动的观察开始,重新描述社会协作的重要性,讲述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通过怎样的机制促进社会协作、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本书将需求、稀缺、比较优势、成本与选择等经济学的概念引入生活,让日常例子充满了经济学的智慧。

通过将“经济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就会发现经济学不是殿堂学问,而是一套可实实在在应用于生活的朴素原理。每个人日常的大多数问题,都可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和解决。它是一副思维工具,一个框架,一部坚固、优美、科学、稳定的脚手架,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好的价值观,过上更好的生活。

章节内容提炼

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建立在以下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所有社会现象都来自个体的行为和个体之间的互动,而个体在选择行为时只考虑这种行为对自身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只有个体才能做出选择,个体可以独立做出选择,也可以在集体(如家庭、企业、政府机构等)中合作做出选择。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牢牢记住:所谓集体的选择归根结底仍是个体的选择;在做出这些选择时,个体是根据他们自身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权衡和优化的。

在研究人类的行为和互动时,经济学理论极为强调个人的选择。在进行这些选择时,个体会不断比较各种行为能为他们带来的额外预期收益和额外预期成本。我们通常把这种行为称作优化行为。虽然理论不可避免地具有偏向性和局限性,但是若想理解复杂的社会生活就必须依赖某种理论。

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中,我们常常用到“机会成本”一词,代表选择某种行为就必须放弃次佳的行为。“机会成本”强调:某种行为的成本等于决策者赋予被放弃的次佳机会的价值。

从最广义的角度看,人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称为财富。人们自愿进行私有产权的交换,因为他们认为这种交换是创造个人财富的有效途径。在进行自愿交换时,人们总是会牺牲他们认为价值较低的东西(投入),来换取他们认为价值较高的东西(产出)。自愿交换从来不是等价交换。与制造业或农业一样,交换也是一种创造财富的过程。事实上,交换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产。

比较优势是由机会成本决定的。人们进行专业分工的目的是通过交换来提高个人财富。在分工时,人们选择从事自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如果他们认为亲自生产某些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太高,他们便选择通过交换获得这些商品和服务。生产可能性曲线能够帮助我们看清这个提高财富的过程。个人可以参与本地贸易,也可以参与国际贸易。在这两种过程中,“比较优势法则”都适用。

供给与需求—— 一种协调的过程

在一个高度专业分工的社会中,协调各种决策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任务。要想完成这项任务就得每日不断对数百万种交易协议进行协商、再协商和监控。我们不应该把市场描绘成一个人、一个地点或一件东西。我们最好将市场看作一种协调计划的过程。供给和需求是一种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决定相对价格。这是一个互相调整、互相适应的过程。

当买家的计划和卖家的计划完全协调时(换句话说,当需求量等于供应量时),市场达到出清状态。如果价格低于市场出清价格,商品就会短缺。商品短缺是指需求量超过供应量的现象。此时市场价格会上升,从而缓解短缺现象。如果价格高于市场出清价格,商品就会过剩。商品过剩是指供应量超过需求量的现象。此时市场价格会下降,从而缓解过剩现象。买家和卖家分别追求自己的目标,市场出清现象是上述活动的意外之果。

交换是一种合作活动。买家和卖家的合作方式是协商达成交易条件。买家与买家之间存在竞争,具体方式是竞相提高价格或者通过其他非货币化的方式获取稀缺商品,这一种现象出现于商品短缺时。卖家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也必须与其他卖家竞争。商品过剩时,卖家通常通过降价来与其他卖家竞争。

有效运行的市场经济体的特点

  • 经济体中存在大量为降低交易成本演化出来的制度,这些制度因此能够辅助自愿交易的完成。

  • 交易成本是安排供应方和需求方达成契约或交易的成本。货币是交换的通用媒介,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

  • 在一个高度专业分工的经济系统中,商品的货币价格随时应供给和需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一个通信系统向人们传递必要的信息,使人们能够高效地协调彼此的计划。

利润与亏损

利润来源于不确定性。如果没有不确定性,竞争就会消除预期总收入和预期总成本之间的差距,使利润为零。

企业可能产生经济利润,这是企业家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动力。企业家愿意承担责任,重组社会的某个部分,这是因为他们相信重组产生的收益大于成本。企业家的利润是一个余值:为了完成自己的项目,企业家必须付钱买其他人的合作,付完这些钱以后剩下的部分就是企业家的利润。余值获取系统让人们自行协商决定共同项目的每个方面由谁负责,因此这种系统能促进社会协作。

以私有产权、市场交易和金钱为基础的系统使货币计算成为可能。货币计算指利用市场价格信号判断各种行为的潜在利润率。企业家通过货币计算判断各种决策的预期效果。

商品目前的稀缺程度和未来的稀缺程度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果有人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懂这种关系,他们便希望在一个时间段中买入商品,在另一个时间段中卖出商品。如果判断正确,他们不仅能靠超群的眼光获得利润,还能把商品从相对充沛的时段转移到相对稀缺的时段。如果判断错误,他们就会把商品从相对稀缺的时段转移到相对充沛的时段,他们受到的惩罚是个人财富的减少。

经典语句摘录

  • 当人们习惯某件事情后,就很容易将其视为天经地义,而难以看清它的本质。因此,我们极少注意社会中的秩序,对每天赖以生存的社会协作过程熟视无睹。
  • 经济学理论并不假设所有人都自私、物质主义、短视、不负责任或仅关心经济利益。人们根据某种行为会给自己带来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来选择自己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有以上不良品质。一切都取决于人们如何定义收益和成本,以及他们赋予这些收益和成本的相对价值。

  • 表面上,人们争论的是某种过程或安排是否有效率;从根源上看,他们争论的其实是不同人的价值观究竟应该被赋予怎样的相对权重。因此,对社会问题的争论其实往往是对游戏规则的争论,或者是对“谁有权支配哪些资源”的争论。

  • 我们应该让人们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适应方式。 我们应该避免“命令和控制”,“命令和控制”通常会提高达成目标的成本,而且由于提高了成本,也会加深人们对目标本身的抗拒。

  • 不确定性在生活中客观存在。如果决策者不完全清楚现在的所有机会分别会在未来导致什么结果,他就是根据不完全信息做决策的“投机者”。因此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人人都是“投机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