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西安招GP,打造西部投资高地

清科研究

关注

近日,《西安市工业倍增引导基金子基金申报指南(2024年)》(下称《指南》)发布,旨在扩大西安市工业有效投资,加快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以工业倍增引导基金为主体,在《西安市工业倍增引导基金设立方案》(市政办发〔2023〕6号)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将基金总规模由原先的100亿元提升至不低于200亿元,主要通过“整合存量基金资产+财政补充出资+市场化筹集资金”的方式设立,按照“母基金+专项产业基金”架构运作,主要涵盖三类支持方向:

一是以“一产业一基金”模式设立六大支柱产业专项基金。支持西安市国有平台公司围绕全市六大支柱产业领域分别发起设立单个领域规模不低于50亿元,总规模不低于300亿元的产业专项基金,主要支持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库中六大支柱产业领域重点企业融资项目。

二是新设区域“小升规”主题培育基金。支持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及西安市其他重点区县分别发起设立预期总规模100亿元的“小升规”等主题培育基金,通过股权直投方式引导和支持西安市中小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精准覆盖“小升规”培育库中的企业股权融资项目。

三是统筹出资运作已设立的市级产业直投基金。将民营经济发展基金(100亿元)、抗疫恢复发展基金(50亿元)、国资综改基金(50亿元)纳入引导基金体系统一出资运作。

募投方面,《指南》指出“子基金管理机构在提交基金申报方案时,须取得子基金其他出资人的出资承诺(意向)函,承诺(意向)出资金额合计不低于子基金规模(拟出资人为各级政府投资基金除外)的50%”“管理机构或配备的核心成员有较强的投资管理能力,累计实际管理并完成中基协备案的股权投资基金不少于1支”。

关于子基金的规模及出资,《指南》要求申请工业倍增引导基金出资的专项基金规模应与其管理机构的投资能力相匹配,原则上不低于5亿元(单一项目专项基金除外)。工业倍增引导基金对单一专项基金或主题基金的投资金额不超过其总规模的10%,同时不超过单一专项基金或主题基金总规模的30%,且原则上不成为单一大出资人。

在投资阶段,专项基金应主要投资于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和项目,投资于成长期、成熟期企业的比例应不低于专项基金总规模的70%。

西安创投新图景

西安,正在打造西部投资高地。

2023年年底,《西安市支持创业投资发展若干措施》出台,鼓励创投机构落户西安,提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直接融资比重,以打造西部投资高地为目标,推动全市创投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不同主体,西安予以不同落户奖励,并且打造基金聚集区,在丝路科创基金产业园试点优化基金注册审批流程,打造环节少、效率高、环境优的“一站式”生态服务体系。

· 在西安市新设或新迁入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给予落户奖励和房屋租金补助;

· 在西安市新设的股权投资基金,按照基金实际募资规模给予落户奖励;

· 在西安市新落户的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获得国家级母基金出资的基金及大型股权投资基金,给予超额落户奖励

投资主体方面,鼓励“链主”企业参与创业投资。推动股权投资机构聚焦秦创原、重点产业链企业,与“链主”“链上”企业合作设立基金。在投资领域和投资阶段方面,引导创投机构支持科技创新。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在西安市设立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创投基金,聚焦高科技领域发展,重点支持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型企业加快成长。

同月,西安市政府官网还发布了聚焦科技创新的《西安市加快推进硬科技产业化发展若干措施》(下称《硬科技措施》)、聚焦推动工业发展的《西安市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聚焦数字经济发展的《西安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硬科技措施》还提出打造种子基金、天使基金、VC、PE、S基金、并购基金的创投基金生态链矩阵。

从上述“若干措施”可以看出,创新要素、资本要素、数据要素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既是西安擘画经济蓝图的“组合拳”,也彰显了西安发展创投行业的决心。

文字来源:西安市政府官网、西安投资控股官网

加载中...